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王國
美利堅合眾國轄王國
夏威夷王國是在1810年由歐胡島、茂夷島、莫洛凱島、拉奈島及夏威夷等島嶼的小型獨立部落,在經過一場戰爭后所統一成立的王國。卡昊女王(Her Majesty Mahealani Kahau),她和追隨者2008年4月30日衝進舊王宮伊歐拉尼宮(Iolani Palace)的大門,佔據王宮的廣場,迄今每天在廣場上搭起帳篷開會,宣稱要恢復夏威夷王國。
夏威夷王國國旗
1840年,之後的隨後的數十年間,美國與日本的移民、商人及投資客在島上數量越來越多,兩個海洋強國都開始積極在太平洋上擴張勢力,美國最後選擇採取更積極的動作進行控制。
夏威夷群島
1864年,南北戰爭,夏威夷被迫出售土地給美軍種植咖啡。美國租借了夏威夷海港。
1873年,美國國務卿主動表示不允許其他國家并吞夏威夷。
1885年,夏威夷王國與日本訂定航渡條約,大量日本勞動人口進入夏威夷。
1893年,在美國海軍的支持下,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夏威夷,支援當地的美國人發動政變,夏威夷女王帶著臣民簽字的文件,親至美國國會請願。回島上后遭到軟禁。
1894年,成立夏威夷共和國,夏威夷王國滅亡。當時日本忙於甲午戰爭,無暇東顧。
1897年,夏威夷與美國簽訂合併條約,美日軍艦在夏威夷展開軍事對峙。但礙於中國與俄國的戰略壓力,日本政府內反對再與美國有軍事衝突。
1898年,夏威夷共和國與美國合併,成為美國的一個地區。
二十世紀后,日本對於夏威夷的態度成為“興滅國”,與原夏威夷王室交好的日本利用在夏威夷島上的經濟優勢,以滿洲國模式企圖進行恢復夏威夷王國的工作,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
夏威夷
1945年,聯合國將夏威夷視為託管領土,由美國實施託管。
1959年,在爭議的公投之下,夏威夷成為美國的一州。爭議的原因在於具有投票權的不只是夏威夷原住民,也包括了島上美日移民與美軍,使得公投結果一面倒。
1993年,美國總統柯林頓為美國并吞夏威夷公開道歉
領導戰爭且統一夏威夷群島的酋長,后被尊為卡美哈梅哈大帝。卡美哈梅哈受到暴風雨的阻礙,未能把握住在考艾島的勝利。然而考艾的酋長後來也臣服於卡美哈梅哈的統治。夏威夷王國的統一終結了夏威夷群島各部族的封建社會,轉型為一個具有現代雛型的、獨立的,與歐洲各帝國相仿的君主立憲體制。
至今仍有不少夏威夷原住民族主張恢復夏威夷王國。
夏威夷王國存在僅93年,歷8位國王,他們分別是:
1795~1819.5.8年為卡米哈米哈一世(KamehamehaⅠ)執政時期。
1819~1825年為卡米哈米哈二世(kamehamehaⅡ)執政時期。
1825~1854年為卡米哈米哈三世(KamehamehaⅢ)執政時期。
1854~1863年為卡米哈米哈四世(KamehamehaⅣ)執政時期
1863~1872年為卡米哈米哈五世(KamehamehaⅤ)執政時期
1873~1874年為努那利諾國王(WilliamLunalilo)執政時期
1874~1891年為卡拉卡瓦一世(KalaKaua)執政時期
1891~1893年為利里奧卡拉尼王后(LiliouKalani)執政。
1893年1月17日,當地的美國人發動政變,軟禁了夏威夷女王,成立夏威夷共和國,夏威夷王國滅亡。1898年夏威夷共和國與美國合併,成為美國的一個地區,1959年成為美國的一州。
“夏威夷王國”“國家元首”馬埃拉尼·卡奧2008年宣布:恢復夏威夷王國不承認美國有主權。
夏威夷王國”聲稱要從美“獨立”
據悉,“夏威夷王國政府”是主張獨立的當地土著人組織,被他們佔據入口的宮殿就位於夏威夷州議會大樓隔壁。
“保安”:早做好被捕準備
美國媒體報道,在控制了博物館大門幾個小時后,這些“保安”同意重新開放宮殿的各個入口,但宣稱要在當天晚些時候和第二天重新堵住宮殿大門開展抗議活動。他們強調,自己早就做好被捕的準備,並將繼續舉行和平示威。當地政府部門表示,這些土著居民的做法違反了有關公共設施管理法案,因此可能被控有罪。
“國王”:佔領將和平進行
“夏威夷王國”“國家元首”馬埃拉尼·卡奧說,他們不承認夏威夷是美國的一個州。她說:“‘夏威夷王國政府’來到這裡就不準備離開。從今天開始,我們每天都將在這裡履行職責。”她強調,佔領將和平地進行,其最終目是以和平方式恢復對夏威夷諸多島嶼的“主權”。
土著參議員前往探望
在2008年4月30日的抗議事件發生后,一位土著出身的夏威夷州的民主黨參議員卡拉尼·英格利希來到現場,與示威者談話,並派助手給示威者帶來食物。
英格利希表示:“這是夏威夷人民對失去主權和土地不滿的表現。這是象徵性的,這是一個宣言,表達出了夏威夷人民的苦痛。”
柯林頓曾向他們道歉
自從1959年夏威夷成為美國第50個州后,當地一直活動著幾個爭取“獨立”的民間組織,他們並不承認自己是美國人。“夏威夷王國政府”組織稱夏威夷王國是被非法推翻和吞併到美國的。
1993年,經美國國會批准,時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簽署法案,為100年前推翻夏威夷王國而道歉,承認夏威夷土著從未直接放棄對夏威夷的主權要求。
1838年9月2日夏威夷王國女王利留卡拉尼誕生
利留卡拉尼女王(Queen Liliuokalaniof Hawaii,1838年9月2日-1917年11月11日),原名為莉迪亞·卡瑪卡依哈(Lydia Kamakaeha),登基后改用皇室名字利留卡拉尼,之後又跟隨夫姓改名為莉迪亞·多明尼斯,是夏威夷王國最後一位君主。
出生於皇室家庭的利留卡拉尼女王,在1862年9月16日與美國人約翰·奧雲·多明尼斯(John Owen Dominis)結婚,但並無育有兒女。由於並無兒女的關係,她選擇了她的侄女維多利亞·卡奧拉尼(Victoria Kaiulani)作為繼承人,可惜的是維多尼亞在1899年逝世了。
利留卡拉尼女王在1891年1月17日繼承了她的兄長卡拉卡瓦的皇位。同年八月,其丈夫多明尼斯去世。在登基之後,她銳意要改修憲法,因為現有由美國人策劃制訂的刺刀憲法(Bayonet Constitution)限制了她的權力。可惜的是,當時的夏威夷基本上都被美國人控制,改革亦難以成行。在統治期不足三年的短暫情況下,1893年,利留卡拉尼女王被推翻,美國人並於翌年建立了夏威夷共和國。
當時的美國總統格羅弗·克利夫蘭頒布了布隆特報告(Blount Report),在報告的結果顯示出推翻利留卡拉尼女王是屬於非法的行為,並向女王提出如她願意特赦所有有關人士的話可協助她重登王位。起初她堅持要將一干人等斬首而拒絕,在這種情況下,克利夫蘭總統將事件交由美國國會審議。雖然女王在1893年12月18日改變主意決定妥協,但臨時政府卻拒絕讓其複位。在另一方面,在1894年2月26日由美國參議院所提出的摩根報告(Morgan Report)則指出美國軍隊毋需為利留卡拉尼被推翻而負上任何責任,變相來說,推翻她的政權便變成了不是非法。其後,珊佛·杜爾(Sanford B.Dole)在1894年7月4日成立了夏威夷共和國,並得到美國政府的即時承認。
在1895年1月16日,利留卡拉尼女王因被人在其家花園發現**而被逮捕。雖然她堅持自己什麼也不知道,但最終亦被判入獄五年以及罰款五千美元。不過,她在入獄期間是被囚於伊奧拉尼宮的,而且在1896年便獲得釋放。她隨後獲准返回檀香山的寓所居住直至1917年因中風逝世。而夏威夷共和國亦於1898年把主權交給美國,成為美國的海外領地。
雖然無法重登王位,但她亦堅持其王室的身份。另外,她的餘生有不少時間都在美國本土渡過,因為她試圖向美國政府追討45萬美元的財產損失,不過最後都失敗了。最後,夏威夷政府批准每年發放4000美元的養老金以及一幅24平方公里的蔗糖種植田地的收益給她。
利留卡拉尼女王本身亦是一名作家和作曲家,並留有不少名作。
夏威夷王國的滅亡
直到19世紀90年代,夏威夷王國都作為一個獨立的君主制國家存在,並被當時的美國、英國、法國、日本以及德國所承認。然而,隨著王國歷史的演化,夏威夷的君主制度逐漸受到威脅,然而這一威脅直到1887年,國王大衛·卡拉開瓦被迫簽訂“刺刀憲法”之後才開始為皇室所重視。1893年1月17日,夏威夷王國的最後一任君主——莉莉莉莉烏歐卡拉尼女王試圖對憲法進行修訂,卻由此而引發了一場由當地的美國居民所主導的政變,在這場政變中,夏威夷王國最終被推翻。值的一提的是,該政變的成功與美國軍隊是分不開的,美軍在接到當地反叛者的支援請求后,迅速登陸夏威夷,從而使得這場政變得以速勝。政變之後,女王被軟禁在伊蘭尼皇宮之中,夏威夷的君主統治被反叛者的臨時政府取代,夏威夷進入共和國時期,並最終在1898年成為美國領土的一部分。在政變發生的100年後,美國議會通過了一項國際公法103-105,也被稱作“道歉決議”,該決議公開就當年美國政府參與支持夏威夷王國政變的行為道歉。這項決議由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於1993年11月23日簽署。
推翻夏威夷王國的這場政變由勞倫·A·瑟斯頓領導,瑟斯頓的祖父是一名美國傳教士,他長期得到居住在此的美國和歐洲商人的資助,同時資助他的還有夏威夷王國的改革黨。同樣,在政變時成立的安全委員會中,大多數領袖是居住在夏威夷的美國人和歐洲人,包括司法人員、政府官員等,甚至包括一名王國的最高大法官。
1893年政變相對而言,幾乎沒有流血犧牲,整個過程中,僅僅有一名警察受傷。莉莉莉莉女王認為不應為自己的人民帶來血腥與殺戮,因此,反叛者的軍事支持甫一登陸,女王便選擇了投降。
反叛的政黨在1894年宣布成立臨時政府,並最終在1898年被美國吞併。
導火索——莉留烏歐卡拉尼女王憲法
莉留烏歐卡拉尼女王於1891年即位,在她剛剛即位的兩年時間內,女王與居民,尤其是與美國和歐洲居民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女王急於爭奪權力掌控經濟,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多。
由於1887年的“刺刀憲法”極大地減弱了君主的權力,因此,女王希望通過一項新的憲法,重新奪回至高無上的權力。為了得到公眾的支持,並削弱美國及歐洲居民的權勢,她降低了原住民參加選舉所需的財產門檻,並取消美國及歐洲人的投票權,因此更多原住民獲得了政治權力。女王甚至親歷夏威夷的各個島嶼,向民眾宣傳她的想法,並因此獲得了空前的支持。然而,當她向內閣談及此事時,卻並未獲得支持,因為內閣大臣們清楚地知道,一旦提議該新憲法,必將會引發一場動亂。
夏威夷王國的推翻
1893年1月14日,莉莉女王試圖頒布她的新憲法,雖然並未成功,但該舉動終於成為了引發政變的導火索。當天,反對者們便召開會議並確定行動的最終目的:廢除女王,推翻君主統治,尋求美國的支持甚至整合。緊接著,他們採取了一系列行動,包括成立一個安全委員會等。
1893年1月16日,夏威夷國家元帥查理斯·B·威爾森得到有關政變的情報。威爾森請求逮捕反對者安全委員會的13個成員,並在全國發布戒嚴令。但由於安全委員會的成員與美國國務院部長喬治·L·史蒂芬斯有著十分緊密的政治聯繫,逮捕請求遭到最高法官和內閣大員們的駁回,因為他們認為,一旦對其進行逮捕,將會引起事態的進一步升級。之後,威爾森與反對派領袖瑟斯頓進行了談判,結果失敗,於是威爾森開始募集支持者與反對派進行對抗。最終,他們召集了496人,準備隨時保護女王的安全。
1893年1月17日,一名警察由於禁止一輛裝載武器的馬車進入火奴魯魯步槍隊——這是由勞倫·瑟斯頓領導的安全委員會下的一支隊伍——而中槍負傷,因此拉開了政變的序幕。安全委員會擔心槍擊事件暴露他們的行跡,王國政府進而會採取武裝行動,使政變計劃夭折在襁褓之中,因此,委員會啟動了政變。他們組織起火奴魯魯步槍隊的大約150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向皇宮行進。最終,這些非原住民士兵們駐紮在距皇宮僅一條街的阿麗歐拉尼宮殿,並等待女王的答覆。
與此同時,委員會向美國國務部部長喬治·L·史蒂芬斯尋求幫助,請求美國部隊登陸夏威夷首都火奴魯魯,以保證當地無戰鬥力的普通美國居民的人身及財產安全。最終,史蒂芬斯召集了一支武裝海軍連隊以及兩支水手連隊前往夏威夷,這162名士兵於1893年1月16日順利登陸。這支部隊雖然裝備精良,但始終保持著相對中立的立場,他們並未進入到皇宮,真正地參與政變,也並未佔領任何地盤,甚至一槍未發,但他們的到場確實更加激發起當地美國人的鬥志,並給夏威夷皇室增加了不小的壓力。
最終,在女王“避免流血衝突”的宗旨之下,在親信與大臣的強烈建議之下,莉莉烏歐卡拉尼女王宣布投降。
火奴魯魯步槍隊佔領了政府大樓,解散了皇室警衛隊,並宣布成立臨時政府。1893年政變取得了勝利,夏威夷王國被推翻。
推翻君主制度之後的夏威夷
1895年,支持女王的夏威夷人,在威爾柯克斯的帶領下,密謀發動起義,結果失敗。近兩百人被判處重刑。並不知情的女王也被判苦役五年,罰款五千美元。由於夏威夷人反應強烈,群情激憤,當局擔心再次引發起義,才減少了刑罰。
1897年初,擴張主義者麥金萊出任美國總統,同年6月他要求國會批准兼并夏威夷的條約草案。“夏威夷共和國”統治集團也積極行動,派出美國傳教士的後裔——“總統”多爾到美國活動。當地報紙則加緊進行輿論準備,《夏威夷星報》把夏威夷描寫成“一個嫁期未定的新娘”,只等信號發出,就履行結婚儀式。
這個信號在1898年美西戰爭后發出。美國國會以兩院聯合決議的形式通過了兼并夏威夷的決定。7月7號,美國通過“紐蘭茲決議”(NewlandsResolution)正式合併夏威夷。同年8月12日夏威夷正式成為美國的領地。前“夏威夷共和國總統”美國人多爾被任命為第一任領地總督。美國總統麥金萊意味深長地說:“兼并不是變更,是完成”。這是百年來美國的商人、傳教士、捕鯨者、種植場主以及軍政外交人員苦心經營的最終完成。
美國取得夏威夷后,它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地位變得無比有利,一個爭奪遠東和太平洋霸權的新時代開始了。
夏威夷主權運動仍在進行。比如,一個自稱“夏威夷王國政府”的組織2008年在4月30日,一度“佔領”了美國檀香山市中心的一座博物館。他們宣稱,其最終目的是以和平方式恢復對夏威夷諸多島嶼的“主權”。
1993年,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3多數,參議院以65票對34票,通過了“道歉法案”。11月15日,柯林頓總統簽署了這一法案,宣布代表美國人民,為1893年美國政府推翻夏威夷女王的政變正式道歉。
夏威夷王國的滅亡
卡拉卡瓦一世1883年發行的半元銀幣
夏威夷王國幣
重量:12.5克
卡拉卡瓦一世1883年發行的1元銀幣
直徑:37.8毫米
成色:900銀
重量:26.8克
現今夏威夷王國流通幣僅有1847年發行的卡米哈米哈三世一分銅幣和卡拉卡瓦一世1883年發行的10分、25分、半元、一元銀幣。由於發行時間短,發行數量又少,所以這種夏威夷王國幣很難找到。
這座宮殿是由夏威夷國王卡拉卡瓦在1881年建造的,並曾是卡拉卡瓦的妹妹、夏威夷末代國王的住所。約拉尼宮是夏威夷王國時代的王宮,在上世紀70年代重建後作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在歷史上,夏威夷原本是一個獨立王國,1894年,當地的美國人發動政變,軟禁了夏威夷女王,成立夏威夷共和國。1898年,美國政府宣布夏威夷併入美國,1959年正式把夏威夷列為美國的第五十個州。部分土著居民一直認為這是一次非法的吞併。這也是當地“獨立運動”此起彼伏的原因所在。
夏威夷州與美國其他各州有著明顯的區別:它除了是美國最南方的州外,也是美國唯一一個全部位於熱帶的州;它與阿拉斯加州是美國各州中,僅有的兩個不與其它各州相連的州份,也是美國唯一一個沒有任何土地位於美洲大陸的州。比起其他各州,夏威夷州擁有最大的亞裔人口比例。
陳芳——清朝駐夏威夷王國第一任商董、領事
珠海是個僑鄉,說起華僑不能不提陳芳。陳芳是清朝政府駐夏威夷王國的第一任商董、領事。早年,他到檀香山從事商業、蔗糖業而發跡,成為華僑首富。他與夏威夷貴族少女締結異國婚姻,由此晉身貴族,涉足政界,馳騁商海政界40年,展現了中國人的才能。晚年,他回歸故里,投資興辦香港輪渡業和澳門酒店業,熱心家鄉公益事業。陳芳為開發夏威夷,為中美兩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做出過重要的貢獻。
陳芳(Chun Afong),字國芬,出生於1825年,廣東省珠海市前山鎮梅溪村人。其父陳仁昌務農兼經商,家庭富有,陳芳從小曾接受過良好的教育。1839年失業,他跟隨伯父陳仁傑到澳門、香港學做生意。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中國同夏威夷已通商。當時的夏威夷生產力低下,交通不便,是一塊有待開墾的新地。商人們篳路藍縷,致力於經濟開發,把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運到夏威夷銷售,然後收購當地的檀香木等土特產運到中國。因中國人喜愛檀香木製品,而檀香木來自夏威夷,故此,檀香山就成了夏威夷的別稱。1849年陳芳隨伯父由香港運貨赴檀香山出售。當陳芳抵達檀埠海關時,報上自己的姓名:陳阿芳。海關人員不了解中國人的姓名次序正好與他們的相反,而且廣東習慣在名字前說個“阿”字,他的名字就被寫成了Chun Afong,於是,阿芳(Afong)就成了他的姓。
不久,伯父陳仁傑回國,陳芳則留了下來,經營伯父留下的中國貨物。陳芳在檀香山貝爾街的雜貨店中,開始商務起步。早期華人小商販所售的貨物多由白人從北大西洋運來,陳芳則不同,他見當地人喜愛中國貨,因而就以賣中國貨物為主。當時夏威夷對商人不收稅,一般商人可獲利高達40%,小店不僅站穩了腳跟,更有了進一步的發展。1854年6月,他與陳冬(譯音)合股在King街和Maunkea街開設新店鋪,生意相當不錯。1855年7月,因受鄰近劇院火災所累,店鋪化為灰燼,加上店內一職員私攜3萬美元潛逃,更是雪上加霜。但陳芳勇氣過人,並不因此厄運而氣餒,他向銀行借貸來恢復生意,經過一個寒來暑往的苦心經營,生意走出困境。
夏威夷經濟的開發,加大了人們對物資的需求量。1856年陳芳用1368美元買下了水濱的一個店鋪,把生意移到此地,同時在奴亞奴白人區買了一套房子和地產,他打算留在檀島了。60年代,他又與同鄉程植聯袂創辦芳植記商號。“芳植記”專營中國貨物,兼做批發生意。接著,他又投資航運業,擁有一艘私人貨船,往返於香港與檀香山之間,即運載貨物,也運送中國勞工到夏威夷,促進了兩地商貿及農業的發展。1870年,“芳植記”成為夏威夷著名的華資商號,是夏威夷八大企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