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善寺

台灣省苗栗縣開善寺

開徠善寺位於台灣苗栗縣南庄鄉獅山村242號,為勸化堂建堂規制中的三大聖剎之一,創建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於民國二十年落成,施工期間由普宜尼師負責籌集大部份經費,陳榮盛(法號明靜)負責工程之進行,開善寺之能創建,兩人功不可沒。

簡介


1974年,陳金灶居士,見殿宇年久失修,梁棟朽蝕,傾圮堪虞,發願重修,並推舉鄉紳黃丁鳳任主委,陳金灶副之,經兩年余之施工,於1977年竣工,除整修大殿外,並改建兩側禪房及拓寬殿前廣場。正殿主祀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從祀彌勒佛韋馱菩薩伽藍菩薩;後殿則祀有釋迦牟尼佛等七尊佛像;正殿之西方三聖佛像,當初系透過曹洞宗新竹教化所向台灣總督府特別申請核准砍伐的千年古樟木所雕刻而成,特具意義。

建築


開善寺是一座岩洞寺廟,也是前山最大的岩洞,屋頂為北式的屋瓦建築,樸素而簡單,屋頂有三分之二位於岩洞內,可見岩洞之深。殿前有一排洋式的柱飾也是一大特色,寺內主祀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西方三聖,高大的佛像也是全山僅見的,當時還特別向總督府申請砍伐千年古樟樹雕刻而成,極為珍貴。
開善寺殿宇宏偉,奠基之處為獅頭山前山最大岩洞,正殿屋頂有三分之二深入岩洞之中,大殿半置洞中半露淍外,全殿有十二根羅馬塔斯乾式圓柱,柱頭飾以果蔬,氣勢開朗雄渾;寺古山靜,深得山川鍾靈之氣及天然之美。關於開善寺的“飛來石落石”奇迹;2003年清明節清晨三點多,忽然由山上,掉下了一顆八噸重的巨石,不但越過寺廟,也越過拜埕,落在天公爐的位置,深入土中一公尺多,目前裸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大約有七十公分高,管理單位立有紀念碑文。

特色


該寺以凈土法門為主,其內還典藏日刻大藏經,極具價值。寺前有一顆「飛來石」,為2003年從山上滾下的巨石,落於寺前,寺廟並未有任何的毀損,因而加以保留,亦為一奇。
開善寺[台灣省苗栗縣開善寺]
開善寺[台灣省苗栗縣開善寺]
往勸化堂方向前進,出「凈土門」,會經過舍利洞,不久即可回到獅山古道上,穿過「道德門」進入勸化堂。凈土門三字為章嘉大師所題,極具歷史意義;而道德門旁有一棵巨大的九丁榕,又稱為將軍樹,偌大的綠蔭讓此門別有一番風味。

交通


中山高頭份交流道下→往三灣方向行駛→至珊珠湖轉檯3線→至三灣轉124甲線→轉入獅頭山入口→上山即可抵“開善寺”。
徠國道3號竹東交流道下→台3線北埔→苗41線峨嵋→獅尾山(後山)水濂洞→藤坪底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