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伸
牽伸
牽伸是將梳理后的條子抽長拉細,使其中的纖維逐步伸直,彎鉤逐步消除,同時使條子逐步達到預定粗細的過程。牽伸時,纖維被一根根地從周圍纖維群中逐步抽引出來,由於互相摩擦,彎鉤逐步消除,捲曲逐步順直。這是通過纖維控制和變速來達到的。這樣,殘留在每根纖維內部的橫向聯繫有可能被徹底消除,為牢固地建立有規律的首尾銜接關係創造條件。
牽伸是把纖維集合體(如條子、粗紗等)有規律地抽長拉細的過程。其實質是纖維沿集合體的軸向作相對位移,使其分佈在更長的片段上,其結果是使集合體的線密度減小,同時纖維進一步伸直平行。
廣義地講,牽伸的實質是須條方向上纖維在長度方向上的重新分佈,輸出產品的長度可以相對輸入產品有伸長,也可縮短。如錫林向道夫轉移纖維過程看做牽伸過程的話,該牽伸是將纖維分佈在更短的片段上,類似於轉杯紡中分梳輥到紡杯之間的牽伸。人們常見的最古老牽伸形式為羅拉牽伸,其是一個藉助表面速度不同的迴轉羅拉的系統,將須條抽長拉細的過程。此外,牽伸前後輸入產品與輸出產品的形式可相同也可不同,如梳棉機、條卷機等卷裝形式是不同的;也有相同的,如並、粗、細的。
羅拉牽伸機構由羅拉和膠輥組成,相鄰兩對羅拉組成一個牽伸區,如圖所示:
簡單羅拉牽伸區。
每個牽伸區實現牽伸必須具備以下三個基本條件:
1、必須對膠輥施加一定壓力,使羅拉鉗口對須條產生足夠的握持力。
2、前一對(輸出)羅拉的表面線速度要大於後一對(喂入)羅拉表面線速度。
3、兩個鉗口間要有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羅拉中心)要比纖維品質長度略大,以免損傷纖維。
羅拉牽伸可使須條單位長度的重量減輕,即須條橫截面內的纖維根數減少,由粗變細;同時須條內的纖維更加平行伸直。羅拉牽伸的這些作用是通過使須條中纖維與纖維間產生相對位移而達到的。
如果前一對羅拉的表面線速度與后一對羅拉的相差很小,須條中的纖維只是從彎曲、膨鬆狀態伸直平行,絕大多數纖維彼此間未發生軸向的相對位移,這種沒有引起纖維間相對位移的牽伸,稱為彈性牽伸或張力牽伸。張力牽伸能使須條張緊,防止其在輸送過程中松墜。若前一對羅拉的表面線速度與后一對羅拉的相差較大,須條中的纖維彼此間產生了相對運動,須條產生明顯的抽長拉細,此種牽伸稱為位移牽伸。
牽伸的程度用牽伸倍數來表示,有機械牽伸和實際牽伸之分。
p、q值是工藝設計與管理中常用的參數。P值可正可負,如纖維散失是主要影響,則實際牽伸倍數大於機械牽伸倍數,牽伸差異率為正值。梳棉工序、精梳機的牽伸差異率為其實際落物率;細紗機的牽伸差異率為負的粗紗伸長率;細紗機的牽伸率為細紗的捻縮率;並條、條卷的牽伸差異率為-1.5%~±1.5%,對於意外伸長較大的取小。生產中,牽伸差異率、牽伸配合率要經過長期的測試與積累,沒有固定或可循的數值。
確定實際牽伸倍數、機械牽伸倍數的程序;已知喂入和輸出須條的定量或線密度→得實際牽伸倍數→牽伸差異率或牽伸配合率→機械牽伸倍數→確定牽伸變換齒輪齒數,以紡出符合規定的須條。
一個牽伸裝置常由幾對牽伸羅拉(即多個牽伸區)組成,相鄰兩對羅拉間的牽伸倍數為部分牽伸倍數,而最後一對(喂入)羅拉與最前一對(輸出)羅拉間的牽伸倍數稱為總牽伸倍數,並且總牽伸倍數等於各部分牽伸倍數的乘積。根據工藝要求按總牽伸倍數來分配各部分牽伸倍數(即各牽伸區牽伸倍數)的大小,稱為牽伸分配。
實現牽伸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羅拉牽伸,另一種是氣流牽伸。
1、羅拉牽仲羅拉牽伸是依靠表面速度不同、隔距與纖維長度相當的前後兩對羅拉的作用而實現的,在傳統紡紗工藝中的應用十分普遍。
2、氣流牽仲氣流牽伸是藉助氣流的作用而實現牽伸,應用於非傳統的紡紗工藝中。
此外,藉助於離心力、靜電力等的作用也能實現牽伸。
每一牽伸機構常由1~3個牽伸區組成。牽伸區承擔的部分牽伸依喂入紗條情況、牽伸型式、機械條件而異。把各種型式的牽伸區合理地組合起來,形成機構簡單、效果良好的牽伸機構,併合理地分配各牽伸區的部分牽伸,能增加總的牽伸量而使產品質量提高。
紗條經過牽伸后纖維間聯繫減弱,在下一個牽伸區承受牽伸的能力相應減小,所以過多的牽伸區不一定能使總牽伸增加很多。有時在一牽伸區後用集合器使紗條中纖維集合緊密,然後再加以牽伸。例如4對簡單羅拉的牽伸,可有三個牽伸區。它們的牽伸分配由後向前逐漸增加,稱為連續牽伸或漸增牽伸。如果中間牽伸區用集合器,使經過後區牽伸的須條緊密起來,牽伸倍數等於或近於1,則4對羅拉的牽伸機構,實際上僅使用兩個牽伸區,稱為雙區牽伸。雙區牽伸的特徵是在兩個牽伸區中間增加集合區。
改進牽伸機構和增加牽伸倍數,能減少工藝道數,提高生產率。增大了牽伸倍數的機構有時稱為大牽伸機構。由條子直接牽伸成細紗稱為超大牽伸,牽伸倍數可達250倍左右。牽伸倍數越大纖維越易擴散,因而越需要精確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