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馬曉霖的結果 展開

馬曉霖

博聯社創始人

馬曉霖,男,1964年9月出生,回族,中共黨員,寧夏吳忠人,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文化名家及四個一批”首批入選88人之一。

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人物經歷


工作經歷

1988年至2005年在新華社工作,相繼任國際新聞編輯、主任編輯、科威特分社記者、加沙分社創始人、首席記者、新華社《國際觀察與評論》編輯室首任主任、新華社“伊拉克戰爭報道領導小組”專家成員、伊拉克戰爭特派記者、《環球》雜誌社總編輯、高級記者、“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2005年辭職進入網際網路,創建大旗網和中國第一個民間博客通訊社和實名博客社區——博聯社,首倡和踐行中國網路實名制管理模式。
個人現職
博聯社創始人、總裁、國際問題專家、媒體時政評論員,外交事務專欄作家。寧夏衛視《解碼一帶一路》高端訪談對話主編。

社會活動


交流活動
2004年11月北京第四屆亞太地區媒體、科技與社會論壇發言演講嘉賓。
2005年2月應沙特國王邀請和新華社委派,採訪當年穆斯林朝覲盛事。12月應沙特思想庫邀參加迪拜“世界媒體與阿拉伯”大型國際論壇並做現場辯論嘉賓。
2006年6月應《時代》周刊邀請出席美國阿斯平“財富論壇世界媒體領袖頭腦風暴”論壇,中國話題組發言嘉賓。
2007年1月應邀參加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在京舉行的中東專家交流會。7月應澳大利亞北領地政府邀請,前往北領地考察土著文明。10月應邀參加以色列副總理兼外長利芙尼在京舉行的中東專家交流會。
2008年6月北京攝影季—影像與文明國際高峰論壇演講嘉賓。11月作為中國8名學者之一出席大馬士革第二屆中阿友好大會,訪問卡達、敘利亞和黎巴嫩,與敘利亞復興黨研究機構、東方研究中心、大馬士革大學和黎巴嫩美國大學交流。
2009年3月應伊朗議長拉尼賈尼邀請,前往德黑蘭參加“支持巴勒斯坦國際大會”。
2010年10月參加中歐核安全戰略智庫對話並擔任分論壇點評人。
2011年1月作為知名外交博客應邀參與和美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Jeff Bader 及Ben Rhoders進行在線對話。2月作為唯一博客隨同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訪問湖南並進行博客報道。9月應邀出席以色列第十一屆世界反恐大會並做主旨發言。12月應外交部邀請出席阿布扎比中阿文明對話大會並兩次做主旨演講。
2012年5月出席中國中央黨校首屆中國戰略論壇。7月應日本世川和平基金會邀請訪日考察並做專題講座。8月隨中國新聞代表團訪問日本、韓國。12月參加芮孝儉等主持的中美戰略關係對話。
2013年5月參加阿米蒂奇等主持的“亞太變局與中美新型關係”研討會。6月參加中國-阿拉伯戰略對話會(北京)。
2014年2月應邀參加美國國務卿克里“網際網路自由”對話會。4月應邀與以色列總統參與新浪微博在線問答。6月組織並參加中國以色列軍事戰略對話。6月參加義大利都靈大學中歐及中東關係論壇。9月策劃並主持中國伊拉克反恐合作內部研討會。10月參加阿布扎比戰略磋商國際論壇
2015年11月第二屆阿布扎比戰略磋商發言嘉賓
2013年以來多次參加“環球網”組織的“中國網路名人環球行”人文交流活動,數次任團長,先後訪問韓國、越南、美國、緬甸、印尼。工作至2015年,常駐或短期出訪國家已接近40個。

任職經歷

外交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理事、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阿拉伯友好協會理事、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亞非友好交流協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寧夏中阿博覽會顧問、中國能源輿情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以色列中國學術交流促進會理事。

主要成就


著述領域
國際與外交問題,特別是中東問題及伊斯蘭事務、大國關係、中國外交、恐怖主義、能源安全。
國內學術活動
多個部委、智庫國際及熱點事務諮詢專家、顧問;多家高校博士答辯教師。國家級青年人才選拔評審專家團隊成員。中央電視台、《參考消息》等中央媒體年度“十大國際新聞”評委。
CCTV、阿拉伯半島電視台、鳳凰衛視、東方衛視、深圳衛視、廣東衛視、雲南衛視等資深出鏡評論員;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北京交通台、北京新聞台新聞評論員。
《環球》雜誌、《深圳晚報》《北京青年報》《精品購物指南》《新華每日電訊》《華夏時報》等報刊時事專欄作家。
新華網、人民網、新浪網、搜狐網、網易和騰訊等主流和門戶商業網站中東問題直播訪談嘉賓。新浪微博、新浪微博、搜狐微博訪談專家或客座總編輯。
先後為中宣部、中聯部、中科院、外交部、新華社、CCTV、中國國際法學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外交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河南報業集團、西北大學、海南大學、河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等百餘所中央部委、高等院校、政府部門、新聞單位和企業機構做中東等國際問題及傳媒專題講座。
個人著述
除發表上千萬字中、英、阿新聞、學術作品外,著有《海灣戰爭與三十六計》(1992)、《92中國大回眸》(1993)、《巴以生死日記》(2001)、《穿越生死線》(2002)、《兩河生死劫》(2004)、《中東劇變——西亞、北非大動蕩深層觀察》(2012)、《中國要淡定》(2012)和《阿拉伯黃皮書2013-2014》(2014)等新聞紀實和學術專著。撰寫過數百篇深度分析和預測國際專題報告,為有關部門研判國際形勢、中國外交和地區難點、熱點問題進行決策提供過及時而獨到的專業支持。

獲得榮譽


時間獲獎名稱備註
2002年“第五屆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獲獎
2002年3次獲得新華社最高獎勵“社長總編輯獎”獲獎
2002年第二屆新華社十佳記者獲獎
2002年范長江新聞獎提名
2002年中直機關十大傑出青年獲獎
2004年新華社“伊拉克戰爭報道先進個人獲獎
2005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