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羅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陸川縣轄鎮

珊羅鎮,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陸川縣下轄鎮,位於陸川縣東北部,地處北緯22°35′、東經110°13′,北與玉林市玉州區接壤,東與北流市塘岸鎮相連,西南與馬坡鎮相連,東南與平樂鎮為鄰,行政區域總面積53.49平方千米。

2008年陸川縣珊羅鎮田龍村無公害韭菜種植示範基地共種植優質、無公害韭菜1000多畝。

2017年1至10月,陸川縣珊羅鎮共組織外銷韭菜1130多萬公斤,全鎮菜農增收1000多萬元。

1987年7月,平樂鄉分出山羅鄉。1990年,稱珊羅鄉。1992年10月,撤鄉改鎮。截至2019年末,下轄7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鎮政府駐珊羅街。截至2020年11月1日,珊羅鎮常住人口為44140人。

2018年,珊羅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8.56億元。

歷史沿革


1987年7月,平樂鄉分出山羅鄉。
1990年,稱珊羅鄉。
1992年10月,撤鄉改鎮。
1998年,興建珊羅農貿市場。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0年,轄大山、田龍、珊羅、長納、鶴山、四樂、六燕7個行政村。
2005年,轄7個建制村不變。
2018年,轄大山、田龍、珊羅、長納、鶴山、四樂、六燕7個行政村,118個自然村,228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珊羅街。

區劃詳情

珊羅鎮
珊羅鎮
截至2019年末,珊羅鎮下轄7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珊羅村、大山村、田龍村、長納村、鶴山村、四樂村、六燕村、北部工業園區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珊羅鎮位於陸川縣東北部,地處北緯22°35′、東經110°13′,北與玉林市玉州區接壤,東與北流市塘岸鎮相連,西南與馬坡鎮相連,東南與平樂鎮為鄰,行政區域總面積53.49平方千米。總面積53.4平方公里,鎮政府所在地距離縣城31公里,距離玉林市中心15公里,228個村民小組,7796戶。珊羅鎮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基礎設施比較完善,交通十分便利。珊羅鎮耕地總面積3.14萬畝,其中水田2.5萬畝,林業用地1.13萬畝。
素有“桂林之山,西湖之水”美稱的省級風景名勝區龍珠湖風景區就座落珊羅,佔地4000多畝,由龍珠湖(面積300畝),三個古寨(將軍寨、大坑寨、荔枝寨)和十二個洞組成,是個山明、水麗、洞奇、寨美的旅遊勝地。

地形地貌

珊羅鎮地貌以石山、丘陵、平原為主,地勢東部高、西部低。

自然資源


珊羅鎮有耕地面積2029.56公頃;林地面積544.39公頃;主要礦產資源有石灰岩、石灰石、黏土。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珊羅鎮戶籍總戶數1.79萬戶,總人口6.22萬人,人口出生率14.83‰,人口自然增長率9.42‰。
根據陸川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珊羅鎮常住人口為44140人。

經濟


第一產業

2018年,珊羅鎮糧食種植面積2784公頃,糧食總產量1.64萬噸;其中,水稻種植面積2386公頃,產量1.50萬噸;全鎮種植優質水稻1426.67公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20公頃;田龍村韭菜基地種植面積72公頃,長納村種植無公害蔬菜20公頃,大山村眾牛養殖基地養殖奶牛250頭;2018年,全鎮有規模養豬場15個,生豬出欄8.50萬頭,生豬存欄6.20萬頭;規模養雞場2個,年出欄雞2000萬羽,存欄10萬羽;規模養鴨場15個,年出欄鴨24萬羽,存欄4萬羽;牛存欄400頭;水產品養殖面積233.30公頃,水產品產量3500噸。
韭菜
韭菜
珊羅鎮在農業結構調整中,陸川縣珊羅鎮壓採取“基地+網路”的措施,進行產業化經營,建立生產基地,生產優質產品,然後把產品上網,進行網上促銷,拓寬銷售市場,收到了顯著的效果,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該鎮先後建立了大山村石瓜生產基地,年產石瓜6800多噸;田龍村的韭菜生產基地,年產韭菜2250噸;珊羅村的瘦肉型豬苗生產基地,年產豬苗6萬多頭;四樂村的種雞生產基地,年產雞苗800多萬羽。珊羅鎮把這些產品在網上發布,引來了八方客人,瓜菜銷往南寧、柳州、廣州等地。豬苗銷往兩廣和海南等省區,雞苗遠銷湖北、湖南、海南、雲南、貴州、重慶等省市。兩年多來,珊羅鎮通過網上銷售各種瓜菜1000多噸,肉雞120多萬羽,雞苗550多萬羽,豬苗120萬頭,肉豬3萬多頭,銷售收入2850多萬元。

第二產業

珊羅鎮工業以機械製造、飼料、建材等行業為主。
2018年,珊羅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8.56億元。

經濟狀況

珊羅鎮
珊羅鎮
珊羅鎮工農業發達,主要產品有水泥(年產100多萬噸)、紅磚(年產600多萬塊),有“陸川茅台”美稱的珊羅美酒(年產22.5萬公斤)、陸川豬和瘦肉型豬豬苗(年產6.5萬頭)、"三黃雞"雞苗(年產600羽)、優質韭菜和冬瓜等。珊羅旅遊資源豐富,有"桂林之山、西湖之水"之稱的龍岩風景區。珊羅經濟發展較快,1999年全鎮財政稅收8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80元。珊羅鎮韭菜協會按照“支部+協會+農戶”的經營模式,帶領該村268戶農民種植韭菜。通過“民辦、民管、民受益”的經營方式,實現了基地化、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管理,珊羅韭菜具有香、甜、甘脆、口感好、無公害的特色,除在廣西打響“陸川韭菜”品牌外,還暢銷到廣州等10多個大中城市。2008年,農民種植韭菜總收入達1380多萬元。

特色產業

一直以來,珊羅鎮農民種植的韭菜基本在本地銷售,價格不穩定,菜農收入不高。去年今春,在鎮黨委政府的引導下,珊羅鎮菜農、專業技術人員等自由組織成立了珊羅鎮韭菜協會,以解決韭菜生產經營中遇到的難題,目前當地已有268戶菜農加入了該協會。協會成立以來,共舉辦韭菜種植技術培訓班6期,參加培訓的人員達1830人次。協會利用電子信息館發布菜價信息50多條,許多外地銷售商看到信息后紛紛前來建立產品銷售關係。目前,珊羅鎮的韭菜供不應求,價格十分看好,菜農收入有了較大的提高。近年來,陸川縣珊羅鎮把韭菜生產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來抓,多方發動群眾種植優質韭菜,形成了規模種植的韭菜生產基地。2008年陸川縣珊羅鎮田龍村無公害韭菜種植示範基地共種植優質、無公害韭菜1000多畝,年總產韭菜952萬公斤,平均畝產11200公斤,按每公斤銷售價格1.12元計算,每畝產值達12544元,總產值達1066.2萬元。陸川縣珊羅鎮成立了珊羅韭菜協會,使基地韭菜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目前,通過韭菜協會輻射帶動了會員268戶,使無公害韭菜生產基地面積擴大到了1000多畝。目前,韭菜主要銷往梧州、貴陽、南寧、廣州等大中城市,並與當地的蔬菜批發市場簽訂了產銷合同,進一步拓寬了銷售渠道。今年1至10月,陸川縣珊羅鎮共組織外銷韭菜1130多萬公斤,全鎮菜農增收1000多萬元。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05年末,珊羅鎮有初中2所,小學11所。
2018年,珊羅鎮投資478萬元,新建校舍面積2635平方米,增加教室12間、功能室12個,新增學位540個;投資600多萬元,建設田徑運動場、硬化校道,添置儀器設備、計算機、部分圖書裝備及書法室、美術室的台椅設備。
2018年,陸川縣在珊羅鎮第二初級中學改設為陸川中學附屬初級中學北校區;學校位於六燕村,佔地面積4.4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1萬平方米,教學樓1棟、學生宿舍樓2棟、教師宿舍樓2棟、學生食堂1座;有教學班16個,學生827人;有教職工68人,其中本科學歷58人、專科學歷10人,高級教師4人、一級教師33人;同年9月2日,陸川中學附屬初級中學北校區揭牌成立。

醫療衛生

截至2005年末,珊羅鎮有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所7所,衛生室27所。

社會保障

2018年,珊羅鎮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3.48萬人;發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6482人,年發放總金額76萬元;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4.27萬人,參合率70%以上;全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262戶、保障人口726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65.528萬元;特困戶228戶,發放特困生活補助114.912萬元。

精準扶貧

2018年,珊羅鎮有貧困戶524戶、貧困人口2306人;全鎮發放以獎代補資金85.59萬元;年內,貧困戶脫貧56戶,脫貧人口257人,貧困發生率由1.25%降為0.82%。

基礎設施

2018年,珊羅鎮利用縣財政“一事一議”獎補資金,硬化村屯道路27條、長6.784千米;利用扶貧資金硬化道路13條,長6.164千米;利用革命老區項目資金硬化道路1條、長0.806千米;實施路燈亮化項目11個,安裝太陽能路燈281盞。投資111.40萬元,完成東城水庫珊羅段南北渠清淤22.20千米、三面光工程1.19千米。

水利工程

截至2005年末,珊羅鎮有小(1)型水庫1座,小(2)型水庫5座。

新農村

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
珊羅鎮鶴山村10隊是陸川縣新農村建設的試點村之一,其新農村建設得到了市、縣、鎮三級領導的高度重視,縣移民辦和扶貧辦在資金、物資上給予大力支持,規劃在該隊建設一個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點。規劃中的鶴山村10隊,村莊的中心地帶是一個綠色、休閑娛樂設施齊全的農村莊園,並帶有旅遊創收的功能。美好的前景,讓鶴山村10隊伍300多村民喜不自禁。因此,當一期工程建設,也就是1200米的環屯路拆遷工作展開時,村民消除了顧慮,主動投工投勞參加拆遷工作,加快了拆遷進度。珊羅鎮經濟快速發展,教育事業不斷進步。農林牧漁全面發展,盛產水稻、蔬菜、魚類、生豬、雞鴨、禽蛋等。汽車運輸、商業飲食、服務、旅遊等第三產業方興未艾。珊羅鎮鄉鎮企業以水泥、紅磚為主,總收入8.04億元。龍珠、第二水泥廠、第二水泥分廠、荔山、玉龍、明珠六座水泥廠,年產量100多萬噸,勁龍品牌、荔峰牌水泥遠銷廣東、海南和東南亞等地。年產紅磚600萬塊以上的紅磚廠有48家,紙廠1家,石灰廠10家。珊羅鎮現有兩所初中,7所小學,在職中小學教師445人,在校學生8866人。

交通


珊羅鎮
珊羅鎮
珊羅鎮鎮政府駐地珊羅街,距玉林市城區中心15千米,距陸川縣城31千米,境內有黎湛鐵路玉鐵高速公路、馬盤二級公路、北流塘岸至玉林新橋二級公路過境。

文化


地名由來

珊羅鎮因鎮政府駐原“山羅村”而得名。

方言

珊羅鎮語言以白話、客家話為主。

特產美食

珊羅鎮
珊羅鎮
珊羅鎮地方特產有珊羅米酒、韭菜。

旅遊


景點

珊羅鎮
珊羅鎮
珊羅鎮旅遊景點有龍珠湖風景區,佔地4000多畝,由龍珠湖(面積300畝),三個古寨(將軍寨、大坑寨、荔枝寨)和十二個洞組成。

發展概況


農業
農業
珊羅鎮是自治區科技先進鎮和玉林市科技示範鎮。該鎮位於陸川縣北部,與北流市玉州區博白縣接壤,全鎮面積5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338公頃,有林面積750.9公頃,轄7個行政村,4.4萬人,其中勞力2.2萬人。珊羅鎮交通發達,洛(陽)湛(江)、黎(塘)湛(江)鐵路(複線)和玉(林)盤(龍)二級公路通過該鎮,鎮政府通往7個行政村的公路全部是混凝土路面。該鎮工農業發達,主要產品有水泥(年產100多萬噸)、紅磚(年產600多萬塊),有"陸川茅台"美稱的珊羅美酒(年產22.5萬公斤)、陸川豬和瘦肉型豬豬苗(年產6.5萬頭)、"三黃雞"雞苗(年產600羽)、優質韭菜和冬瓜等。
珊羅旅遊資源豐富,有"桂林之山、西湖之水"之稱的龍岩風景區。珊羅經濟發展較快,1999年全鎮財政稅收8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