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吃茶的結果 展開

吃茶

喫茶

吃茶,吃茶也有其本來的意思,即喝茶。在華東一帶盛產品質好的茶葉,所以華東地區的人們喝茶時,不小心把茶葉喝到嘴裡,是不會吐出來的,而是把茶葉嚼碎,吞入腹中。吃茶即喝茶一義由此而來。在婚俗中,“吃茶”意味著許婚,即舊時女子受聘於男家。

吃茶-起源


茶,因其不能移植,而被用來形容女子的忠貞。《紅樓夢》中鳳姐就曾對黛玉開玩笑:“你都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不給我們家做媳婦。”

吃茶-婚俗


在婚俗中,“吃茶”意味著許婚,即舊時女子受聘於男家。《老學淹筆記》載:“辰沉靖州蠻(按,指今湘西懷化地區少數民族)男女未婚娶者,聚而踏歌。歌曰:‘小娘子,葉底花,無事出來吃盞茶。’”其中即帶有試探是否同意許婚的意思在內。浙西地區媒人奔波於男女雙方之間的說合,俗稱“食茶”;而女家應允婚事後,立即給媒人泡茶、煮蛋,既是熱情款待;同時也是藉助傳統物體公開表示許婚。
這裡,有必要說一下四川羌族婚俗中“吃茶”的特殊表現。川西北阿壩羌族地區婚儀中的茶禮,運用得十分獨特而富於情趣。在女家許婚後,男家來迎親時,“吃茶”的禮儀沿著迎親隊伍所到之處多次進行,村村吃一遍茶,寨寨都有人出來給迎親隊伍獻茶和祝福。沿途茶吃夠了,祝福也滿載著……“吃茶”的人,遠非女方一人或女家及媒人幾個人,而是包括了送親、迎親的浩浩蕩蕩的隊伍;藉助“吃茶”的約定俗成的禮俗,沿途許多人家都在廣泛宣告和熱烈祝福這一對青年男女的婚姻大事,充分體現出羌族婚俗中的群體參與的原始遺風。

吃茶-相關內容


吃茶
吃茶
南宋的吃茶,對茶文化頗有研究的陸鈞老師送我一個文章題目:《回到喝茶》,他的意思是,喝茶,要削盡繁枝,有好茶,老老實實吃上一杯,何必讓茶道茶文化一類疊床架屋,弄得一杯茶也吃不安耽呢?可是,在南宋都城臨安,終究吃茶者多,喝茶者少,遺風不滅,杭州人至今都要講“去梅家塢吃茶去!”偶說“喝茶”,味道就變了。《夢粱錄》里 的臨安,“四時賣奇茶異湯”,冬天賣的七寶擂茶,據說是用花生、芝麻、核桃、姜、杏仁、龍眼、香菜和茶擂碎煮成茶粥單賣,這般吃法,操作起來好比搗年糕,吃者好比吃八寶粥,要緊的是吃,不是喝茶湯了。宋人還喜歡弄些香料,把龍腦珍菜、菊花之類與茶在一道,茶香吃進花香,花香吃進茶香,吃進口裡,吃出了一股香氣,一種味道,譬如杭州人如今還把男女接吻叫“吃kiss”,也是吃的一種感覺,濕潤的唾液則是忽略不計的。看日本人行茶道,便知抹茶是研成細末的,放入茶盞,注入沸水,茶湯濃如豆羹,小筅帚一攪,捲起千堆,待冷卻后,一吃而光。南宋時雖有撮泡茶的套路,但是大家都不買賬。
趙朴初有詩寫到,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午後慵懶的靠在一個角落,肆意繾綣,案桌上清茶一壺,茶香溢滿整個屋子。有茶的日子,有一種愜意,蘊隱於茶水中;有一種共鳴,產生於沉浮間;有一種靜雅,相向於清香上;有一種懂得,感知於冷暖時。若心入茶,茶不負人。如此,一杯茶,潤澤了一份心境,成就了自己渴求已久的一種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