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中心區

塘下中心區

塘徠下中心區北靠鳳凰山,西至塘下大道,南到塘梅路,東以西大街為界,總面積約395.5公頃。

地理位置


它位於溫州大都市圈層的中等城市次中心,由綜合功能核心區和與之相關的配套生活區組成,是集聚行政、文化、商貿、金融以及市民公共活動等5項功能的城市綜合區。

布局規劃


中心區布局結構為“一核二軸五片”。“一核”即中心區核心,位於中心區地理中心,由行政辦公區、濱水商務區、文化休閑區和入口區組成獨特的建築造型,和中心廣場、市政廣場等公共活動空間,代表中心區的城市形象特徵。
“二軸”即兩條不同等級的發展軸。一條是沿瑞安大道城市發展軸——城市景觀軸,它貫穿瑞安中心城區與塘下中心區,加強塘下片區與瑞安中心城區的聯繫,形成各級中心區的功能互動,提高整體運行效率。一條是沿中心路片區發展軸——商業聯繫軸,它以商業與交通為主導,加強塘下片區東西片的聯繫,有效集結中心區功能,發揮中心區的輻射作用。
“五片”即以道路和自然河流為劃分界線,圍繞核心布置的5個居住區。

基礎設施


塘下中心區
塘下中心區
根據中心區的人口容量,將在5個片區設立7所幼兒園,其中中心區幼兒園已在建設。中心區的道路布局符合動、靜交通的要求,寬度一般為6至12米,主要城市綠地為公園、街頭綠地、生產防護綠地,居住區綠地面積不少於總用地面積的30%。生活垃圾將按規劃設置的垃圾站收集轉運,統一處理。
目前有許多重要工程在建設中,中心公園、全民健身中心、中心區實驗小學、垃圾中轉站、鳳錦路……這些主要工程完工後,將改善中心區環境,提高健身條件,完善教育設施,努力實現“山水格局‘現代都市’”的目標。
中心公園:休閑活動好去處
塘下中心公園東臨城市綜合體,南為規劃二路,西接商業用地和賓館用地,北靠中心路。該項目總投資約2.2億元,總用地面積約5.6萬平方米,規劃水域面積1.1萬多平方米。該公園為區域性城市綜合公園,具備運動健身、休閑娛樂、生態體驗、科普教育等功能,以自然生態為基調,風格上既能體現現代、時尚的都市風情,又不失塘河文化底蘊、水鄉風情。
作為塘下中心區建設配套重點項目,建成后,塘下中心公園將成為塘下民眾重要的活動休憩場所。公園大致劃分為入口廣場區、中心水廣場區、藝術公園區、運動康體區、兒童遊戲區、生態體驗區和濱水休閑帶等7個功能分區,並設有地下配套設施用房、商業用房和停車場。
“中心公園爭取在今年下半年開工,它將填補中心區城市綜合公園設施的空白,與周邊的商業、賓館用地配套,形成一個環境優美的休閑商務廣場,極大地提升城市品位。”新區發展規劃局工作人員表示。
全徠民健身中心:全市最大健身場館
塘下全民健身中心西靠塘下東路,南鄰建設西路,東臨河流,北接城市規劃道路。總投資約4億元,其中一期投資約2.7億元,二期投資約1.3億元。總用地面積約8.5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總用地面積近5萬平方米,二期3.6萬平方米,建成后將成為全市最大的健身場館。
塘下全民健身中心一期建築包括游泳館、綜合館、多用途室內籃球館、綜合服務館、4個室外籃球場,2個室外小型5人制足球場、2個門球場、1個旱冰滑道場、室外休閑健身區、24000平方米地下室及配套設施;二期工程有標準400米跑道,內設足球場、看台、室內配套設施及二期體育館、4個籃球場、4個網球場及配套設施。
據悉,目前,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方案設計正在同步進行,爭取報省重點工程。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建設將改變塘下中大型體育公共設施缺乏現狀,改善塘下體育硬體設施,有利於推進塘下群眾健身活動。
國泰路園區段:打開北工業園區“大門”
國泰路園區段工程銜接國際汽摩配產業基地西片區,屬於二期市政配套項目,西起高橫路,東止104國道錢,道路設計全長約2.8公里,寬42米,總投資1.9億元,分3個標段建設。現已完成高橫路至鳳都六路段、羅鳳西路至鳳都二路段、鳳都二路至104國道段建設,已完成投資3916萬元,預計2013年年初完工。
國泰路園區段是橫越國際汽摩配產業基地西片的主要城市貨運幹道,是北工業園區對外聯繫的主要交通幹道,對國際汽摩配產業基地發展和塘下鎮城市建設發展有著重大意義。“國泰路園區段完工,相當於給園區內的企業打開一扇大門,企業在物流、運輸上將便捷許多。”新區建設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
中心區實驗小學:為孩子創造陽光人生
塘下中心區實驗小學位於西二大街以西,規劃一路以北,瑞安大道以東,趙宅河以南。學校總用地面積37971.74平方米,建設用地31282.5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6997.32平方米,辦學規模36個班級。
塘下中心區實驗小學是塘下鎮政府投資1.9億元籌建的一所公立全日制小學。
目前,學校主體工程正在建設中,兩棟教學樓及食堂即將結頂,接下來還有宿舍樓及體育館等配套設施的建設,計劃2013年9月開始向中心區周邊招生。
據了解,學校建成后,將擁有塑膠田徑場、體育館、室外遊戲場地等運動場所,擁有多媒體、音樂、美術、舞蹈、科技、科學實驗室等功能室,功能齊全的圖書館、大型會議報告廳、地下停車場、食堂、宿舍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有關人員表示,該工程將按確保甌江杯(溫州市建設工程質量最高獎)、爭創錢江杯(浙江省建設工程質量最高獎)要求,施工建設。
“中心區小學的建成將解決當地孩子讀書問題,提高塘下教育硬體和軟體條件。”塘下中心區實驗小學籌建負責人胡志宇表示,學校軟體建設方面計劃和省內知名高校合作,把中心區實驗小學創辦成全市一流的示範小學。學校將圍繞“陽光教育”的辦學思想,以“有陽光就有快樂,為每一位孩子創造陽光人生”為辦學理念,創建陽光校園,促進環境與教育和諧融合;打造陽光教師,促進教師素養提升;培養陽光少年,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鳳錦路
將成塘梅公路副線
塘下中心區鳳錦路工程(原環鎮東路)東北起浦新路,西南至塘梅路,呈南北走向,全長約2880米,規劃道路紅線寬度為42米,為城市次幹路,道路設計行車時速為40公里。該項目投資估算為2.32億元,目前還在前期審批階段。
按照規劃,該工程將完善中心區北部組團鮑田片、海場片及國際汽摩配產業基地(東區)次幹路道路網建設,解決上馬村、上潘村、南河村等17個沿線村莊群眾的對外交通。通過鳳錦路建設,有利於加快沿線周邊地塊開發和舊村改造。
另據交警部門預計,5年後塘梅公路將出現嚴重堵車現象,鳳錦路通車后將作為塘梅公路的副線,解決塘梅公路分流問題。
垃圾中轉站
日運轉垃圾量50至150噸
垃圾中轉站是環衛設施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城市化步伐加快,生活、生產垃圾產生量隨之增加,環衛硬體設施的不足,已成為制約塘下鎮建設生態環保型城市的重要因素。
塘下中心區內將建設一個垃圾中轉站,近期將進行招投標,預計在2至3個月內開工建設,一年左右完工。垃圾中轉站位於南起大畔河北岸規劃綠地,北至規劃道路新中路,東以規劃五路道路紅線為界,西至現狀農田,用地面積2403平方米。該垃圾中轉站將輻射塘下中心區周邊區域,日運轉垃圾量50至150噸。
垃圾中轉站建成后,可以彌補塘下中心區垃圾轉運設施方面的空白,完善塘下鎮環衛設施系統,為城市環境衛生質量提供硬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