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是以對中國科教事業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科學獎勵。
2020年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經過評選,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共5項。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共6位。
1987年8月,陳嘉庚先生的親屬找到中國科學院,提出要以陳嘉庚的名字命名一項科學獎勵,專門獎勵近年來獲得原創性重大科學技術成就的在世中國公民。因此,建立了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的前身——陳嘉庚基金會。
1988年,陳嘉庚科學獎的前身陳嘉庚獎設立,中國科學院學部受委託,專門負責“陳嘉庚獎”的評審工作。
2001年,由於沒有固定的基金支持,陳嘉庚獎的評獎工作被迫中斷。
2003年2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同意,中國科學院和中國銀行共同出資3000萬元,成立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設立陳嘉庚科學獎。
2010年,考慮到國際上對青年獎的重視以及中國目前青年獎的設置數量和水平與中國科技發展現狀不相適應的狀況,為了激勵更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獻身科技事業,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又新設立了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據2018年8月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官網顯示,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共設六個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個獎項每次評選一項,每個獎項每次評選一人;如無符合標準的人選,可以缺項。
獎項:數理科學獎、化學科學獎、生命科學獎、地球科學獎、信息技術科學獎、技術科學獎
● 評獎委員會
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根據所設獎項分別設立評獎委員會(數理科學獎評獎委員會、化學科學獎評獎委員會、生命科學獎評獎委員會、地球科學獎評獎委員會、信息技術科學獎評獎委員會和技術科學獎評獎委員會),負責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的初選和評審工作。
各評獎委員會委員由設獎相關學科領域的11-13名專家擔任,設主任、副主任各1人。主任、副主任及委員人選由中國科學院各學部主任醞釀提名,經本學部常委會討論通過,由基金會理事長聘任。委員會每屆任期二年,每屆一般更換三分之一委員,委員可連任二屆。
● 評獎委員會委員具備條件
評獎委員會委員應具備的條件有:(一)熟悉並掌握設獎學科及相關領域的科技發展動態和趨勢;(二)對設獎學科及其相關領域出現的、特別是尚未被人們普遍認識的原創性重大科學和技術成果的科學價值及其對科學研究、社會和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有較強的判斷能力;(三)有良好的科學道德和修養。
若評獎委員會委員或相關專業委員空缺時,根據評審工作需要,由該評獎委員會主任提名,商相關學部主任同意,可補聘有關專家參加評獎委員會的工作,並享有與正式委員同等的權力。
● 同行評審專家
同行評審專家應具備的條件有:(一)有較高的學術水平、敏銳的科學洞察力和較強的學術判斷力;(二)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熟悉候選項目和候選人以及相關研究領域的研究內容和中國國內外發展情況;(三)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學風嚴謹,公平公正,熱心科學獎勵事業。
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候選人由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邀請的相關領域的教授、研究員或同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推薦,不受理個人申請。推薦人不能是被推薦成果相關論文的合作者。每位推薦人只能推薦1名青年獎候選人。
一般於公曆逢單年份進行推薦。推薦人需填寫《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推薦書》,並附被推薦項目具有重大原創性成果的論文及相關材料,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網站提交推薦材料,並將推薦書列印簽名后寄送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辦公室。
凡連續2次未獲獎的青年獎候選人,停止1次被推薦資格。
● 確定有效候選人
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辦公室在對推薦的候選項目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后,分別將材料送各評獎委員會進行初選和評審。
各評獎委員會對推薦的候選項目進行充分評議和討論,並投票表決是否符合重大原創性科學和技術成果的定位,獲得到會人數二分之一以上得票數的青年獎候選人進入初選評審程序。
對進入初選評審程序的青年獎候選人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按得票數排序產生最多不超過4項青年獎有效候選人。出席會議人數須超過評獎委員會委員人數的三分之二(含),獲得到會人數二分之一以上得票數的方能入選青年獎有效候選人,並進入同行專家通信評審程序。如遇有得票數相同而超過4項青年獎有效候選人時,需對得票數相同者再投票,取得票數多者入選。
根據確定的青年獎有效候選人,各評獎委員會提出進行通信評審的同行專家名單。每個青年獎有效候選人需聘請至少10位中國國內同行專家進行書面評審。
● 產生初步候選人
在同行專家通信評審截止時間內,青年獎有效候選人反饋的通信評審意見未達到規定的份數要求,不進入下一輪評審。
凡在同行專家通信評審中獲得同意推薦的票數為二分之一以上的青年獎有效候選人為青年獎初步候選人。
● 確定正式候選項目
各評獎委員會經過充分評議和討論,以無記名方式按分值1-10分進行打分投票,以得分高低產生不超過1項青年獎正式候選人。
獲得平均分在6分(含)以上時,方能入選青年獎正式候選人;如遇得分相同而超過1項青年獎正式候選人時,則對分數相同者再打分投票,得分高且在6分(含)以上者入選。
各評獎委員會對確定的青年獎正式候選人寫出書面評審意見,提交理事會審議。
● 產生獲獎項目
理事會對青年獎正式候選人進行審議,並投票產生科學獎獲獎項目,獲得到會人數三分之二(含)以上得票數的方能入選。
評選結果揭曉前徵求獲獎人本人意願,獲獎人應承諾於獲獎后,參加本基金會組織的各種評審、學術交流、科普、研討會、公益等活動。
● 特殊情況
各評獎委員會經過評議,若不能產生符合獎勵標準的青年獎獲獎人,可以空缺。
科學獎的評審實行保密及迴避制度:(一)對外不公布各評獎委員會和同行評審專家名單、評審意見以及評審過程中的有關情況;(二)各評獎委員會委員不參加本人所在評獎委員會評審項目的推薦和書面評審工作;(三)青年獎候選人論文中的合作者、被推薦人碩士和博士導師及被推薦人的直系親屬,不得參與該候選人所在獎項的評獎委員會和同行專家的評審工作。(四)推薦人不參加其推薦人所在評獎委員會和同行專家的評審工作。
青年獎不受理有爭議的候選項目和候選人。凡在成果所有權、知識產權、推薦獲獎人員等方面存有爭議的項目,在爭議解決後方可被推薦。
年度 | 數理科學獎 | 化學科學獎 | 生命科學獎 | 地球科學獎 | 信息技術科學獎 | 技術科學獎 |
---|---|---|---|---|---|---|
2012年 | 彭承志 | 胡金波 | 宋保亮 | 汪毓明 | 高會軍 | 成永軍 |
2014年 | 孫斌勇 | 劉磊 | 王俊 | ------- | 李學龍 | 鄭海榮 |
2016年 | 陳宇翱 | 陳鵬 | ------- | ------- | 周昆 | ------- |
2018年 | 江穎 | 黃正 | 吳蓓麗 | 孫業樂 | 常超 | 朱嘉 |
2020年 | 關啟安 | 陳興 | 王克劍 | 唐朝生 | 肖雲峰 | 孫明月 |
年度 | 時間 | 頒獎人 |
---|---|---|
2012年 | 2012年6月13日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 |
2014年 | 2014年6月11日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 |
2016年 | 2016年6月1日 |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 |
2018年 | 2018年5月30日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 |
獎項宗旨
為獎勵在中國獨立做出重要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的青年科技人才,激勵青年科技工作者立志獻身中國科學技術創新事業,設立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作為在中國科學院學部平台上運作的科技獎勵,陳嘉庚科學獎與陳嘉庚青年科學獎以服務國家科技創新為目標,以弘揚勇於探索、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為己任,努力營造良好的學術生態,促使科技人員的創新智慧競相迸發、原創成果大量湧現,推動國家科技事業蓬勃發展。(中國科學院院長、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理事長白春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