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付不議
天然氣供應的國際慣例、規則
所謂“照付不議”,是天然氣供應的國際慣例和規則,就是指在市場變化情況下,付費不得變更,用戶用氣未達到此量,仍須按此量付款;供氣方供氣未達到此量時,要對用戶作相應補償。如果用戶在年度內提取的天然氣量小於當年合同量,可以三年內進行補提。
“照付不議”合同在法律上有著自身豐富的法律內涵,作為國際能源銷售的通行慣例,如何平衡雙方的合同權利義務至關重要。隨著實踐的發展,“照付不議”合同呈現出靈活性、短期性的特點,強調對市場變化的回應。“照付不議”在實踐中存在著雙方權利、義務失衡、氣價定價模糊、計量標準難以確定等諸多難題,如何對上述問題進行制度完善值得深入研究。
take or pay
照付不議合同是項目公司與項目產品的購買者簽訂的長期銷售合同,項目產品的價格以市場價格為基礎,但往往同時規定最低價格。根據這種合同,無論項目產品的買主是否購買公司的產品,買主都有義務支付約定適量的產品貨款。項目公司一般都要求根據貸款協議的規定,將其在照付不議協議項下的權益轉讓給貸款人。
“照付不議”合同的本質是將天然氣開發公司、管輸與銷售公司和用戶捆在一起,共同克服生產、輸配和使用的風險問題。儘管從理論上來看,有關天然氣銷售的“照付不議”合同是一個平衡雙方權利義務以達成“雙贏”局面的法律合同,但實踐操作中由於購銷雙方“信息不對稱”或對比力量懸殊,“照付不議”合同也在不斷發展中呈現出以下趨勢:
年限縮短
大多數“照付不議”合同的期限為20年到25年,且受到“照付不議”或“照運不誤”義務的約束。而新的“照付不議”合同期一般小於15年,中期合同一般為5年到8年。
變更方式趨於靈活
由於能源供應與消費受到天氣、政治形勢及世界經濟環境等因素影響,買賣雙方對於合同預期盈利難以準確掌握。堅持“照付不議”合同的完整性與一致性儘管可以部分減少市場風險,但難以滿足市場主體針對市場變化進行快速反應的需求,不利於企業盈利最大化的根本目標。近年來,許多能源企業對“照付不議”的完整性與一致性進行變革,強調“合同數量的選擇性”與“續約的靈活性”。
最終用戶的信用保證
LNG進口項目的信用將有賴於最終用戶的財務能力及最終用戶、運輸方和產氣方之間的購氣“照付不議”和輸氣“照付不議”的承諾,購氣方的信用度會影響項目的可行性。因此,在“照付不議”合同的簽訂時,LNG產業鏈中的供氣方一般會要求最終用戶為長期承諾提供信用保證。
具體操作中,為平衡買賣雙方的義務,應在合同中將“照供不誤”與“照付不議”進行“捆綁簽訂”,任意一方違約(不可抗力除外)都應根據《合同法》第113條對受害方承擔完全賠償責任。以“照付不議”合同機制承諾長期用氣,對LNG下游市場的開發具有重大意義。但“照付不議”合同的簽訂需要一定的先決條件,要有需求推動的LNG下游市場,要有基於市場的合理定價機制(即氣價是根據天然氣相對於污染燃料的市場價值確定的)。因此,我國在發展LNG時應考慮採用以市場為基礎的凈值回推定價方法,為長期用氣承諾所需要的“照付不議”合同的簽訂創造條件。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石油西氣東輸管道公司與鄭州燃氣公司簽訂國內第一份“照付不議”銷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