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陸王
安陸王
安陸王蕭子敬(472年-494年),字雲端,中國南北朝時期南齊高帝蕭道成之孫,齊武帝蕭賾第五子。生母周淑儀。建元元年(479年),蕭子敬初封應城縣公。建元四年六月丙申(482年7月14日),進封安陸王。安陸王,中國古代王爵。可考者7人。
劉子綏,字寶孫,劉宋世祖劉駿四子,過繼給安隆王劉睿,食邑二千戶。追謚劉睿曰宣王。以子綏為都督郢州諸軍事、冠軍將軍、郢州刺史;進號后軍將軍,加持節。太宗泰始元年,進號征南將軍,改封江夏王,食邑五千戶。改睿為江夏宣王。子綏未受命,與晉安王劉子勛同逆,賜死。
蕭大春,南梁簡文帝蕭綱之子,字仁經。少博涉書記。天性孝謹,體貌環偉,腰帶十圍。大同六年,封西豊縣公,邑一千五百戶。拜中書侍郎。後為寧遠將軍,知石頭戍軍事。侯景內寇,大春奔京口,隨邵陵王蕭子貞入援,戰於鐘山,為賊所獲。京城既陷,大寶元年,封安陸郡王,邑二千戶。出為使持節、雲麾將軍、東揚州刺史。二年秋,遇害,時年二十二。
蕭緬(公元454年—公元491年),字景業,南齊始安貞王蕭道生之子。容貌清秀、舉止優雅。最初擔任秘書郎,為劉宋邵陵王劉友的文學侍從、中書郎。南齊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封為安陸侯,食邑千戶。死後追封安陸王。
蕭寶晊,安陸昭王蕭緬子。嗣封安陸王。為持節、督湘州軍事、輔國將軍、湘州刺史。
永元元年,以安陸郡邊虜,蕭寶晊改封湘東王,進號征虜將軍。二年,為左衛將軍。南齊高宗蕭鸞兄弟一門皆尚吏事,蕭寶晊粗好文章。義師下,蕭寶晊在城內,東昏侯蕭寶卷被廢,蕭寶晊望物情歸己,坐待法駕,既而城內送首詣梁王。宣德太后臨朝,以蕭寶晊為太常。蕭寶晊不自安,謀反,兄弟皆伏誅。
蕭子敬(472年-494年),字雲端,南齊高帝蕭道成之孫,齊武帝蕭賾第五子。生母周淑儀。建元元年(479年),蕭子敬初封應城縣公。建元四年六月丙申(482年7月14日),進封安陸王。
永明二年(484年),出為持節、監督南兗兗徐青冀五州、北中郎將、南兗州刺史。永明四年(486年),進號右軍。明年,遷徙都督荊湘梁、雍南北秦六州軍事、平西將軍、荊州刺史,持節如故。尋進號為安西將軍。永明七年(489年),征入朝為侍中,護軍將軍。永明十年(492年),轉為散騎常侍、撫軍將軍、丹陽尹。永明十一年(493年),進位為車騎將軍。再賞賜鼓吹一部。隆昌元年(494年),遷為使持節、都督南兗兗徐青冀五州、征北大將軍、南兗州刺史。延興元年(494年),齊海陵王蕭昭文即位后,加侍中之位。齊明帝蕭鸞即位后欲除諸位蕃王,遣中護軍王玄邈征討九江,王廣之襲殺蕭子敬,當時只有二十三歲。
蕭子敬生母周淑儀早亡,齊武帝命貴妃范氏母照顧蕭子敬,及至范氏薨后,而當時子及婦服制並沒有明文之禮儀。永明年間,尚書令王儉建議:“孫為慈孫,婦為慈婦,姑為慈姑,宜制期年服。”蕭子敬遵從其議。
李源,唐憲宗李純之孫,澧王李惲次子,封安陸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