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壩縣
陝西省漢中市轄縣
徠陝西省漢中市留壩的“留”原本是姓氏“劉”,因漢高祖劉邦將漢王城建於此地,故名“劉壩”。後來,因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被封為“留侯”,並隱居紫柏山中,便更名為今天的留壩。
留壩縣位於陝西省西南部,漢中市北部。地處秦嶺南麓,漢江上游,“面巴蜀而背秦川”,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地質地貌特徵獨具特色,歷史悠久,資源豐饒,交通便利,歷代為棧道交通要道,素稱“秦漢咽喉”之地。
留壩東西長46.4公里,南北寬67.2公里。縣城距西安367公里,距漢中85公里,其林業用地272.5萬畝,農用地8.9萬畝,為陝西省林業縣之一。
2017年9月21日,獲得環保部全國首批13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榮譽稱號,留壩縣是西北五省中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地區;2019年12月經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民政部、司法部共同批複,公布首批115個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名單,其中留壩成為陝西省5個縣區之一成功入選試點單位。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留壩縣全景
秦代,境域隸屬漢中郡。后劃歸隴西郡,統屬“故道縣地”。
西漢時,境域南部屬漢中郡褒中縣地,北部及西部屬武都郡故道、沮、河池三縣地。東漢時期,境域仍之。張魯據漢中,改漢寧郡,本境南部屬之。
三國時期,本境為蜀魏相爭的重要地帶。魏元帝景元四年(263),魏將鍾會率兵入漢中。264年,蜀國滅亡,本境歸魏,屬武都郡故道縣地。
兩晉時期,本境歸益州,屬武都郡河池、沮、故道三縣地。其南部屬漢中郡褒中縣。
南北朝時期,境屬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本境屬南岐州故道郡鳳州;西魏廢帝三年(554),改故道郡為歸真郡,改南岐州為鳳州。本境南屬漢中郡褒中縣,北屬歸真郡梁泉縣(鳳縣)。北齊廢帝乾明元年(560),本境北屬梁泉縣(鳳縣),南屬褒中縣。北周大成元年(579),本境屬兩當郡梁泉縣地,后屬順政郡靈道縣地。
隋代,大業三年(607),廢鳳州置河池郡,治所梁泉縣,本境屬之;大業十三年(617),河池郡太守蕭瑀以郡降唐,本境隨之歸唐。北部屬河池郡梁泉縣地,南部屬順政郡褒城縣。
留壩縣夜景
北宋時,本境北部屬陝西路(后改為秦鳳路)鳳州梁泉縣地。南部屬利州路興元府褒城縣地;南宋本境歸興元府(今漢中)管轄。端平三年(1236),蒙古兵攻克武休關,本境歸元。
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本境遂為興元路沔州所管。至正二十三年(1363),境域由興元府鳳州管轄。
明代,洪武三年(1370),設留壩巡檢司,地屬鳳翔府鳳州。洪武七年(1374),歸漢中府鳳縣轄。弘治年間(1488~1505),遷留壩巡檢司駐廢邱關(留鳳關)。正德年間(1506~1521),移留壩巡檢司駐柴關(柴關嶺),縣地北屬鳳縣,南屬褒城縣。
清代初,境沿用明代建置。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漢中府水利通判遷駐留壩,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5)十二月,設置留壩廳。乾隆三十年(公元1766)正月,將鳳縣南星(留鳳關為界)以南,褒城縣武休關以北,劃歸留壩廳管轄,東與洋縣松坪子交界,西以沔縣黑河為界,改漢中府水利通判為撫民通判。乾隆三十九(公元1775年)十二月,升漢中府撫民通判為總捕水利同知,主理留壩廳行政事務,兼理鳳嶺(酒奠梁以東)、柴關驛務,隸屬漢中府。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治所移至留壩。
中華民國2年(公元1913年),改留壩廳為留壩縣,隸屬陝西省。民國3年(公元1914年)1月,廢漢中府,設漢中道,留壩縣屬之。民國17年(公元1928年)撤漢中道,直屬陝西省。民國24年(公元1935年),漢中設為陝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留壩縣屬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12月2日留壩縣成立人民政府,隸屬陝南行政公署。1950年1月,將褒城縣的鐵佛殿鎮劃歸留壩縣。1951年,設南鄭專區,留壩縣屬之。1954年,南鄭專區改稱漢中專區,留壩縣屬之。1958年12月29日,撤銷留壩縣置,劃歸鳳縣管轄,隸屬寶雞專區。1961年1月15日,將留壩縣轄區劃歸漢中市管轄。1961年9月2日,恢復留壩縣置,隸屬漢中專區。1968年,改漢中專區為漢中地區,留壩縣屬之。1996年6月,改漢中地區為漢中市,留壩縣屬之。
陝西省漢中市留壩縣地處陝西省西南,漢中市北部,東連洋縣、城固,南接漢台,西鄰勉縣,北靠太白、鳳縣。東經106°38′05〞至107°18′14〞,北緯33°17′42〞至33°53′29〞。東西長46.4公里,南北寬67.2公里。縣人民政府駐地城關鎮,距西安市367公里,距漢中市85公里。
縣內地勢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610米,最低海拔585米,平均海拔1547米。有耕地2897.5公頃(43462.5畝),佔總面積的1.48%,其中旱地32741畝,佔75.3%,水田10721畝,佔24.66%。
留壩縣屬亞熱帶北緣山區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區,系長江流域漢江支流。年平均日照1804.4小時,年降雨量為886.3毫米,平均氣溫11.5℃,無霜期為214天。境內山嶺陡峭,垂直高差大,地貌複雜,氣候多變,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徵,孕育了豐富的自然資源,素有“天然氧吧”、“綠色寶庫”之美譽。
境內生態環境優越,自然風光宜人,兩漢三國文化積澱深厚,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獨具魅力。位於縣城西北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張良廟,始建於東漢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集南方園林之秀麗與北方殿堂之宏偉於一體,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祭祀張良的古建築群;省級風景名勝區紫柏山為陝西三大名山之一,其獨特的天坑地質奇觀,世所罕見,構成了中國最大的天坦群落,目前全縣正在全力創建張良廟—紫柏山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境內棧道遺跡星羅棋布,褒斜棧道、連雲棧道、陳倉古道穿境而過,歷史典故眾多,文化源遠流長,故有“棧道博物館”之稱,依託古棧道遺址打造的漂流項目—中國棧道第一漂,目前已初具規模,成為蜀道文化之旅的重要節點。此外,我們正在積極打造的縣城商務休商中心和風雲寺、寒溪夜漲、獅子溝國際狩獵場、農業觀光園等重要節點,也將成為旅遊觀光和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紫柏山風光
留壩縣林地面積181673.71公頃(272.5萬畝),佔總面積的92.8%,森林覆蓋率86%,人均林地4公頃。樹種以紅樺、櫟類、山楊、冷杉、華山松、油松為最多,大部分為天然林。現有馬道、火燒店、閘口石、桑園、廟檯子5個國營林場和9個天然林管護站,負責留壩縣森林的管護和營造。留壩縣現有天然牧草場2312.32公頃,佔總面積的1.2%,主要分佈在縣城西北。
境內野生動物達410餘種,其中常棲飛禽類270多種,被列為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的有大熊貓、毛冠鹿、金錢豹、羚羊、蘇門羚、林麝、鬣羚、豹貓、熊、靈貓、大鯢、蠑螈、白冠長尾雉、血雉、大鴇、白肩雕、紅腹角雉等。
留壩水鈣鋁榴石(紫柏翠)
本縣以光華山為分水嶺,東為褒河水系,西為黑河水系。褒河水系流域面積1758.03平方公里,占留壩縣水域總面積的89.8%;黑河水系流域面積198.63平方公里,占水域總面積的10.2%。有大、小河流20餘條,總徑流量6.78億立方米,其中褒河水系流量占絕對優勢。徑流量1億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5條,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7條,100平方公里以上的6條,水資源總量12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21.5萬千瓦,可開發利用13.5萬千瓦。全縣大小河流共223條,年平均徑流量12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21.5萬千瓦,可供開發利用的達13.5萬千瓦。
留壩縣轄1個街道辦、7個鎮:紫柏街道辦事處、青橋驛鎮、馬道鎮、火燒店鎮、武關驛鎮、留侯鎮、玉皇廟鎮和江口鎮,共1個居民社區和75個行政村。
名稱 | 直轄 |
紫柏街道辦事處 | 小留壩村、陶沙壩村、城關村、大灘村、青羊鋪村、城關社區5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 |
馬道鎮 | 二郎廟村、二十里鋪村、龔家院村、花草門村、龍潭壩村、亂石窖村、馬道街村、龐家嘴村、沙壩村、仙人溝村、小東溝村、辛家壩村、新房子村13個行政村 |
武關驛鎮 | 武曲鋪村、鐵佛殿村、武關河村、白家店村、紅岩溝村、河口村、松樹壩村、上南河村、南河街村、孔雀台村10個行政村 |
留侯鎮 | 桃園鋪村、廟檯子村、閘口石村、營盤村、月九村、火燒關村6個行政村 |
江口鎮 | 江西營村、小川子村、青崗坪村、鐵礦村、洪武村、田壩村、范條峪村、梭欏村、河西村、鍋廠村、磨坪村、漩灘村、元樹村、江口村、柳川溝村、桑園壩村、柘梨園村17個行政村 |
玉皇廟鎮 | 娘娘廟村、白廟子村、黃泥堡村、晏家墳村、關房子村、下西河村、玉皇廟村、石窯壩村、兩河口村、石門子村、大樹壩村11個行政村 |
火燒店鎮 | 中西溝村、堰坎村、石家院村、天星亮村、燒房壩村、佛爺壩村、墩墩石村7個行政村 |
青橋驛鎮 | 蔡家坡村、青橋鋪村、社火坪村、獅子壩村、新開嶺村、兩岔河村6個行政村 |
1950年,留壩縣人口26042人。1951年,留壩縣人口為26929人,凈增887人。
1966~1974年,人口出生率最高。1966年出生1155人,除死亡533人外,凈增622人,出生人口佔總人口3.1%;1974年出生1185人,除死亡496人外,凈增689人,出生人口佔總人口3.3%。
1980年以來,計劃生育工作深入開展。1990年,留壩縣人口出生率為2%,人口死亡率為0.9%。1996年,留壩縣人口出生率為-2%,人口死亡率為0.8%。
2000年,留壩縣轄5個鎮、5個鄉,總人口46294人,其中各鄉鎮人口:城關鎮11065、馬道鎮5381、武關驛鎮5727、留侯鎮3196、江口鎮7713、青橋驛鄉2388、火燒店鄉3511、石門鄉1735、玉皇廟鄉3520、桑元鄉2058。
境內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壯族、滿族、黎族。
留壩縣總人口4.7萬人,2019年農村戶籍總人口10978戶33947人。全年人口出生率為8.62‰,人口死亡率為14.4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85‰。境內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壯族、滿族、黎族等多個民族。
2018年,是留壩發展史上極具挑戰、極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全縣上下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主動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以日夜兼程的緊迫和擔當、風雨無阻的毅力和韌勁,砥礪奮進、開拓創新,經濟發展持續向好,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民生福祉日益增進,較好地完成了縣十八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實現生產總值16.92億元,增長9%;完成財政總收入9328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160萬元;財政支出9.31億元,增長11.4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01億元,增長2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4億元,增長11.7%;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9437元和9806元,分別增長8.3%和9.7%。
2019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8.69億元,增長9.1%;完成財政總收入8179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569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9%;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6億元,增長9.8%;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1821元和10757元,增長8.1%和9.7%。
留壩縣風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糧食和油料作物種植仍居首位。糧食種植,以秋糧為主,秋季農作物品種以玉米水稻為主。1949年,留壩縣糧食播種面積11.3萬畝,總產量841萬公斤。1983年,農業資源調查,留壩縣有草坡31.5萬畝,佔總面積10.8%;可利用面積為26.8萬畝。占草場面積的85%,其飼草、飼料資源豐富,草食家畜、家禽發展迅速。
1990年,糧食播種面積降至7.9萬畝,總產量1647萬公斤,較1949年增長1.9倍。1995年留壩縣牲畜存欄:牛6090頭,羊609隻,豬1.41萬頭,蜂5179群,家禽(雞)5.59萬隻,池塘養魚12畝。1996年,糧食播種面積為9.5萬畝,總產量1853.3萬公斤。
2003年,留壩縣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西洋參、食用菌等主導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西洋參累計留床面積達到2600畝,比2002年翻了兩番。高山無公害蔬菜種植規模逐年擴大,種植面積達1萬畝,總產達9500噸。核桃、板栗、銀杏種植面積累計達到3萬畝,發展梨、李、桃等小雜果3500畝,被中國林學會銀杏分會授予“全國銀杏示範基地縣”稱號。畜禽養殖規模不斷擴大,以豬、禽、蜂為主的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2007年留壩縣豬、牛、禽、蜂飼養量預計分別達5萬頭、7000頭、12萬隻和2萬箱。西洋參、蜂蜜、花粉綠色認證以及香菇、木耳無公害產地認定順利完成。以大鯢、林麝養殖為主的特色養殖業快速發展,留壩縣已建成大鯢養殖場84個,養殖林麝140餘頭。
2016年,強力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品牌農業、良心農業,促進農旅深度融合,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歷史轉型。成功爭取11個省市現代農業園區落戶我縣,培育縣鎮園區18個,省市縣鎮四級園區競相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榮膺省級休閑農業示範縣、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中華民國時期,留壩縣工業以廟檯子鐵廠冶鍊鑄造最為知名,其產品遠銷西北各省。其他工業門類較少,規模較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從1953年起,實行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原有的企業在整頓中並、轉。1958年,在“大躍進”中組建全民企業,掀起了“大鍊鋼鐵”的高潮,然而因其盲目發展,缺乏技術,不久即停業。1963年,調整工農業生產關係,向農業傾斜,工業生產基本停頓。
1970年,興辦“五小”工業(小鐵廠、小煤礦、小農械廠、小木材加工廠、小釀造廠),引進技術和設備,擴大基建投資,招聘技術人才,利用當地自然資源,採取綜合開發,加工增值,工業初露生機。
1979年後,逐步調整產業結構,進行技術改造,名優產品相繼問世。
張良廟
2008年至2013年五年內,建成水電站2座,總裝機容量達1720千瓦。非公經濟的主體地位日益凸顯,累計發展“省級成長型重點企業”1戶、“市級成長型重點企業”3戶、“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戶、規模以上企業4戶。2011年,留壩縣新發展私營企業14戶、個體工商戶172戶,實現工業總產值1.6億元,是2006年的2.3倍。
2014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1.42億元,增長12.1%;完成財政總收入6774萬元,增長22.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346萬元,增長23%;財政支出6.15億元,增長15.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77億元,增長114.9%;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億元,增長13.5%;預計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3930元、7065元,增長13.1%和13.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9‰。
2016年,規模工業持續增長,但增長動力不足。規模工業從一季度高位增長,總產值和增加值增速均達30%以上,位列全市首位。二季度總產值和增加值增速分別為16.3%、15.8%,位列全市第4位。
歌舞
明清以來,每逢節日和重大慶祝活動都有民間歌舞助興。歌舞主要有獅子、龍燈、社火、高蹺、綵船、車車燈、蚌蚌舞、板凳龍、端公舞、圍鼓子、二鬼扯蛋、抬縣官、張公背張婆等。
音樂
留壩縣山民自古喜唱山歌,亦稱民歌。音樂旋律由川、豫、鄂等地曲調演化融合而成,曲調組合呈多元化。
說春
每年農曆正月,藝人持木刻版春牛日曆(俗稱“春貼”),走家串戶,手敲蓮花落板,說唱押韻順口的恭賀之詞,然後奉送“春貼”,主家還以謝禮。
嗩吶吹奏
境內亦有民間嗩吶吹奏藝人。逢年過節,婚喪嫁娶,藝人自由結隊,為主戶助興,流行的曲牌有《高山流水》、《雨打芭蕉》、《迎賓客》、《喜迎門》、《昭君怨》、《雁落沙灘》、《梅花三弄》等。
送蒜苗拒婚
經人介紹或男女雙方自相認之後,通過一段時間的交往了解,覺得雙方某些方面和自己要求差距較大,不能情投意合,志趣愛好各異,怕直截了當告訴人家而傷害了對方的自尊心,就直接送給或者託人捎去一把蒜苗,取“蒜苗蒜苗,算了算了”之意。對方接到蒜苗后就知道此事不成,不會再提說婚事。假如在沒有蒜苗的季節,也可用送蒜苗表示拒婚。
刀砍核桃樹
留壩是秦嶺山區核桃的縣區之一,在民間流傳著一種“刀砍核桃樹”的習慣,實際這是一種科學管理核桃樹的方法。
“說酒禮”
留壩人家,素重禮儀,每逢婚嫁喜慶之事,親朋好友饋贈禮品,以示慶賀。主家定排宴款待,並特請一位口齒伶俐、能說會道者立於宴前代主人向各位賓朋致辭道謝。這種形式,名曰:“說酒禮”。“說酒禮”多為主家向各位親朋道謝之語,表達它日銜環相報之意,懇請賓朋開懷暢飲之情。其辭多四、六、九言為句,道來琅琅上口,聞之悅耳響亮。其語言樸實懇切,情濃意長。
香菇
留壩香菇菌傘厚實,只片較大,朵形完整,大小均勻,香氣濃郁,富含香菇精、桂醇、月桂醛等特殊物質。 [9]
黑木耳
留壩黑木耳以段木栽培為主,質地脆嫩,鮮美滑爽,兼備食用、藥用、保健等多種功效。 [10]
土蜂蜜
留壩土蜂蜜由農家粗放飼養的“木桶土蜂”採集當地山茱萸、五味子、野黃連、西洋參等泌蜜類中藥材的花蜜,經過1年的巢溫釀製、巢穴內生物酶轉化、任其自然成熟后味醇厚甜而不膩,素有“仙人瓊漿”之美稱。 [11]
西洋參
留壩是全國西洋參三大基地之一,經科學測定,留壩縣種植的西洋參與美國、加拿大參相比,有效成分基本一致,含有20多種化學元素。其中鉀、鈣、鎂、磷及微量元素鉻、硐、硼、錳、鍶、鋅等含量。 [12]
中華民國時期,留壩縣群眾診病買葯依賴民間中醫、草醫和游醫、藥販。留壩縣從醫者10餘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留壩縣僅有國家醫生3人。1957年,留壩縣有醫務人員27人,集體醫療保健和個體行醫人員132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中有西醫師1人、中醫師1人、西醫士7人、中醫士4人、護士5人。1961年,留壩縣有醫務人員13人、病床5張;按當時人口計算,每2264.5人中有一名醫生。1981年,留壩縣有醫務人員204名。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23人,病床110張。1989年,留壩縣有醫務人員210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87人,留壩縣平均每230人中有1名醫生。
1979年後,留壩縣實行衛生專業技術職稱評定。1980年,授予主治醫師職稱者1人、各類醫師職稱者22人、其他衛生專業技術職稱者46人。1989年,留壩縣有副主任醫師(高級)1人、主治醫師(中級)25人、醫師57人、醫士73人,共計156人。1988年8月,縣衛生局對農村個體醫生進行了業務考核,並給26人頒發了鄉村醫生證書。1989年底,留壩縣有8名個體醫生辦理了《行醫執照》。其中,有2名全民職工辦理了停薪留職手續,從事了個體行醫。
1995年年報統計,留壩縣全民、集體醫療衛生單位有25個、病床100張、醫務人員217人。其中,縣衛生局7人;縣屬單位6個、104人;區級醫院4個、37人;鄉級衛生所15個、69人。留壩縣衛生技術人員的醫務人員總數的89.05%,其中大專院校畢業生占衛生技術人員的54.83%;中專畢業生占衛生技術人員的34.22%。
1996年,留壩縣有衛生技術人員163人,其中西醫師52人。
2011年,留壩縣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規範化建設100%,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94.8%;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3.46萬份,建檔率77.6%。救助農村低保對象4388人、城鎮低保對象800人,實施醫療救助743人。
2016年,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在省市率先實施藥品零差率銷售,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效緩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留壩縣先後在農業、工業、商業、交通、郵電、金融等工作部門設置科技推廣研究機構,配備科技人員,按照行業需要和專業人才的實際情況,分門別類組織科技隊伍,開展科學試驗、示範、推廣、應用活動。1986年,留壩縣共有各類科技人員813名,占幹部、職工人數2698名的30%,其中大學本科畢業67名,專科畢業110名,中專畢業593名,其他技術人員43名。這些人才分佈在黨、政部門工作的有138名;教育系統267名;衛生系統156名;農牧業系統107名;林業系統35名;城建環保系統5名;文化(新聞)系統19名;財貿金融系統55名;鄉鎮企業31名。
1989年,留壩縣科技人員1007名。其中,教育系統335名,農業系統150名,工商企業127名。止1996年,留壩縣有高級科技人員8名,中級科技人員134名。
2006年,留壩縣建成玉皇廟銀杏、江口無公害蔬菜、留候鎮豬苓、天麻生產基地,完成西洋參GAP認證工作。申報市級科技創新項目8個,申請專利2個,評選出縣級農業、醫療衛生、教育等行業科技進步項目11個,開發出食品、中藥材、礦產等方面新產品、新工藝15個。
2019年,教體事業全面發展。均衡配置教育資源,15年免費教育惠及4308名學生,鄉村教師生活補助進一步提高,教師校長交流輪崗繼續實施,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高考專科以上上線率達99.43%,較上年增長1.7個百分點;全民健身運動蓬勃開展,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山地戶外挑戰賽、大秦嶺全國青年女足邀請賽等賽事活動精彩紛呈。
1954年以來,留壩縣除恢復和拓展公路運輸線外,繼而在城鄉修建了數條公路。至1995年,縣、鄉公路暢通,初步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1996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交通運輸環境也不斷改善。寶漢公路(316國道)鐵佛殿至青橋驛20公里首險路段,將其油路拓寬后鋪築成二級水泥路。
留壩縣公路
以寶漢高速、316、244國道為樞紐,實現與飛機場、高鐵站無縫對接,距離飛機場96公里,高鐵站72公里。截至2019年,留壩縣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976.28公里,以寶漢高速、316國道、姜眉路、獅太路、茶廟路為骨架的環形交通網路基本形成。
紫柏山森林公園
地處留壩縣西北部,總面積112平方公里,景區以紫柏山為主題,包括光華山、鐵龍山、玄女洞、古營盤和紫柏山五大景區。悠久的人文歷史和神秘的自然景觀,賦予紫柏山厚重博大的自然與文化的雙重價值。紫柏山山勢巍峨,狀如游龍,又名“龍如山”,有“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之美譽,是與華山、太白山齊名的陝西三大名山,主峰海拔2610米,植被分佈受地形、氣候和海拔高度的影響,形成典型的森林垂直帶譜,自下而上依次形成闊葉林帶、針闊混交林帶、紅樺杜鵑林帶、冷杉林帶、灌木林帶和亞高山草甸。
徠張良廟
張良廟
風雲寺
風雲寺
褒斜棧道漂流
褒斜棧道是早於萬里長城的土木建築,西周末年“一笑千金”、“烽火戲諸侯”的褒姒就是從這條古道上被送出漢中的。褒斜棧道,全程470餘里,其中280餘里都在留壩境內,鼎盛時期,五里一亭、十里一閣、三十里一驛,凌空飛架,蜿蜒盤旋於滾滾褒河之上,崇山峻岭之間,氣勢磅礴,堪稱“古代高速公路”。並以其險、奇、雄著稱於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蕭何月夜追韓信”典出於此。褒斜棧道漂流位於褒河上游姜窩子段,兩岸青峰如削、植被茂密;沿途可觀田園風光,嬉戲沙灘,參觀千年棧道遺跡,十里漂流,百折千回,浪遏飛舟,給您留下“披閱棧道風雲,駕馭長河波浪,親歷英雄壯舉,感受激情召喚”的人生體驗。
中國棧道水世界
中國棧道水世界地處縣城東南13公里處,佔地面積30531平方米,屬國家4A級旅遊景區。依託自然山勢打造的驚濤海嘯池、超級大喇叭、高山速降滑梯、兒童夢幻水寨、水上過山車等10多個娛樂項目。
民宿產業集群——大秦嶺的小日子
近年來,留壩縣利用閑置房源,結合地域文化特色,相繼推出了樓房溝精品民宿、山坡上文創集群、紫柏雲居度假公寓、紫柏康養旅居中心、木工學堂、走讀秦嶺山居、老街書房、雲溪·阿凌客棧等精品民宿,形成了民宿產業集群。
秦嶺最美小鎮——火燒店鎮
火燒店鎮位於縣城西南23公里處,有清凈而清新的好山好水、掩映山水間的田園風光、遠離城市的喧囂網紅民宿、讓孩子在天地自然中接受教育的農耕文化體驗園,是個集高端度假、研學旅遊、農事體驗、休閑養老為一體的旅遊小鎮。
留壩老街
留壩縣老街位居縣城,是有千年歷史的古連雲棧道演變而成的旅遊街區。走在老街上,入目所及的是淙淙流淌的小溪,鱗次櫛比的明清風格民居,悠然自得的原住居民、古色古香的留壩書房、1950年代的老供銷社。 [1]
中國最美鄉村公路
中國最美村鄉村公路一頭連接著穿越秦嶺的姜眉路,另一頭連接著316國道,綿延在秦嶺深處,全長37公里。沿途的竹籬笆、農田、民宅、牛群,讓人恍若隔世。深秋,公路兩旁金色的銀杏葉、棕色的水杉、黃色的法國梧桐彷彿像是天空灑下的美麗星辰開始閃耀著它的色彩。行駛在這裡,各種色彩夾道而行,似乎伸手就可以揪住色彩的痕迹。黃與紅成為江路路這個季節最具魅力的主色調。公路旁,一顆4000年銀杏美成童話,不輸觀音禪寺銀杏,此樹胸徑為4.4米,樹高26米,居全國古銀杏第三,西北第一,為國家一級保護古樹。
紫柏山國際滑雪場
紫柏山國際滑雪場位於紫柏山腳下、古營盤村,距離縣城32公里,距離漢中市區116公里,與紫柏山國家森林公園相毗鄰。初、中級雪道滿足滑雪小白和滑雪大神的所有需求,雪圈、雪盤、雪片、雪橇、冰橇、冰上碰碰車、雪地摩托等冰雪娛樂項目,老少皆宜。
獅子溝牧場位於紫柏山腳下,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六齣祁山途中,屯兵養馬的馬場。春秋相連,長冬無夏,是這裡的氣候特點,穿梭在溫順的牛羊群與高山牧場之間,還能邂逅百年的民居遺址、淳樸的養蜂人。 [1]
位於縣城以南,佔地面積約200畝有餘,是縣城居民的休閑之地。每到夏季,馬鞭草、格桑花、醉蝶等花朵爭相綻放,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拍照,也成為了攝影愛好者的天然攝影棚。 [1]
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中國天然氧吧
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全國衛生縣城
國家園林縣城
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
中國山地度假旅遊示範區
中國縣域旅遊之星
中國生態魅力縣
中國最美生態宜居旅遊名縣
全國最佳森林休閑體驗地
陝西省文明縣城
陝西省旅遊示範縣
陝西省生態建設強縣
陝西省文化先進縣
2020年10月9日,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2020年10月,榮獲“2020年陝西省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2021年1月,入選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名單。
2018年,2018暢遊中國100城。
2019年5月7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留壩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2020年3月10日,獲得2019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稱號。
2020年7月,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關於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二批)》的通知中,留壩縣在列。同月,在“2020中國秋季休閑百佳縣市”中排名第1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