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仁義衚衕的結果 展開
  • 北京
  • 山東省風景名勝區

仁義衚衕

山東省風景名勝區

仁義衚衕又稱“六尺衚衕”,位於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東關大街111號傅斯年陳列館(傅氏祠堂)東臨,長約60餘米,寬2米。衚衕為青石鋪築,衚衕南首為一木質牌坊,坊上檐下正中為清康熙皇帝題寫的“仁義衚衕”。在衚衕北首為一影壁,壁為硬山頂,正中書有“仁義衚衕”四個金色大字。傅斯年陳列館所處原是傅家祠堂,傅斯年傅以漸的七世孫,徠仁義衚衕的故事就是由這位清朝的開國狀元傅以漸而來的。

歷史沿革


大清康熙年間,曹姓在豐潤縣城是第一大戶,為了壘一堵牆,和隔壁老谷家打了架。谷家說曹家多佔了谷家的一尺宅基地,曹家說自古以來就是曹家的。兩家互不相讓,爭持不下,同時告到衙門。縣官一看是這兩家,知道是刺兒頭不好剃,因為兩家在京都有做官的。自己一個七品芝麻官,想管無法管,想斷不敢斷。無奈使了個緩兵之計,說:“眼下我公事太忙,過個半月十天的再給你們斷吧。”曹谷兩家沒辦法,也只好各自回家聽傳。
縣官回到後堂,急忙給在京為官的曹大人和谷大人分別寫了書信,請求各自出面調停調停。
曹大人接到書信后心想:“我和谷大人一朝為官,又是同鄉,為了一尺牆傷了兩家的和氣也太寒磣了。”因此急忙提筆給家中寫了一封書信,信中寫道:“千里捎書一尺牆,讓給他人奈何方?萬里長城依然在,如今卻無秦始皇。”御史谷大人也給家中寫了應該“禮讓”的書信。
兩家接到書信后,不但不打架了,而且各自向里退讓一尺,留出一條衚衕,起名“仁義衚衕”,供眾人走路。
豐潤縣城幾經變遷,可這條寬不過1米,長不過百尺的“仁義衚衕”,至今還在城內西街保留著。
此傳說並非只此一家,遷安市建昌古鎮亦有此傳說,且"仁義衚衕"雖經幾百年變遷,依然保留。遷安市評劇團正以此典故創作了<仁義衚衕>劇目。

文化活動


傳說

傅以漸,清朝開國狀元,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可謂是一代名相。他天資聰慧,博覽群書,經史熟記不忘,對倫理道德尤為注重。他治學嚴謹,學識淵博,儒生學士尊稱“星岩先生”,有些史官學者贊其“道德文章實為一時之冠”。順治皇帝對其非常器重,凡是朝中重要之事,都找他來一起商量。清朝康熙年間,傅以漸家人在東關家廟拓修建設時,傅家新建的院牆蓋住了鄰居地基,鄰居以為有礙自家的風水,於是找上門來。傅家宅院剛剛修繕完畢,不願額外增加開支,與鄰居發生糾紛,一時相持不下,於是寫信給當時任國史院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的傅狀元,讓他給地方官員通融一下,予以照顧。
傅以漸很快回通道:“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后,十分羞愧,主動將牆基退讓三尺,並主動找鄰居道歉,鄰居看到相府人家如此仁義,十分感動,便也退讓三尺,就成了傅氏祠堂東鄰的這條六尺衚衕。後來康熙皇帝駐蹕聊城,聞聽此事,遂書“仁義衚衕”四個大字以倡義舉。

有關故事

康熙老師傅以漸與仁義衚衕
傅以漸,字於磐,號星岩,1608年10月13日生於歷史文化名城——山東聊城。因七世祖傅回於明朝成化年間從江西永豐來東昌府(聊城)任冠縣令,故定居聊城。傅以漸幼年聰明過人,3歲能誦書、五歲熟讀經史、十歲工屬文,博覽群書。清順治三年(1646年)開科大考,傅以漸赴京會試。各路舉人聚集繁華的京都,許多人衣著錦繡,坐跨俊騎,狂言妄語,自命清高,遊街觀景,到處招搖。傅以漸則布衣素衫,寡言少語,哪兒也不去,坐在房中爭分奪秒地讀書。有時出門,只騎一頭毛驢。有人恥笑他:“自古只駿馬進朝門,現在毛驢也想上金殿。”對此他一笑置之,不予理睬。傅以漸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會試,取得了殿試的資格。這天他登上金殿,面對皇帝,從容不迫,對答如流,文辭簡練,內容精闢,才冠群士,語驚四座。順治大喜,御筆親點他為第一甲第一名,成為清代開國后的第一位狀元,授宏文院修纂。自此,傅以漸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他的官職一再升遷順治四年,充會試統考官;順治五年,充《明史》纂修官。期間,他發現明末盛行江南的文字獄,奏請皇上,力挽狂瀾,平息了這場災難,解救了大批文人。
順治十一年八月授秘書院大學士;順治十二年二月加太子太保,親自教授康熙“四書”“五經”、天文、津、歷、兵、農、漕、馬等中國傳統文化和做人的道理,對康熙皇帝從政后的作為有著直接的影響。傅以漸本人不高且胖,不善騎馬,且騎驢。順治恩准他可騎驢進出午門,有時年幼的康熙為其趕驢。一日此情被順治皇帝看見,大笑不止。不幾日傅以漸接到皇帝親賜一卷畫軸,御筆為他繪製了一副《狀元騎驢圖》,上題一詩:
雲龍山下試春衣,放鶴亭前送夕暉。
一色杏花紅十里,狀元歸去驢如飛。
這原是宋代蘇軾《題雲龍山放鶴亭》的一首詩,順治將原詩中“狀元歸去馬如飛”改為“驢如飛”,贈給了傅以漸。1656年初,傅以漸向順治陳述有關國計民生的三件大事,均符合當時的國情和順治意圖。傅以漸對人才非常重視。順治十五年他任會試主考官期間,惟恐辜負了舉子們的心血,日夜不息操勞考務。過度的緊張勞累,使他得了重病。他的這種精神,連皇帝也為之感動,說傅以漸“恪勤職業,股肱竭力”並加封由國史院大學士改武英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進階光祿大夫
他在京為官時,家人曾因宅基地與鄰居相爭,家人寫信給他,讓他出面找山東的地方官打個招呼。他看信后,立即寫了回信。家人展開一看,只有四句話。全文為:“千里來書為堵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讀後,深知其意,就將宅牆退後數尺,對方知道后也為之感動,也學著讓出數尺,於是便出現了一條衚衕,被命名為“仁義衚衕”。這件事,在鄉里傳為佳話。後來,康熙皇帝南巡,路過聊城,知道此事,並得知傅在致士回鄉后做了許多有利於地方百姓的義事,頓生褒獎之心,揮筆題寫了“仁義衚衕”四個字,嵌立於傅斯年故居的牆中,傅以漸的詩也為後人勒石,嵌入牆中。.
仁義衚衕[山東聊城]
仁義衚衕[山東聊城]
仁義衚衕[山東聊城]
仁義衚衕[山東聊城]
仁義衚衕
仁義衚衕
遷安市建昌營西街,原大西門裡路南,有一條小衚衕,人稱“仁義衚衕”。此衚衕寬1.1米,兩人對走來可擦肩而過。據說,西大街與其南邊的雞市街本不相通,有了這個仁義衚衕以後,兩街才溝通了。從而,方便了這一帶的居民。
“仁義衚衕”顧名思義,是由“仁義”而來。它的來歷雖無史記可考,但此事代代相傳,知人甚多,老年人介紹“仁義衚衕”的來因是:
明朝時期,建昌營西街路南有兩大戶人家,是隔壁鄰居。東家姓任,西家姓梁。梁家欲蓋東廂配記,想占隔牆為基。任家聞訊后,言說比牆系我家所有,梁姓占牆實屬無理,姓梁的仍不示弱,堅持要佔。兩家各執已見,互不相讓,爭論不休。由於任姓抗得很硬,梁姓好長時間沒能動工。在相峙的過程中,任姓給其在京城居官的家人寄去一信,告之此事。不久,此顯官複信至家,內行家拆封取信過目,上寫四句小詩:
千里捎書只為牆,
讓他幾尺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徠任姓在此信的勸導下,主動告之梁家,這隔牆不算,再讓二尺與你。梁姓聞之大喜大驚,自覺慚愧,索性放棄占隔牆的慾望,並回敬言之,這隔不算,我也讓兩尺與你。於是兩家由互不相讓變成互相謙讓。雖然多次相互謝絕,但誰也不肯改口,後來達成了協議:峽谷家各以隔牆自己一側為起點后讓一尺,再各自築牆,從而形成一條新衚衕。街坊鄰里都誇任梁兩家是“仁義之家”。當地官司府聞些之事,曾造成一橫匾懸掛衚衕,上書“仁義衚衕,”以表揚其舉。從此,“仁義衚衕”的義事,臉灸人口,代代相傳,流芳於今。
此衚衕附近的居民,得此教益,多少擁來,和睦相處,互敬互讓。鄰居之間,兄弟之間,有什麼問題均以禮相讓,協商解決,這一帶是回、漢民雜民的地方,兄弟民族之間互相尊重風俗習慣,互相幫助解決困難。無論誰家有大事小情,大家都像親戚一樣的交往。近幾年來,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這一帶的居民被評為“文明家庭”“五好家庭”“遵紀守法光榮戶”的佔80%以上。先人的仁義之花,已結出今人的精神文明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