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春風沉醉的晚上的結果 展開

春風沉醉的晚上

郁達夫小說

《春風沉醉的晚上》是郁達夫創作於1923年7月,2015年出版的小說。該小說表現下層勞動者,描繪他們的苦難,表現他們的抗爭,歌頌他們的品德,揭示他們不幸遭遇的根源。

《徠春風沉醉的晚上》精選郁達夫中短篇小說共11篇,側重點各有不同,有禮教之下婚姻的無可奈何,有熾烈情愛的無疾而終,有隱隱約約的同志之情,也有摧折人心的性苦悶、性怪癖。而對舊世背景下知識分子的遭際,作者在抱有同情的同時,也向他們的投機與迂腐,投去了無情的嘲諷。

內容簡介


徠《春風沉醉的晚上》最新封面
徠《春風沉醉的晚上》最新封面
《春風沉醉的晚上》精選郁達夫中短篇小說共11篇,涵蓋了其創作生涯各階段的佳作。從1920年寫就的《銀灰色的死》到1930年完成的《楊梅燒酒》,所有作品依時間序,一字排開。
郁達夫以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出道,名震江湖。後續佳作《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真實細膩如昨,結構也更為精巧雅緻。及至中篇力作《迷羊》的出現,他在小說藝術上的進步與造詣,清晰可辨。
除這些個人風格明顯的篇章外,諷刺小說《血淚》《二詩人》等,不僅顯示出郁達夫對小說創作多樣性的追求,也體現了他駕馭不同故事類型的能力。
所有這些優秀的篇目,均被此書收錄,且全書以各小說最初發表時的文獻為基礎,除必要的字詞調整以適應今天的閱讀習慣外,最大程度上保證了作品的原汁原味。作為華語文學史上無法繞過的作家,郁達夫所提倡的“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以及敘述上的大膽,藉由這些篇目,可得遍覽。

作品目錄


銀灰色的死
沉淪
血淚
蔦蘿行
春風沉醉的晚上
落日
過去
微雪的早晨
迷羊
二詩人
楊梅燒酒

創作背景


《春風沉醉的晚上》精選郁達夫中短篇小說共11篇,涵蓋了其創作生涯各階段的佳作。從1920年寫就的《銀灰色的死》到1930年完成的《楊梅燒酒》。當時,作者受到革命形勢的影響,已接觸了馬克思主義。因此,他的目光也開始從先前較多地注視知識分子狹小的圈子,轉移到更廣大的勞動人民。在作品中,他開始有意識地表現下層勞動者,描繪他們的苦難,表現他們的抗爭,歌頌他們的品德,揭示他們不幸遭遇的根源。

作品鑒賞


創作主題
郁達夫小說《沉淪》和《春風沉醉的晚上》相比,反映了創作的發展變化。題材上,後者則表現了作者對現實的關注,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人物上,後者除刻劃“我”以外,還成功塑造了陳二妹這一嶄新的人物形象;結構上,後者則講究布局,緊扣男女主人關係的發展,結構完整。
《春風沉醉的晚上》顯示了郁達夫的小說創作在浪漫主義的主調中汲取現實主義手法的成功探索,作品刻劃了以生的煩惱為特徵的零餘者形象。
藝術特色
《春風沉醉的晚上》在表達了對下層人的同情之外,實際還表達了現代知識分子愛缺乏合適的對象因而被懸置的悲劇。小說表達了男性歷來對女性的想象,但也因對自身現代性困境的體悟而放棄了對下層人的啟蒙態度和行為。小說在保持一貫的浪漫傷感色彩外,還增加了理性節制的藝術成分,特別是有意化用古典詩歌《琵琶行》的風致和意境,在開拓現代性意境的同時有了古典的神韻。
郁達夫的生活經歷和創作道路比較曲折,然而他注重“一己體驗”的自敘傳色彩和主觀浪漫抒情的創作個性,卻始終鮮明地保留在他的大部分小說中,即使是寫於1923年7月的《春風沉醉的晚上》這部大家公認的,連作者自已也認為“多少也帶一點社會主義的色彩”的描寫工人階級的作品,仍然以抒情的筆調,細膩地描繪了男女主人公複雜而微妙的情感世界和心理變化。

作品影響


《春風沉醉的晚上》是一部反映底層勞動人民生活的小說,其中所歌頌的底層知識分子“我”和煙廠女工陳二妹之間真摯的友誼給人以極大的啟示。近年來,人心的冷漠、社會道德的缺失屢次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單純的友誼不再,互助友愛的融洽氛圍淡漠,人際關係越來越複雜。這讓人駐足思考。

作品評價


作者寫於1923年夏的《春風沉醉的晚上》保持和發揚了他一貫的創作風格。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肖帆
《春風沉醉的晚上》中,身世悲苦,凄涼無助的工廠女工陳二妹,與懷才不遇而又求食無門的“我”相遇在茫茫的黑暗社會中,在同病相憐,互相幫助中產生了深厚的友情,這不是一種簡單的天涯淪落人之間的同情,還有著更為豐富而複雜的情感內容。 ——呂梁教育學院中文系劉保宏
郁達夫在新文學運動的頭十年中他曾以深刻地表現“五四”以後部分現代青年的苦悶而獨樹一幟,贏得了廣大的讀者。《春風沉醉的晚上》在他這一時期的小說中,佔有一種特殊的地位。這不僅是由於作者本人對它十分重視,而且在於這篇小說與他過去的小說既有聯繫又有著明顯的區別,顯示了他創作中的一個高峰。——上海師範大學史承鈞

作者簡介


郁達夫
郁達夫
郁達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達夫,幼名阿鳳,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達夫是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一位為抗日救國而殉難的愛國主義作家。在文學創作的同時,還積極參加各種反帝抗日組織,先後在上海、武漢、福州等地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其文學代表作有《懷魯迅》《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等。
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追認郁達夫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證書。2014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郁達夫在第一批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3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