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琴計劃

中山大學發起的一個科研計劃

天琴計劃是中山大學發起的一個科研計劃,中山大學正在組建研究小組開展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任務的預先研究,制定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的實施方案和路線圖,提出“天琴”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並開展關鍵技術研究。

引力波研究計劃用20年時間,完成總投資約為150億元的“天琴計劃”。目前,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正在建設引力波研究所需的地面基礎設施,已經啟動山洞超靜實驗室和激光測距地面台站基礎設施建設。

“天琴計劃”已經於2015年7月份正式啟動,部分關鍵技術研究已有具體進展,正在立項中。

2016年2月21日,中山大學舉行推進實施“天琴計劃”研討會,併發布其實施路線圖“0123計劃”,該計劃將用15年—20年的時間發射衛星上天。

啟動背景


引力波是加速中的質量在時空中所產生的波動,也被比喻為時空的“漣漪”。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宇宙中巨大的天體運動會讓時空發生扭曲並像波浪一樣傳播,這就是引力波。2016年,多國科學家首次探測到了引力波。
2018年4月,中國的引力波探測計劃在積極實施,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的關鍵人物是羅俊院士。在湖北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的喻家山底下的防空洞里,羅俊院士和他的團隊正在研發引力波探測裝置。

計劃概況


天琴計劃
天琴計劃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將建設“天琴計劃”所需的地面研究基礎設施,並以此為基地開展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科學基礎前沿的國家大科學工程項目。其中山洞超靜實驗室和激光測距地面台站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啟動,部分關鍵技術研究也已經有具體進展。天琴計劃的推動將使中山大學將成為國際上引力波探測與空間精密測量領域的學術研究重鎮之一,並成為推動後續一系列空間精密測量物理實驗的研究基地。
據介紹,“天琴計劃”實驗本身將由三顆全同衛星(SC1,SC2,SC3)組成一個等邊三角形陣列,通過慣性感測器、激光干涉測距等系列核心技術,“感知”來自宇宙的引力波信號,探索宇宙的秘密。三顆星,形似太空里架起的一把豎琴,可聆聽宇宙深處引力波的“聲音”,這是中國科學家提出的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衛星本身作高精度無拖曳控制以抑制太陽風、太陽光壓等外部干擾,衛星之間以激光精確測量由引力波造成的距離變化。“天琴”的重要探測對象是一個周期僅有5.4分鐘的超緊湊雙白矮星系統RXJ0806.3+1527產生的引力波。
“天琴”首先要求三顆衛星非常精確地進入一個預先選定的軌道。為了穩步實現目標,根據每項任務需要的衛星數目,制定了“0123”計劃路線圖,天琴計劃將首先發展月球和深空衛星激光測距技術,幫助實現對天琴衛星毫米級的定軌精度;並進行空間等效原理檢驗實驗、下一代重力衛星實驗等,最終進行天琴空間引力波探測實驗:探測引力波。

重要特徵


天琴計劃
天琴計劃
與美國的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相比,天琴計劃引力波探測會有光學輔助手段,此外,與LIGO探測到的短時間的爆髮型引力波不同,天琴探測的低頻段的連續型引力波,可以持續驗證。
“天琴計劃”不僅僅是基礎研究,‘天琴計劃’發展起來的關鍵技術可用於很多領域,如精確測量地球重力場,使人類更加深刻地了解地球、水資源和礦產資源的分佈和變化。又如精確測量距離,大到兩顆衛星之間的距離,小到一個原子尺度的變化,都可以精確測算出來。

實施階段


“天琴計劃”主要將分四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完成月球/衛星激光測距系統、大型激光陀螺儀等天琴計劃地面輔助設施;第二階段完成無拖曳控制、星載激光干涉儀等關鍵技術驗證,以及空間等效原理實驗檢驗;第三階段完成高精度慣性感測、星間激光測距等關鍵技術驗證,以及全球重力場測量;第四階段完成所有空間引力波探測所需的關鍵技術,發射三顆地球高軌衛星進行引力波探測。
完成全部四個子計劃,大約需要二十年的時間,投資大約150億元人民幣。

國際合作


“天琴計劃”將成為中方牽頭的國際合作項目。目前(2016年),除了來自中國多所高校、研究機構之外,LISA計劃課題組的幾位核心成員非常願意開展合作,來自德國、義大利、法國的頂尖教授也希望成為合作者或者顧問,俄羅斯莫斯科大學幾位教授已經參與進來。

重大進展


2018年9月27日,在廣州召開的香山科學會議第S45次學術討論會傳來了關於“天琴計劃”的最新消息。“天琴計劃”多項關鍵技術已獲得重大進展,其中包括慣性感測、激光干涉測量、無拖曳控制、衛星平台等多項重大技術,接下來這些技術將陸續進入在軌驗證階段。
無拖曳控制技術是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實現的關鍵技術之一,簡而言之就是要讓衛星中搭載的檢驗質量“擺脫”外部環境的各種干擾,讓檢驗質量自由而無阻地漂移。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周澤兵介紹,“天琴”目前的無拖曳控制技術在實驗室已經取得突破,正在按照研究計劃向前推進。
“天琴計劃”和歐洲LISA計劃是目前世界上少數基於成熟設計和方案的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兩個計劃都在爭分奪秒向前推動。兩個計劃的主要區別在於其設計軌道一個繞地球、一個繞太陽,以及探測波段稍有不同。“如果從探測波段來講‘天琴計劃’的探測波段比LISA大約高10倍,兩組引力波探測器可形成互補。”中山大學天琴中心教授葉賢基說。
2020年5月21日,全國人大代表、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首席科學家羅俊院士透露,經過多方評估,天琴一號六大技術在軌驗證全部通過,每項技術指標都優於任務目標,達到國內同類技術的最高水平。計劃2025年前後發射。
2020年6月5日,國家引力波研究計劃,也就是天琴計劃的重要基礎設施——山洞超靜實驗室隧道全線貫通,為2021年1月份交付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