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

世界文壇巨匠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男,(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出生於哥倫比亞馬格達雷那省阿拉卡塔卡,畢業於波哥大大學肄業。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18歲考入國立波哥大大學法學系,可是作家對法律毫無興趣。后因時局動蕩,中途輟學,隨後進入《觀察家報》任記者,並逐漸走上文學創作道路。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陸續發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說。其中有《枯枝敗葉》《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惡時辰》《格蘭德大媽的葬禮》。1965年開始創作《百年孤獨》,1967年小說出版后被譽為傑作,短時間內被翻譯成多種文字並飲譽全球,奠定了作家在文壇上的地位。隨後又創作了《家長的沒落》和《一件事先張揚的兇殺案》等小說。1982年,馬爾克斯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后,馬爾克斯潛心創作,不斷有新作推出,《霍亂時期的愛情》和《迷宮中的將軍》等都是影響比較大的作品。代表作有《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等。

2014年4月18日,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在墨西哥城去世,享年87歲。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馬爾克斯童年照
馬爾克斯童年照
加夫列爾·馬爾克斯1927年3月6日生於哥倫比亞阿拉卡塔卡。他的童年時代在外祖父家度過。外祖父是個受人尊敬的退役軍官,曾當過上校,性格倔強,為人善良,思想激進。外祖母博古通今,有一肚子的神話傳說和鬼怪故事。7歲開始讀《一千零一夜》,又從外祖母那裡接受了民間文學和文化的熏陶。在童年的馬爾克斯的心靈世界里,他的故鄉是人鬼交混,充滿著幽靈的奇異世界,以後,這就成了他創作的重要源泉。

教育經歷

1940年,遷居首都波哥大,1947年入波哥大大學攻讀法律,並開始文學創作,在大學期間,馬爾克斯如饑似渴地閱讀西班牙黃金時代的詩歌,這為他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48年因哥倫比亞內戰中途輟學。

工作經歷

1959年,馬爾克斯為古巴通訊社“拉丁社”在波哥大、古巴和紐約工作。1959年應邀參加古巴革命勝利慶典並在切·格瓦拉領導的拉丁通信社工作。

寫作經歷

1955年,因連載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難而被迫離開哥倫比亞,任《觀察家報》駐歐洲記者,不久那家報紙被哥倫比亞政府查封,於是他被困在歐洲。同年發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枯枝敗葉》。
1982年馬爾克斯(左)領取諾貝爾文學獎
1982年馬爾克斯(左)領取諾貝爾文學獎
1967年,《百年孤獨》出版后,立即被評論家譽為一部傑作,被譯成多種文字,並為他贏得各類獎金,並使馬爾克斯可以全身心投入寫作。
1972年,又一部非凡的短篇小說集《一個難以置信的悲慘故事——純真的埃倫蒂拉和殘忍的祖母》出版。
1975年,又發表了《家長的沒落》,這是一部關於一個獨裁者的長篇小說,馬爾克斯花了很長時間才寫完它。同年,他為抗議智利政變舉行文學罷工,擱筆5年。
1975年以後,他涉足新聞行業的許多方面,並發表了許多公開的政治宣言。他是一個地道的左派,並與古巴的菲德爾·卡斯特羅有很好的私交;但他經常提醒採訪者,他從來不是一名共產黨員。他堅認,拉丁美洲人應該有尋找解決自己問題的方式的自由。
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並任法國西班牙語文化交流委員會主席。同年,哥倫比亞發生地震,他回到祖國。
1985年,《霍亂時期的愛情》發表,被加西亞·馬爾克斯稱為“一個老式的幸福的愛情故事”。
1986年,他的報告文學《里丁智利歷險記》第一版被智利政府在聖地亞哥公開銷毀,不過這一事件保證了它後來幾版的暢銷。
2003年古巴雪茄節晚宴上與卡斯特羅交談
2003年古巴雪茄節晚宴上與卡斯特羅交談
1999年得淋巴癌,此後文學產量遽減,2006年1月宣布封筆。馬爾克斯家族有老年痴獃遺傳史,馬爾克斯在患淋巴癌後為了抗癌接受了化療,導致大量腦部神經元缺失,這加速了他罹患老年痴呆症。
2008年,卡門等人來到中國,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考察、評估。終於,2010年,中國得到了《百年孤獨》的出版授權。之後,《我不是來演講》《霍亂時期的愛情》等多部馬爾克斯作品在中國陸續出版。

個人作品


年份作品名稱原文名
馬爾克斯中文簡體作品封面
馬爾克斯中文簡體作品封面
1947《第三次辭世》
1955《枯枝敗葉》La hojarasca
1958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El coronel no tiene quien le e scriba
1962《藍寶石般的眼睛》Ojos de perro azul
《惡時辰》La mala hora
《格蘭德大娘的葬禮》Los funerales de la Mamá Grande
1966《百年孤獨》Cien años de soledad
1970《落難海員的故事》Relato de un náufrago
1972《難以置信的悲慘故事——純真的埃倫蒂拉和殘忍的祖母》La increíble y triste historia de la cándida Eréndira y de su abuela desalmada
1975《家長的沒落》El oto o del patriarca
1981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Crónica de una muerte anunciada
1982番石榴飄香El guayava común agita la fragancia
1985《霍亂時期的愛情》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ólera
1989迷宮中的將軍El general en su laberinto
1992《奇怪的朝聖者》Doce cuentos peregrinos
1994《關於愛和其它惡魔》Del amor y otros demonios
1996《綁架》Noticia de un secuestro
2002《活著為了講述生活》Vivir para contarla
2004《苦妓追憶錄》memoria de mis putas tristes
2010我不是來演講的yo no vengo a decir un discurso 

個人生活


家庭生活

出生於哥倫比亞加勒比海城市阿拉卡塔卡,是家中長子,有10個兄弟姐妹,他從小跟隨外祖父生活。

情感生活

1958年,與他相愛已久的戀人梅爾塞德結婚,育有兩個兒子。

健康狀況

2014年4月18日,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在墨西哥城去世,享年87歲。

獲得榮譽


文學類
▪2006 第26屆 《洛杉磯時報》圖書獎 (獲獎)
▪1982 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
▪1972 加列戈斯文學獎 (獲獎)

人物評價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
瑞典文學院:“他的小說以豐富的想象編織了一個現實與幻想交相輝映的世界,反映了一個大陸的生命與矛盾。”(瑞典文學院評)
《時代》周刊,1982年11月1日:“其作品有著永恆的魅力”。
評論家歐文·肖:“他是個強有力的作家,有著豐富的想象。馬爾克斯善於將個人生活與歷史危機聯繫在一起。從他的作品中,你得不到關於拉丁美洲問題理論上的系統闡述,但當它們以活生生的形象出現在你面前時,你會看到它們。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繼承了歐洲政治小說的偉大傳統,其結果是歷史劇與個人戲劇合二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