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寺

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寺廟

清徠豐縣普照寺原名圓明寺,位於清豐縣城西南隅,建於唐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后改名為普照寺。

簡介


普徠照寺
普徠照寺
清豐縣普照寺,建有大殿、禪房數百間。元末為兵 所毀,明洪武年間修復並增建房屋二百餘間。中華民國22年(公元1933年),曾改為中山公園,建有戲樓、假山、月牙河等,其設計典雅,彩繪秀麗,系河南省文化保護單位。
1938年,園內建築慘遭日寇破壞。1949年,中共清豐縣委遷於此處辦公,現僅存大雄寶殿,大雄寶殿作為縣委會議室使用。
大雄寶殿建於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面積248.92平方米,單層廡殿式,綠彩琉璃脊頂。殿面前壁由朱漆木格扣合,殿內為縱四橫六合抱明柱排列,正面鑄有丈高銅佛三尊,四周泥塑羅漢十八尊,造形奇特,神態各異。四壁浮雕唐僧西天取經故事,造物神奇,表情豐富。內頂作圓形圖案,瀝粉金龍四條,正中繪有八卦圖,顯示明代中期佛道兩教相結合的趨勢。整個大殿,設計嚴雅,雄姿巍巍,彩繪秀麗,其建築之高超,工藝之精美,充分體現了清豐縣人民的聰明才智。

現狀


普照寺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經滄桑,幾遭毀壞,寺內舊跡多已無存,大殿滿目瘡痍,殿內文物被劫一空。為了加強保護,藉以發展民族文化,1980年有關部門公布為縣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撥款15萬元,用木70餘方,將大殿修葺一新:飛檐挑角,氣宇軒昂;紅牆綠瓦,相映生輝;雕樑畫棟,金碧輝煌;珍禽瑞獸,栩栩如生,再現了明代木構建築巍巍雄姿,其宏偉壯觀甲於濮陽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