民法學

上下

在這一點上,任何一本民法學教科書,都有這樣的使命,都是要讓學習者知道“民法是什麼”。其三,希望學習者通過學習這本書,逐步學會運用民商法律法規的規範,來解決日常生活和生產、管理活動當中的民商法律問題。或許,《民法學(下)》在編寫體例上的嘗試,就是改變這種學習方法的一劑良方。

內容介紹


《民法學(下)》編寫這本教材,指導思想有三:其一,希望學習者能夠比較輕鬆地進入民法學的神聖天地,從而,比較輕鬆地理解民法原理和民事法律制度的構成理由。在這一點上,任何一本民法學教科書,都有這樣的使命,都是要讓學習者知道“民法是什麼”。
其二,希望學習者能夠通過學習這本教科書,在進入民法學這一科學領域時,真正地理解它的理論原理,理解民法規範、民事法律制度中的“為什麼”。實事求是地說,那種認為法律不是科學,民法學的道理容易讀懂、讀通的看法,是沒有道理的。民事主體首先是利益人,然後才是法律人和經濟人。這種利益人、法律人與經濟人,是任何人都不能免俗的。甚至於那些搞純科學的科學家們,也是如此。
其三,希望學習者通過學習這本書,逐步學會運用民商法律法規的規範,來解決日常生活和生產、管理活動當中的民商法律問題。也就是嘗試學會運用民法規範,解決遇到的所有民商法律問題,即解決“怎麼辦”的問題。在這一點上,作者試圖強調民法學這門課程的應用性與實踐性。應當說,對於任何人來說,民法學都可以給他帶來解決其生存利益問題的幫助。我們學習民法學,就是為了用它,用它解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提升我們生存的質量,保護我們利益和財富的安全。
因此,《民法學(下)》在編寫體例上,使用了“閱讀提示”、“思考題”、“學習資料指引”、“參考法規提示”,將每一章中,應當學習和把握的重點、難點等,簡明扼要地提示出來,並將應當參閱的基本資料和法規羅列出來,讓學習者自己去尋找和閱讀。這是為了充分尊重學習者的學習自覺性的一種措施和嘗試。
所以,在理論體繫上,《民法學(下)》除了就我們現在使用的教材之外,更多的是把民事立法和民商法的司法與實務研究的成果,以教材內容的形式表現出來。對於任何一個想把民法學學習明白的人來講,《民法學(下)》的主要功用在於:把抽象的理論和原理,轉換成形象生動和豐富的學習資料的先例。
作者認為,民法學理論的學習者,如果對民事立法這一法律活動缺乏應有的關注度,尤其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等基本法律、法規,缺乏認真、仔細地研讀和理論與立法差異的比較,那麼,名義上我們學習過民法學,但是,實際上我們可能只是了解過有關的基本原理,而對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思路,以及如何使用基本法律規範,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或者把握。
輕視民事立法,以及豐富多彩、生動多樣的民商活動中的社會實踐,是現代社會中,非常忌諱的一件事。但是,在學習方法上,習慣了“啃書本”的學習者,卻往往不是那麼容易丟掉這種學習方法。這不能不說是民法理論學習者在學習方法上的重大問題與不足。或許,《民法學(下)》在編寫體例上的嘗試,就是改變這種學習方法的一劑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