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頭村

浙江省溫州瑞安市碧山鎮下轄村

徠渡頭村位於溫州瑞安市碧山鎮,是溫州民間神祗楊府聖王楊精義真實的或傳說中的故鄉。有楊公府宅、合家團圓墓、楊家井、楊屍(氏)路和楊屍(氏)橋的遺址。

楊府聖王家廟


廟在村口往西約500米處,臨河而建,坐北朝南,呈長方形,長8.5米,寬6.3米。外圍地基總長20米,總寬13.4米。廟中供奉15座神像。正龕供楊精義及其夫人葛氏,殿前石柱上有對聯:“神降西村渡頭百代留聲譽,徳被東域華表千秋志本源。”
傳說楊府爺託夢給村中老人,說要全家團聚,造一個楊府爺廟。於是,村裡人經過求籤,選中了現址,並造廟於此處。
1徠985年,在碧山龜岩村,發現了一塊殘碑(現存碧山寺)。石碑記載如下內容:
渡頭村[浙江省溫州瑞安市碧山鎮下轄村]
渡頭村[浙江省溫州瑞安市碧山鎮下轄村]
唐太宗甲辰年五月廿四辰時誕生,翁姓楊諱精義,居安固縣廿八都,萇芬西村人也……翁至六十五歲,辭職告歸,原祖山一崗,名曰北山,翁創造一寺,號松古寺……翁壽一百零八歲,一旦拔宅飛升,榮登天府。翁自逝世致精光不散,道義常昭,由是靈著海澨,祈禱咸應……
這塊殘碑是清光緒四年(1878年)庠生陳見龍等人重立的。光陰荏苒,100多年後石碑再見天日。無獨有偶,《平陽縣誌》中也有與這殘缺石碑的記載相似內容。《平陽縣誌·神教志》記載:“……神姓楊名精義,唐時人,子十。三登仕籍,七子偕隱,修鍊於瑞安之陶山。拔宅飛升事聞,三子皆掛冠歸里,亦仙去。”
這塊石碑原來就保存在三甲村的碧山寺(原名松古寺)里。“‘文革’時期,有人擔心石碑遭破壞,龜岩村村民將之藏了起來。直到上世紀80年代,碧山重修楊府廟時,這塊石碑才被拿了出來。正是有了這些依據,我們才在村裡新建了楊府爺的家廟。”
這塊現存於碧山寺的殘碑,青石材質,字體為楷體。碑額有“(楊)太老仙翁正直真君福佑聖王行實”字樣,因為文字記載具體細緻,也成為楊府爺來自渡頭村的重要標誌,《溫州地方文獻叢書·歷代碑刻二集(下·瑞安縣文成縣)》中,收錄的相關內容即來自此碑。

楊府宅


渡頭村[浙江省溫州瑞安市碧山鎮下轄村]
渡頭村[浙江省溫州瑞安市碧山鎮下轄村]
楊府宅位於渡頭村村西,原宅三進,四合院式,佔地面積4950平方米(一說24.8畝約16533平方米),現宅基原貌全無,在原址的邊上已建了數間民房。來到楊府宅。“楊府宅”也叫“楊公府宅”,因楊府爺“拔宅飛升,榮登天府”之後,村裡只剩下了“楊府基”的遺跡。
這片空地道坦前長滿了雜草,據稱,這裡原是土堆,1969年被推平。村民的說法是,此地面積約20餘畝,就是原來楊府宅宅院,系三進府門。村民稱,此地早些時候曾有過類似瓦片物被挖出,其中還有水井及石井欄。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當地人在此附近建房時,曾挖出門台基的大石板等據稱系古建築構件。

圓形水井


在渡頭村東側的一塊荒地中,有一口水井的遺跡。據村民稱,這口井便是楊家井,在上世紀60年代發現的,應該是楊府宅內的水井。據悉,原本該井口上方堆有3米高的泥瓦混合土堆,當時生產隊欲改荒地為良田,於是將土堆夷平,結果發現了這口水井。
水井直徑一米余,圓形,有方形長石條豎立於井中,該石條高出井口約20厘米。村民怕驚動神明,惶恐之餘將水井草草掩埋了。現在荒地上,還留有數塊當年從井內挖出的長條形石頭。
2008年,渡頭村村民再一次尋覓挖掘水井,但由於水多地潮,泥濘不堪,挖掘工作無法進行,遂放棄。
2010年村民租來挖掘機再一次對其進行探索挖掘。當時挖掘機碰到硬物,疑為古井遺址,擔心破壞古文物,便停止挖掘,以待相關部門來鑒定。據傳,古井或許是楊家遭李林甫迫害時藏寶所用。當時因唐兵追殺,楊氏子孫便將不便帶走的財物藏於水井中。為防他人盜竊,便在井中鎮一長條形石頭作為記號,又在井口上方堆起3米高的土堆,想等災難過後重新取出。
關於這口水井,在村裡還有另一個版本的傳說。唐時楊府有丫鬟死於井中(原因不明),於是取長石以鎮邪。后經歲月流遷,井埋土積便成了夷平之前的土堆模樣。
在楊府宅、楊家井的西邊,還有一口稱為“楊深浹”的水塘,水塘面積約200平方米。因其水位較深故名楊深浹。據傳原來的楊深浹比現在寬闊得多。2000年,因村裡在水塘邊的楊氏路原址上鋪修了新路,水塘面積縮小為今天的規模。傳說這口水塘早年也是一片水田,因為唐時建造楊府之故,於此處挑土,田地里的土被挖走,便形成這口水塘。

楊屍路、楊屍橋


在楊府宅的西南方,楊深浹的邊上,有一條長約兩公里的水泥路,南北朝向。這裡原來是青石路,在2000年時修建成現在的水泥路。
這條路原來叫楊屍路,南面的那條橋叫做楊屍橋。後人因‘屍’字不吉祥,就將其改成‘氏’。
唐中宗在位時,楊門遭權奸所忌(一說為玄宗時的李林甫),唐兵追殺楊門一家。當時楊精義在松古寺(今碧山寺)修行,七子楊國剛在陶山白岩山修行,得以躲過此劫(據傳當時修行者、出家人不與世務相干,故可免兵禍)。除第八子楊國強被殺害外,其餘兒孫盡皆逃散,不知所終。因為,八子國強被唐兵殺害於楊氏路上,故新中國成立前,每逢災害年景,村民便在楊氏路上擺香案,供三牲祈雨,據說屢有靈驗。
楊氏橋位於村南一公里處。與新造的一座公路橋相隔5米,過去楊氏路與楊氏橋相連呈“幾”字形。為何在此處要拐彎呢?據說是為避路沖,故向西移5米造橋。現新橋則直接連接楊氏路,筆直通達。
此外,在楊氏路的西側,還有一處楊家團圓墓的遺址。現在墓地被一片荒草覆蓋。據說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團圓墓還有坭墩,1958年大生產運動時,因該村第九生產隊社員移墓造田而湮沒了。當初挖掘時,墓上有一個高60公分、寬40公分的石碑,石碑上刻有“唐中宗乙未年楊府家丁團圓墓”字樣,現碑石無存。
楊府爺還是溫州本土惟一受過賜封,且被寫入正史《清史稿》的神仙。在東南沿海一帶,每年舉行紀念楊府爺的“攔垟福”民俗活動,十分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