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西峪

田西峪

田西峪村位於林州市開元街道境內,常住人口4000餘人,17個村民小組,10個自然村。隨著林州市中心的北移以及城區框架的不斷拉大,田西峪的區位優勢逐步凸顯,西可眺望雄壯的八百里太行,東直通林州市汽車客運北站,南比鄰林州市人民醫院,北遙望紅旗渠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交通便利,四會五達。林州市長安路、王相路兩條縱向主幹道以及林慮大道、魯班大道兩條橫向主幹道從該村穿過,林州一中分校、林州一中西校區、林州市圖書館新館、林州市人民公園、世紀學校 等市重點工程相繼在此落成。林州市唯一一家以創傷顯微外科為主的專業醫院——林州仁濟醫院也坐落在此。

截至2015年,田西峪村內開發樓盤有鳳寶紫園、太陽城、巴黎香榭、京林西裕等。

在林州市城市規劃圖中,田西峪村被規劃為居住區,與東面的陵陽、姚村工業區相配套。

村名有講究


田西峪村新貌
田西峪村新貌
據林州市王買金編著的《林州地名考釋》,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田氏從縣城南關遷此定居。見這裡地勢低洼,唯東邊有溝壑可排洪水,便稱此地叫“田西峪”。
田西峪村共十個自然村,是城郊鄉行政村裡自然村最多的一個。原田西峪村的村支書郭全伏說:“人們習慣把城郊鄉的幾個村總結為‘十西峪九水窪紙坊墁坡一圪拉’。因為我們這兒靠近西山邊,所以稱之為‘西峪’,每個自然村的村名都與‘西峪’有關係,分別是田西峪、三官廟西峪、王西峪、胡西峪、李西峪、謝西峪、潘西峪、岳西峪、黃西峪、崔西峪。其中三官廟西峪、黃西峪分別因有三官廟、黃龍寺得名,其餘村名皆以姓氏為參照。”
郭全伏向筆者講述了兩個關於自然村名來歷的小故事。據說,三官廟西峪村的三官廟內塑有天官、地官、水官,因村裡常年旱澇災害不斷,村中建此廟宇,稱其村為“三官廟西峪”。另外一個故事則與“謝西峪”有關。相傳在北宋時期,遼朝太后蕭燕燕,當年隨軍征戰至此,曾在這裡卸甲休息。後來,曹氏遷此建村,取名“卸甲西峪”,后簡寫為“謝西峪”。

“沼澤地”上建起的村子


“村裡的村民猜測,本村大約在500年前無人居住時可能是一片沼澤。”究其原因,郭全伏說,“一是因村裡地下水資源豐富;二是因河南省境內一般是黃土地,可我們村的土卻不一樣,先是黑土,向下挖深1米多,才能挖出黃土。當全縣的人正在遭遇酷旱的困境時,我們卻因水泛濫而苦惱,地里收成也不好。”後來隨著工業發展,村裡人口的增加,水資源逐漸減少,不過村裡依然有幾處水源不曾斷過水。
地下水資源豐富何以體現?郭全伏解釋說,由於田西峪村位於林州市盆地部位,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此地水資源豐富,與“林縣自古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情形正好相反。“那時候,村裡的水多到連煤渣圪拉都能弄出水來。”郭全伏說道。由此可見,村裡的水資源相當豐富。
田西峪村還貫穿著幾條河流,北邊有紅泥河,南邊有南渠。據了解,南渠由四米寬的青石條砌成,在1958年的時候,從村裡往東邊的泗道河村引水。另外,由於田西峪村的水位線比較高,過去村民打井四米深便可見水,時至2005以後,雖不如以前水豐富,但六米深依然有水湧出。與市裡其他地方相比,這是田西峪村得天獨厚的優勢。

村裡新面貌


村支書付志強說,“2011年修路之前,我們村還比較偏僻,村裡生活條件也不是很好。魯班大道修通后,帶動了田西峪村生活、工業的發展。過去,村裡的青壯年一般都留在家裡做苦工、種地,現在大家思想有所改變,出去做起了小生意,生活也過得越來越好。留在村裡的村民也有自己的‘小算盤’,臨近村莊的一中北校區也帶動了村裡經濟的發展,一些學生家長在村裡租了房子,村民能靠此賺個小錢。”
據了解,田西峪村委會新一屆班子在綠化和衛生環境方面做了不少事。在處理村裡生活垃圾方面,田西峪村委會請了八名工人負責處理村裡的生活垃圾,堅持每天定點收拾一次垃圾,村民把垃圾放在自家門口即可。這樣既給村民帶來了方便,也給村裡的環境換上了新貌。村裡有70%以上的村民用上了天然氣。“在天然氣方面,我們共投入130萬餘元,在安裝天然氣時每戶村民補貼500元。用上了天然氣以後,不用每天辛苦地生火煮飯,這樣既方便又環保。”付志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