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花
盲花
盲花,指的是花卉在栽培過程中其花芽發育失敗萎縮,導致不能正常開花的現象。
盲花產生的原因有:春化階段溫度不適;栽培環境條件不適等。
盲花
盲花現象是一個世界性的普遍問題。在切花生產中,常常會出現不開花的枝條或植株,即盲花。球根花卉盲花問題有幾個顯著特點。首先其地下根或莖膨大呈球形,用於貯存養份,供自身生長發育的需要,同時吸收土壤養分的根系分佈範圍小,根系淺。其次,球根花卉在自然條件下一般難形成種子,常用種球進行生產和繁殖。另外,球根花卉一般都有奇特的花形和美麗的花色。切花月季、百合、鬱金香、唐菖蒲都存在這種現象。切花月季盲花發生在北方冬季產花區,盲花率為15%~20%,嚴重時在30%以上。鬱金香等球根花卉的盲花,主要發生在促成栽培過程中。盲花問題已成為冬季產花的一個大障礙。
根據對月季和鬱金香的研究,認為切花月季的盲花可能是外界因子引起了內源液素含量和平衡發生變化所引發。在一般情況下,月季的花卉分化不需要溫度和光照的特別處理,在足夠的營養條件下,腋芽開始生長,當芽長到40厘米~50厘米時,花芽開始分化,最後發育成花蕾,鬱金香等球根花卉的盲花機理應該是相似與相近的。
出現盲花是鬱金香發生退化的徵兆。試驗證明,在栽培當中生長期溫度過高是造成盲花的一個因素。另外,夏季高溫對種球的影響,也被證明是鬱金香盲花的原因之一。鬱金香盲花最根本的原因,一是病毒積累;二是種球內部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是植物發育過程中遺傳基因順序表達的結果,與內外因素都有關係。研究表明,鬱金香的花芽分化是在夏季休眠期間進行,此時溫度不能過高,超過20℃花芽分化則受阻。荷蘭的Blaauw和一些共同研究者在溫度對幾種球根花卉花芽發育的影響研究中,認為溫度對於分化后花芽的發育有很大影響。鬱金香花芽分化后的發育,初期要求2~9℃的低溫,低溫期為6~13周,以後溫度可逐漸升高。
在花芽分化完成以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低溫發育處理,栽培過程中的外界氣候因子變化能對切花質量產生影響。國外進口的鬱金香種球種植后,第一批花質量特別好,沒有盲花,如果把這批種球的子球再種,第二批花的質量下降並出現盲花,如果繼續再種,第三批花的盲花比例將達到30%~40%,甚至達70%。這種現象據是由病毒積累所致。國內球根類切花生產,大部分屬消耗性生產,每年從國外進口種球。如果能掌握鬱金香等種球的脫毒和低溫處理技術並能順利用於生產,將能節約大量外匯。
百合、唐菖蒲、風信子等球根花卉也存在著盲花問題,其盲花機理應該與鬱金香基本相似。要徹底解決這一生產實際問題,必須從種球入手,通過對種球的技術處理,消除盲花,減少生產中的損失,促進球根花卉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