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河北小學的結果 展開

河北小學

河北小學

河北小學坐落於古城保定,始建於1947年,在解放戰爭的炮火硝煙中誕生於“馬背搖籃”,是我黨在保定市建立的第一所學校,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多年來,該校領導始終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為首”的原則,以黨支部為核心形成了黨、政、工、團、隊全員抓德育的“一元化”領導機制。

學校基本信息


以德為先,全面育人
——河北小學德育彙報材料
任務層層分解,明確職責,落實到人,學校德育處、教導處、班主任、團支部、少先隊大中隊輔導員對學生的德育工作齊抓共管,並調動學校、社會、家庭諸方面的力量,形成了三位一體化的德育網路。在工作中實施“三級雙線”管理模式,充分展示了德育工作的活力,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一、領導重視,培育骨幹,闖出新路。
德育即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思想觀念、道德準則、心理品質的教育,是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保證作用。為保障德育工作的順利實施,該校建立了以校長黨支部書記掛帥並負責的強有力的德育工作管理機制,特別是建立了以黨支部為核心,以德育處、教導處、年級主任、班主任、黨員、團員、思想品德教師、少先隊輔導員組成為骨幹的德育組織機構,保證了德育工作的正常運轉。
學校德育領導小組認真研究本校實際情況,並在德育工作的針對性、計劃性、科學性、滲透性和實效性方面狠下功夫,堅持多聽、多看、多查、多談;勤分析、勤比較、勤總結、勤指導。認真制訂德育工作計劃和德育工作目標,制訂管理措施,檢查落實情況,注重德育效果。
學校每學期召開2——3次德育工作研討會和總結會,不斷尋找新途徑、探索新路子。該校在德育工作中全面實施先進的“三級雙線”管理模式,所謂“三級雙線”即:學校黨組織——德育處——班主任;學校行政領導——教導處——教研組及任課教師。同時,強調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學校從領導到普通教師,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實行全員參與,全員管理,全程負責,多管齊下;領導管理育人,教師教書育人,後勤服務育人,奏響了新時期德育工作的新篇章。
河北小學
河北小學
二、注重師德建設,樹立良好形象。
學校是一個教育場所,是耕耘希望的園地,是孕育明天的搖籃,它的主要任務是為社會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我們認為:教師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做為教師就要做到“育人先育己,育己要重德”。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係到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關係到學生的健康成長。教風是立校之本,是形成學風和校風的巨大推動力。擁有一支具有良好師德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因此,該校領導班子十分重視教師的師德建設,工作中貫徹“以德治校、依法治校”的宗旨,全面提高教師素質和道德修養。為此,我們經常組織教師學習有關加強教職工政治思想工作的文章,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當代教師道德的重要規範》《教師道德基本原則》《新時期加強師德建設的重要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等內容;堅持政治理論學習,用理論武裝頭腦,把思想統一放在教育教學大局上,為建設一支師德師風好、業務素質硬、向心力強的教師隊伍奠定了基礎。
1.理論聯繫實際,提高教師素質。
黨支部經常組織黨、團員教師和積極分子教師進行黨課學習活動,從黨的基本知識、黨的基本理論到當前國際國內時事,明確主題,並結合本職工作向德育教育延伸,加大了黨的理論在德育教育中的比重。教育工會也
在這樣一種教育教學大環境下,該校教師不僅注重日常工作的正常開展,還十分注意理論探索和研究,用先進的德育教育理論來武裝自己的頭腦,老中青教師齊頭並進,紛紛進行德育理論的實踐和研究工作,在全校範圍內形成了良好的德育研究氛圍,使學生的思想和學習都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例如該校教師王曉惠在保定市“師德建設”論文比賽中的獲獎論文《用師愛滋潤學生心田》一文里寫到:熱愛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火一樣的熱情去關心、愛護和感化每一個學生,使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無微不至的關心、愛護,建立起師生間真誠和相互信賴的關係,使之成為溝通感情的橋樑,讓班集體具有強大的凝聚力。看似簡單的一段話,卻飽含著深厚的感情,如果沒有親身實踐是寫不出這樣的感受的。另外,學校每年召開一次班主任工作研討會,研究、討論、交流班級管理的最佳途徑和方法,評選優秀班主任,使班主任教師之間學有榜樣、干有勁頭、做有章法,對全面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和建設文明、向上的班集體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該校已有多篇德育論文獲得了各級獎勵,在各級各類報刊上發表的德育經驗和教育論文也有很多,其中國家級的19篇,省級的35篇,市級的有80多篇。保定電視台多次對該校的德育工作進行了報道,如10月份《教育在線》欄目播出的《五育並舉德為首,全面育人譜新篇》河北小學德育教育專題節目,以生動的事例展現了該校德育工作的新貌。該校教師獲得各級獎勵的德育論文也不勝枚舉。
三、夯實基礎,狠抓落實,創出特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基礎工作是關係到教育成敗的根本之所在。本著這一理念,該校領導十分重視抓好各項基礎工作的落實,不僅教書,更重育人。這裡所說的“基礎”不僅是指各門學科的基礎知識,還包括各項基本教育教學工作的落實情況。因此,該校除利用各學科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外,還注意運用美化校園環境、強化學生管理、豐富課餘活動等多種手段,齊抓共管,形成了獨具魅力的“以德為先,全面育人”的特色。
1.美化教學環境,營造育人空間。
為了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空間,該校下大力量改善了教育教學環境,更新了教學設施,美化了牆面、硬化了地面、綠化了環境,並採取多種形式和手段在學校中營造出濃厚的德育教育氛圍。乾淨整潔的校園中彩磚鋪地,三座潔白的教學樓環抱著一座造型美觀的校碑,雛鷹展翅寓意用金鑰匙打開知識的大門。此外,還利用校園櫥窗對學生進行五愛教育、養成教育、展示該校德育教育和藝術教育成果;利用班級壁報宣傳法制教育、衛生教育,建立學習園地,創建班級特色;利用走廊和教室牆壁懸掛偉人畫像、宣傳名人事迹、張貼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宣傳畫;利用各種溫馨的標語牌對學生進行提示,使之隨時隨地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每個教室內都有《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總之,學校的每一面牆壁都會說話。該校還很重視低年級學生從幼兒園到小學階段的適應過程,用卡通形象和幼稚的兒童語言把一年級教室布置得像樂園一樣,使孩子們一進入教室就感受到一種寬鬆愉悅的學習氣氛,從而消除了對新學校的陌生感,以最短的時間適應了學校生活。新建了一座多媒體綜合樓,設立了教師電子備課室、微機教室、實驗室、儀器室、圖書室、學生電子閱覽室、電子圖書館、語音室、多媒體教室,改善了教學環境,更新了大隊部和德育展室。校園裡處處體現著濃厚的德育教育氛圍,使學生耳濡目染,對學生身心發展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2.重視思想教育,教書同時育人。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在學校教導處的領導下,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傳授知識好的同時,又把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使學生從小受到良好的教好育。
(1)低年級側重“文明禮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好。各課教學都能使這種教育內容貫穿其中。例如低年級語文《很好親家庭學生無心學習、早戀等問題,使他們順利地升入中學。
3.開展系列活動,加大德育力度。
在搞好德育工作過程中,該校非常重視在實踐活動中育人,強化道德行為訓練,讓學生參與活動,增強主觀能力,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未來生活。該校德育領導機構每學期都有計劃地開展以法制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好教育、社會主義教育、理想教育為主旋律的紮實有效的活動。
(1)重視日常活動的管理
升國旗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切入點。多年來,該校一直堅持升降旗制度。學校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對全校師生進行愛國教育,當雄壯的國歌響徹校園,鮮艷的國旗冉冉升起,師生的心靈都會受到洗禮。
為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少先大隊堅持學生值周工作,每周輪換,從兩操、衛好生、路隊諸方面進行檢查評比。利用隔周一次的大掃除對學好生進好行環保教育,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有評比。學校還設立了安全督導小組,檢查校園中的違紀現象,各班設立了安全紀律委員、好衛生委員,每周一召開例會,使學校隨時了解掌握各班情況,做到抓有目的,管有措施。
(2)開闢德育教育基地
為培養學生自強、自立、自尊、自愛、自律的能力,該校開闢了6處德育教育基地,定期組織學生到德育基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河北小學少年軍校”成立於1996年,培養出很好千餘名學員。少年軍校好的訓練安排得緊張而豐富,從整理內務到隊列訓練,從緊急集合到野營拉練好,從摸爬滾打到實彈射擊,從遵章守紀到國防知識教育,使學員們在這裡開闊了眼界,經受了鍛煉,同時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培養了自理、自制能力。好
開展警校共建活動。“雛鷹假日小隊”利用節假日到少先隊德育教育基地三中交通崗參加值勤等社會實踐活動,從中體會交警工作的重要性,為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習慣打下了基礎。德育教育基地被河北省少工委命名為“紅領巾文明崗”、“紅領巾文明社區”。
(3)少先隊活動豐富多彩
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教育活動是少先隊工作的主線。此項活動與雛鷹爭章活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該校少先隊在黨支部的領導下開展了以下活動:在低年級中開展“小事自己做”活動,在中年級開展“今天我當家”、“做一日報紙推銷員”等活動,在高年級中開展“與父母談心”、“做一次小交警”、“我當小老師”等活動,讓同學們在學校生活中、在家庭生活中、在社會生活中、在大自然好中進行體驗,從而獲得一種感受、明白一個道理、養成一種品質,鍛煉了隊員們的能力;結合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紀念活動,我們在少先隊員中開展了“紅領巾愛黨行動”;利用主題班隊會開展“知錯就改講誠實”、“和法律交朋友”、“集體——我們的歸宿”、“安全知識大比拼”等活動;利用“手拉手”活動,在學生中開展“愛心獻給他人”教育,先後為山區小學捐款捐物數萬元,雙方學校的部分學生之間還經常寫信互勉,彼此間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使城市的孩子了解山區孩子的生活,從而更加努力學習;少先大好隊改選中,該校實行了競爭上崗方式,從而鍛煉了隊員的能力,此次活動在電視台作了報道。
(4)校刊《雛鷹》報深入人心
河北小學校刊《雛鷹》報是該校德育工作的特色之一。《雛鷹》報創刊於1998年,至今已辦到41期。報紙內容豐富,既宣傳黨的教育方針、辦學指導思想,又表揚師生間的好人好事,還指導各課教學,不僅有“校園廣播站”、“家教採風”“書畫天地”、“作文園地”等內容,還開闢了知識性的專欄講座,有“親親英語”、“科普快餐店”、“做個電腦小行家”、“趣味數學”、“快樂duo、lai、mi”、“語文知識講座”等欄目,融知識性和趣味性與一體。這些傑作全部出自教師、學生之手。所以,《雛鷹》報是向社會和家庭展示河北小學德育風貌的窗口,是聯繫社會和家庭的橋樑和紐帶,是教師、家長和學生抒發心聲的小舞台。
(5)素質教育異彩紛呈
多年來,該校一直非常重視貫徹實施素質教育。除利用教學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外,還開展了許多寓教於樂的課外活動。該校科技小組利用業餘時間製作的自行船、手擲飛機、小火箭等科技作品,參加“科技節”同類項目的比賽,敢跟初中生抗衡。該校擁有北市區成立最早的大型學生管樂團,遇有重大節日或活動,都能一展河北小學的風姿。利用體、音、美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內外生活,在活動中融入德育教育,每年舉辦的“體育運動節”——讓運動會成為孩子們的節日、“六一兒童節”大聯歡——使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節日的快樂、“迎新年師生書畫展”——為同學們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好機會.....教師和學生在各級各類獲得的獎勵數不勝數。該校學生參加全國“世紀之星”藝術教育成果展書畫攝影大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有133名同學分獲金銀銅獎和優秀獎;參加河北省“頭腦奧賽”獲得集體二等獎;參加保定市首屆“科技節”比賽,有18人分獲一、二、三等獎;參加保定市首屆“青少年書畫大賽”有43名同學獲獎;參加保定市小學中小“健美操”比賽,獲得二等獎;參加北市區“小學生鼓樂隊比賽”獲特等獎;參加北市區“我是一名環保小衛士”演講比賽,獲得一等獎。由於全校領導和教師的不懈努力,使該校在社會上的聲譽與日俱增,真正創出了名校品牌。
四、創建安全校園,爭做文明學生。
根據上級指示精神,綜合學校實際情況,該校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加大力度,強化了安全管理,做到了安全無隱患。
1.健全管理體制,加大管理力度。
學校成立了由主要領導、德育處、總務處參加的校園安全領導小組,建立健全了各種規章制度。學校校園保衛處嚴格控制與學校無關的閑散人員進入學校,確保學校校園秩序正常。校領導要早於師生到校,晚於師生離校,加強對學生在校期間的課間管理,課間不允許學生出校門,遇有特殊情況先用內部電話與教師取得聯繫方可入門,並進行“來客登記”。實行教導處、德育處、總務處督查制。上課時間教導處派人查看教學秩序情況;下課時間德育處派人查看教室門窗、照明的關閉情況。形成了時時、事事、處處都有人管的局面,做到了學生在就有老師在,有老師在就有領導在。
學校教學區集中,為防止學生上課、上操時上下樓擁擠造成的事故,要求學生上下樓靠右行走、慢步輕聲,並在樓道內設有提示牌,不同年級從不同樓道口出入,派專人負責。上、下午入學后各班整隊帶出,班主任跟隊,由體育教師在校門口進行疏通,強化靜校時間,放學后不得在學校逗留。因為學校班級多,班容量大,為了避免學生放學站隊發生擁擠,我們採取了以下措施:一年級同學由於年齡小、站隊慢,每天上午提前幾分鐘放學,分別由學校正門和東側門分流出校,同時各班分別由兩名教師帶領,負責到底,直到每個學生由家長接走。體育課在前操場整隊,由體育教師帶到后操場,下課後帶回。利用教師會、年級組長會、班主任會、班隊會、思想品德課、法制教育課、板報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並重點進行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防火、防盜、防騙等教育,提高師生防範意識和自我救護能力。學校德育處成立了安全紀律督察小組,負責檢查學校內的違紀現象。各班設有安全監督員,每周集會一次,彙報本班安全情況,平時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利用各班設立的安全保衛員、衛生監督員、通訊報道員,隨時了解掌握各班情況,使各項工作抓有目的、管有措施。
2.加強法制教育,穩定周邊秩序。
我們聘請了交警二大隊的副大隊長、五四路派出所的所長、北市區法院的副院長,分別為該校的法制副校長,定期為該校學生做法制報告。特別是我們還聘請了河北省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法制宣講團邵蘭波團長為高年級學生進行了法制講座,使學生受到了教育。
每天中午是三中、十三中、河北小學放學的高峰期,馬路上人、車流量大,交警二大隊六中隊的同志主動到該校門口幫助維持交通秩序,疏通過往車輛,確保該校師生的安全,此外,還在我們校門口便道上安裝了非常醒目的交通安全標誌。學校協助交警、城管、公安、工商部門清理校外商販,穩定了校園周邊秩序。
五、構建德育網路,保證工作效果。
當前,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網路已成為教育的重點,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使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緊密結合,形成整體合力,有利於全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強化“大德育”觀,整體構建德育網路化體系,為進一步促進德育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暢通的渠道,保障了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為強化學校與家庭社會的聯繫,該校成立了“家長委員會”、“關心下一代委員會”,開辦了“家長學校”。學校組織機構健全,制度完善,辦學規範,定期輔導考核。召開家長會,聘請基礎教育專家王慶豐為學生家長進行教育理論講座、疑難問題解答,向家長宣傳現代教育理念,使家長和教師在教育孩子方面達成共識、目標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職責,形成了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網路。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全體師生的努力下,多年來,河北小學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校風正、教風正、學風正,教育教學成績斐然。學校自一九八九年至今已連續多年被評為省級和市級“精神文明單位”、市級首批“德育示範校”、市級“標準化學校”、“保定市名校”、保定市“藝術教育示範校”、保定市“體育傳統學校”、北市區“少兒先進工作單位”,學校黨支部連續7年被評為北市區“優秀黨支部”,學校團支部被評為“五四紅旗團支部”,少先隊獲得全國“紅旗大隊”、“雛鷹大隊”稱號,此外,該校還湧現出省級優秀教師2名、市名師2名,年年都有市級模範班主任及模範班集體。學生獲得省、市、區級獎勵數以百計,有“十佳少年”、“風采少年”、“優秀少先隊員”、“金星少年”、“文明少年”等等。
成績只能代表過去,創造明天的輝煌還需我們共同的努力。該校在德育教育工作過程中,不斷改革德育方法、豐富德育內容、挖掘德育渠道,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水平,推動了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校風校紀變化巨大,教育教學穩步提高。該校領導為保障河北小學在全市教育行列排頭兵的地位,進一步對教育教學和德育管理進行了調整,實行年級分段管理,設立了年級主任,明確了職責和權利,使德育工作煥發出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