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輿
《聊齋志異》篇目
《堪輿》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
沂州宋侍郎君楚家,素尚堪輿;即閨閣中亦能讀其書,解其理。宋公卒,兩公子各立門戶,為父卜兆。聞有善青烏之術者,不憚千里,爭羅致之。於是兩門術士,召致盈百;日日連騎遍郊野,東西分道出入,如兩旅。經月余,各得牛眠地,此言封侯,彼言拜相。兄弟兩不相下,因負氣不為謀,並營壽域,錦棚彩幢,兩處俱備。靈輿至岐路,兄弟各率其屬以爭,自晨至於日昃,不能決。賓客盡引去。舁夫凡十易肩,困憊不舉,相與委柩路側。因止不葬,鳩工構廬,以蔽風雨。兄建舍於旁,留役居守,弟亦建舍如兄;兄再建之,弟又建之:三年而成村焉。積多年,兄弟繼逝;嫂與娣始合謀,力破前人水火之議,並車入野,視所擇兩地,並言不佳,遂同修聘贄,請術人另相之。每得一地,必具圖呈閨闥,判其可否。日進數圖,悉疵摘之。旬余,始卜一域。嫂覽圖,喜曰:“可矣。”示娣。娣曰:“是地當先發一武孝廉。”葬后三年,公長孫果以武庠領鄉薦。異史氏曰:“青烏之術,或有其理;而癖而信之,則痴矣。況負氣相爭,委柩路側,其於孝弟之道不講,奈何冀以地理福兒孫哉!如閨中宛若,真雅而可傳者矣。”
堪輿:《文選·甘泉賦》注引許慎的解釋:“堪,天道也;輿,地道也。”古時有堪輿家,見《史記·日者列傳》。後世稱相地形、看風水為堪輿,謂墓葬的地形風水可以決定後人禍福。
閨■:即閨閣,婦女所居之內室。
卜兆:選擇墓地。兆,墓域。
青烏之術:即堪輿之術。相傳漢代有青烏子,亦稱青烏或青烏先生,為著名的堪輿術土。《抱朴子·極言》:“相地理,則書青烏之說。”
兩旅:兩支軍隊。旅,軍旅;古代以上卒五百人為旅。
牛眠地:俗稱“吉地”,即風水好之墓地。《晉書·周光傳》:“初,陶侃微時,丁艱,將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謂曰:前岡見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極人臣矣。”后因稱風水好的墓地為“牛眠地”。
封侯、拜相:指做高官。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拜相:任宰相。拜,授官。
壽域:墓地,墓穴。
錦棚彩幢(chuang床):喪家為禮祭死者所製作的彩棚、彩幡。孫廷銓《顏山雜記》卷二:“大家治喪,邀人作棚場,結為樓閣雕牆,高者二、三丈,皆以布帛雜彩為之,照耀山谷。”
靈輿:靈車、靈柩。
日昃(zè仄):此據二十四卷抄本,手稿本作“旦昃”。日昃,又作“日仄”,太陽偏西。《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蝕)。”
鳩工:聚集工匠。
娣(dì弟):弟妻。
水火之議:水火不相客的爭論。
聘贄:聘禮。贄,初見時所贈之禮物。
疵(cī雌)摘:指摘毛病。疵,毛病。
武癢:此指武秀才。明清時府、州、縣學分文庫、武庠。領鄉薦:考中舉人;此指中武舉。
宛(yuān冤)若:本古女子名,后指稱妯娌。《史記·孝武本紀》:“神君者,長陵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見神於先後宛若。”《集解》和《素隱》,謂宛若為名字,先後即今妯娌。后因稱妯娌為宛若。
沂州宋君楚侍郎家,一向崇尚看風水,連家中婦女們都能讀看風水的堪輿書,通曉其中的道理。宋侍郎死後,他的兩個兒子各立門戶,為父親選擇營葬的風水寶地。凡聽說有善相地脈、看風水的人,兄弟倆都不遠千里,爭著請了來,於是兩家分別招羅了上百名風水先生。這些人天天騎著馬去郊野看墳地,分成東西兩路出入,就像是兩支軍旅。過了一個多月,兩家分別尋到了自己中意的風水寶地。這個說把父親埋在這裡子孫會封侯;那個說把父親埋在那裡後代會拜相,兩兄弟各說各理,互不相讓,便都賭氣不再商量,各自去營建墳墓,又是搭錦棚,又是插彩旗,兩處都齊備了。
到了發喪那天,靈柩抬到岔路口,兄弟倆分別率領著自己門下的風水先生又爭執起來。從早晨一直爭到太陽西斜,還是決定不下。客人不耐煩,紛紛都走了。抬靈柩的役夫們換了十次肩,最後疲憊地撐不住了,乾脆把靈柩扔在路邊,也走了。兩兄弟索性不葬了,就在停靈樞的路邊,糾集工匠,搭起了茅棚,以遮蔽風雨。哥哥在一邊建了房子,留下人看守;弟弟也學著哥哥的樣,建了房子派了人。哥哥再建房子,弟弟也再建,這樣三年後,這個地方竟成了村落。
又過了許多年,兩兄弟相繼去世了。嫂子與弟妹一塊商量,打破了丈夫們水火不相容的議論,妯娌二人一齊乘車去野外,看那兩座墳地,說都不好。於是二人重新準備聘禮,請風水先生另擇寶地。每找到一個地方,必要先生畫成地圖量給她們看,以鑒別優劣。先生們每天都呈進好幾份地圖,妯娌兩個全都指出了毛病。過了十幾天,才找到一個地方。嫂子看了地圖,喜歡地說:“可以了!”拿給弟妹看。弟妹看了后說:“埋在這地方,日後我們家當先出一個武舉人。”葬后三年,宋侍御的長孫果然考中了武舉人。
蒲松齡(1640~1715年),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