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門堰
古代低壩攔河灌溉工程
五門堰,古代低壩攔河灌溉工程,位於中國陝西省城固縣城北15公里桔園鎮東偶,居長江支流漢江的支流湑水河西岸,因渠首並列五洞進水,故稱五門堰。“五門堰創於西漢居攝二年(公元七年)”,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一直保存完好,仍發揮效益。
1984年成立五門堰文物管理所,1992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自東北而來的湑水河流經這裡,拐了一個“L”形彎,轉向東南逝去,五門堰就卡在這個彎節上,大致呈東北至西南走向。這是一座低壩攔河引水灌溉設施,汛時不礙泄洪,旱時蓄水灌溉。
建築雄偉,攔河壩長374米,壩高1.2米,壩頂平台寬2.5米,壩坡寬15米。渠首五洞,東二西三,形似五門,可以啟閉,下500米處,設有進水龍門2孔,退水龍門4孔,可控制水量,設計科學合理,頗有四川都江堰建築之風。乾渠長8.9公里,引水量2.5立方米/秒,現灌溉農田7300餘畝。
五門堰渠首
相傳始建於漢。宋紹興年前叫唐公堰。創於何時,無確切記載。清嘉慶十年(1805)《唐公車按畝攤錢的批複》載:“唐公始於漢朝,疏小渠以灌田,流鼻底(斗山)而歸河(湑水河)”。清道光三年(1823)《唐公車水利碑》載:“五門之渠實起漢矣,相傳以來,渠口丈八。”唐公即唐公房(昉)。據東漢靈帝時所立“仙人唐公昉碑”載:“唐公房新莽①居攝二年(公元7年)為郡吏,遇真人,舉家升仙。”唐公房升仙雖為神話傳說,以“唐公”命名,後世稱“始於漢朝”是可信的。
南宋紹興年前,上共有筒車九輪,車灌溉城固縣許家廟鎮的萬家營、竹園、后灣、新馬院一帶土地。宋《妙嚴院碑記》稱“稻畦千頃、煙火萬家”,指的就是唐公車灌溉區。但因當時湑水河直抵斗山腳下,山皆為石,唐公水不得過斗山,故流斗山而歸河。
約在南宋紹興初年(1131~1136),灌區百姓“相鬥峰(山)形勢”,在斗山北“搭木槽渡引”,水始下流斗山南,灌田3000畝。在唐公堰頭“橫溝五門,用保是堤”,由此唐公改稱五門堰。
后在斗山所搭木槽漸形成“刳木為槽,集本石”(見《五門堰石峽記》)而過。木槽由一個發展成多個,流量增加,斗山南灌溉面積逐漸擴大。到元至正年前,五門堰“灌田40840餘畝,動磨70”(元代賈申立《五門堰碑記》)。由於堰過斗山刳木為渠,每年春修耗費大量竹木、人力。夏秋略有暴雨、霖雨,湑水漲發,常漂走木渠,稻乃薄收。元至正七年(1347)八月“無故崩潰”。縣尹蒲庸力排眾議,命堰長“董工役、召冶匠、鍛器具、率磨夫(石匠)百餘以役其事”。“焚之以火,淬之以水”,石“皆自暴烈而崩。乃以所取之石,仍塞舊渠”,如此反覆進行。至正八年(1348),修成長18丈、寬1丈1尺、“深四仞”的石渠,改善五門堰斗山南灌區的灌溉條件(以上引文見元賈申立《五門堰碑記》)。
但因斗山石渠狹小,年久逐漸圮毀,流量減小,遇旱,斗山南灌區“皆焦土矣”。明弘治五年(1492),漢中府推官郝晟任本縣知縣,領導1000餘名夫、匠,仍以火燒水淬法修築五門堰石渠(峽),渠寬四丈,深二丈,流量增大,並延長下流渠系六、七里,使五門堰“渠水蕩蕩于田畝,高下無不沾足,而所為五萬畝者,無遺利矣”(明郭豈《開五門堰石峽記》)。當時五門堰乾渠繞斗山,沿呂村鄉丘陵坡地東沿至曹家村、鄭家塝,再沿丘陵坡地南沿西行經鴛鴦橋、王家橋(北)、高家村至龍頭寺西,折向南行直到沙河營。灌溉面積囊括今漢白公路北、湑水河西的一、二級階地。由於渠系長,灌溉面積大,水量不足,五門堰灌區對旱地改水田有嚴格限制,不得隨意擴大,並且形成一整套獨特的耕作制度。
明萬曆四年(1576),知縣喬起鳳,領導群眾在渠首五洞壘石坎,以“建悠久之基”;下流修為活堰(即修退水閘,時稱下龍門),以泄洪濤之勢;石峽用石固堤,以彌衝決之患。堰首西創立禹稷廟3間,官房20餘間,創修各洞水口,計水均田(見黃九成《重修五門堰記》)。萬曆二十三年(1595),知縣高登明捐俸金將各洞水口之木卷改用石料,照喬起鳳舊規修砌。
清康熙十一年(1672),嘉慶八年(1803),嘉慶十一年和十二年(1806和1807),對五門堰多次修浚。嘉慶十五年(1810),清查五門堰36共灌田41030.54畝(《清查五門堰田畝碑記》)。
道光五年(1825),全堰灌田33997畝(《五門堰清查田畝公碑記》)。道光六年(1826),堤坎兩次被水衝決。道光十七年(1837),渠首二洞被水沖壞,第三洞只留半邊,碼頭渠坎亦被沖斷成壕。於是“重新下底,相形而作,加工加料,從實堅修”(《重修五洞添設廟宇碑記》)。道光二十一年(1841),遇暴雨,沙土並下,河勢日高,並壅洞口,漫阻渠道,於是將原設的退水閘(即小龍門)改建成退水沖沙閘。“舊只一門,今易為三;舊闊丈八,今闊二丈四尺;舊深六尺,今更深二尺五寸;舊架木橋,今改為石。落成后洞渠無阻,波流逕達”(《重修小龍門碑記》)。
同治二年(1863),兵燹與洪水毀渠,“堰拔其根,田疇失利”。同治七至九年(1868~1870)“堰凡三圮”。知縣周曜東領導群眾修建,“於渠則劈盤石為內坊,編籠實小石為外坊,且設水碼以殺水射坊之勢。於堰側增置卷底以磊石,伐檀為樁下之泥沙之中,……”。同治十一年(1872)修復完竣(《重修五門堰並官渠坎記》)。
光緒七至十二年(1881~1886),東流夾槽及官渠坎,經常有衝決之患,年派水費修復,每畝攤錢六百文。田畝日減,全堰“共灌34128.74畝田”。
民國10年(1921),堰堤塌潰。探討原因,“知水洞底石太高,根底不固”,遂將五洞底下低0.5米。“恐水驟增,洪濤四溢,復於龍門左側增一倒龍門(即側堰),以堵水勢”。民國12年(1923),重修倒龍門,加深基礎,重修五洞進口平台,續修西河坎。
民國22年(1933),自春至夏,水常盈堤。6月中旬,“驚浪奔濤超洞梁而過之,摧毀渠坎數十丈,而二洞全部塌陷”。時正值用水關鍵時刻,駐軍趙壽山司令差李維民營長率兵搶修一條急堰(臨時渠)進水。7月中旬,“水又大漲,老堰、急堰皆從東崩開,而洞旁驟平”。乃抓緊修復渠首,外坎基礎下墊三層竹籠,長五十餘丈。這次修復,廢棄渠首倒龍門。秋後動工恢復,“浚深洞底,較前低六尺余寸。洞底滿鋪石條,洞側平砌石條,中用石灰桐油和泥築頑石,層累而上”,次年4月竣工。
五洞底經民國時期兩次翻修,共下低3米左右。民國24年(1935)秋,攔河堰木卷和竹籠又被大水掃盡,同年修復。當時“五門堰灌田之多(50000畝),工程之大,管理之周密,為陝南各縣之冠”(《建設周報》楊炳堃《漢中南褒城洋等縣水利調查報告》)。
民國37年(1948)5月湑惠渠建成,通水灌田。從此五門堰灌區並為湑惠渠灌區。后因湑惠渠灌溉面積逐年擴大,水量不足,為挖掘水源,充分利用河道滲水,群眾聯名申請恢復五門堰。
1952年3月,縣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五門堰水利修建委員會,由五郎廟、杜家槽、呂家村、馬家店四鄉群眾集資2345.85元(折新幣),於1952年5月修復舊堰,從湑惠渠灌區中撥回水田5300畝歸五門堰灌溉。1953年縣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五門堰水利委員會。1954年加固堰頭。1958年五門堰水利委員會改為管理站,隸屬龍頭區水利聯合委員會領導至今。
1960~1962年,每年洪水將竹籠堰壩衝決,隨壞隨修。1963~1966年,灌區全面改善配套灌溉設施,將11.9公里古乾渠裁彎取直為8.9公里,將斗山石渠改建成兩段明涵,長284米,八條古洞湃、22公里渠道合併修成三條斗渠和一條副斗渠,總長18公里,並配修分水、排洪等各類建築物110處。改善後,乾渠過流2.5立方米/秒,灌區水田擴大到7126畝。
堰壩修建沿襲傳統工程技術、年年修補。河床逐年下切,堰頭越築越高,易遭水毀。1963年用樁基固定堰頭。1968年改建渠首結構,簡陋竹籠裝石壩改為漿砌片石,將堰壩背坡放緩,堰壩基礎打樁置籠以適應沉陷,壩長374米。工程分期修建,1976年結束。灌溉面積9300畝。
1980年7月,湑水洪峰達3130立方米/秒,衝決堰壩15米。1981年7~8月,洪峰數起數落,達2640立方米/秒,堰壩又遭破壞。國家補助1.5萬元,用鋼筋編籠加固堰壩。上游西壩河堤決口314米,使主流改道,渠口乾涸,國家補助4.3萬元予以修復。1983年,洪水又決壩72米,國家補助4.2萬元,用鋼筋籠裝石修復。至此堰壩比較穩固、灌溉配套完善,灌水田達7350畝,水澆地1950畝。
從1965年灌區改善起,到1985年完成堰壩改建止,20年內共作土石方8.29萬立方米,其中砌石8840立方米,共投工32.3萬個;投資33.55萬元,其中國家補助13.55萬元。
1986年,國家補助0.6萬元,群眾集資0.75萬元,修建渠首退水閘(龍門)及公路橋。1987~1990年,國家補助16.3萬元,群眾集資5.3萬元,投勞8.5萬個,加固堰壩,襯砌渠坎4.3公里,斗渠3條;襯砌乾渠1公里。
1984年,五門堰被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立城固縣五門堰文物管理所,國家撥款2萬元,按古樣修葺觀音閣等建築,堰首禹稷殿、太白樓等建築均仿古刷新,使五門堰這一重要水利工程成為旅遊景點。
1990年,對老化工程進行了改造和乾渠襯砌,加固乾渠7.18公里,翻新改造建築物6座,灌溉面積達到0.8萬畝。
五門堰遺址館內其它建築
五門堰人文歷史積澱深厚,據五門堰碑和《城固縣誌》記載,歷代修堰名人輩出,如修堰先賢:宋代的薛可光;元代的蒲庸;明代的郝晟、喬起鳳、高登明;清代的毛際可、胡一俊、俞逢辰、富明阿、肖翰卿、張克儉、周耀東、張世英等。民國時期及建國后,先後有三位將軍,兩位省長和兩位水利專家到五門堰視察和考察。如明二十年(1931年)楊虎城將軍,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楊的部下趙壽山旅長,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孫尉如軍長,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國民黨31集團軍第29軍軍長陳大慶等視察五門堰;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近代水利專家李儀祉先生,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劉鍾瑞工程師後任陝西省水利廳長等考察五門堰。
(歷史建築圖片:)
五門堰遺址館
五門堰有龍門寺古廟一座,三進四院,有大佛殿、禹稷殿、太白樓、觀音閣、望江樓、碑亭、官房等明、清古建築群三十餘間,歷為五門堰局住所。為城固縣五門堰文物管理所和五門堰水管站住址。
遺址館內建築
湑水河,長江支流漢江的支流,古稱左谷水。出升仙谷流入平壩,名智鄉水。因漢居攝二年(公元7年),發生壻鄉川唐公昉(房)升仙其婿外出未偕投入左谷水的神話傳說,故稱水。古、壻通用,水即壻水。清《會典圖》訛為清水,沿用至今。湑水源於周至縣西南太白山西側的光禿山南坡。西南流經洋縣屬域,至本縣石槽河鄉文家壩入境。沿流吞溪會澗,南流經石槽河、盤龍、磚溪、桃源、小河口、雙溪、水磑、桔園、許家廟、原公、呂家村、寶山、五郎廟14個鄉(鎮)和城關鎮匯入漢江。幹流長178公里其中城固段100公里。流域面積2340.2平方公里,其中升仙谷口以上面積2143平方公里。其在本縣流域面積1092.2平方公里。每年平均徑流量10.99億立方米。河道比降為3~15%。上游寬40~50米,林木茂密,涵養水源,比降大,狹谷、碧潭相間,水流湍急。中游寬60~80米,比降較小、多有開展的山間盆壩。下游寬200~300米,水流平緩,河面開闊,灘心發育。升仙村處平均流量34.69立方米/秒,最大流量3130立方米/秒(1980年7月),最小0.05立方米/秒(1979年6月16日)。湑水河水資源開發利用早,水力蘊藏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