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山鄉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東北部的鄉

漁山鄉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東北部,北瀕富春江,其東北一隅與杭州西湖區周浦、袁浦兩鄉鎮隔江相望,東鄰蕭山區許賢鄉、雲石鄉,南與靈橋鎮禮源接壤,西接里山鎮,北與富陽區東洲街道一衣帶水。

簡介


鄉人民政府駐地距富陽區中心13.5公里,水陸交通便利,水路富春江、錢塘江下行經蕭山聞堰抵杭州,上行經富陽、桐廬達蘭溪;陸路有114國道,經富春江第一大橋與320國道接通,經蕭山義橋大橋與杭州、蕭山接通,建設中的富陽地方鐵路由東向西橫貫轄區。
漁山鄉
漁山鄉

歷史沿革


鄉名來歷

鄉人民政府駐地西北一里許,有一山,名魚山。據傳劉伯溫到過此,曾說:“螺魚把門。”蓋指螺山與魚山扼守轄區之大門。魚山腳下有魚山溪急湍流過,地陷而成三潭,後人因而在“魚”字旁加三點,“魚山”遂衍為“漁山”。清代轄區為東南區八角十三庄。民國時期,,先為墅溪、漁山兩鄉,后合併為漁墅鄉。1950年建政時,為五嶺鄉、漁墅鄉。1956年,合併為漁山鄉。1958年10月1日,與里山鄉合併建立東風公社,後來更名為里山公社。1962年6月,里山公社分為里山、漁山兩個公社,歸屬大源區。1984年,改稱漁山鄉。

大事記

1983年,實行土地、山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4年,政社分設,大力發展二戶一體,以砂石料採運、小五金加工、傢具業製作為主的鄉鎮企業起步,並成為三大支柱產業,產值佔全鄉工業總產值的80%以上。
1989年,杭州市民政局批准漁山鄉為革命老區鄉。
1990年,多方投資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實施噸糧田工程,推行雙田制。
1993年,開始安裝有線電視。
1995~1998年,交通設施全面改觀,投資510萬元,鋪澆39.5公里的鄉級柏油公路,並陸續建設五豐輪渡埠、解橋、萬眾公路橋、唐塢橋、西塢橋、黎明橋、漁山大橋,村村道路硬化;投資230餘萬元相繼建成中學學生綜合樓、中心小學、五豐邵逸夫完全小學、漁山第一完全小學等樓舍,完成學校布局調整,改善教學環境;各村建成老年活動室。
1995年,海拔530米的林峰村安裝上有線廣播,全鄉12個行政村村村通廣播;投資350萬元開通程式控制電話,開通富陽市第一台微波電話,安裝行動電話自動變換器;投資150餘萬元完成低壓線改造,建成農村標準化電網;鄉鎮醫療實行一體化,成為市級初級保健達標鄉鎮。
1996年,編製完成並實施村鎮規劃,改善居民居住質量。
1993~1997年,綜合治理工作年年被杭州市、富陽市評為先進鄉鎮。
1998年5月12日起,實行殯葬改革,全面推行火化。

經濟


特色農業

特色農業快速發展,實現農業結構調整的重大突破,是農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漁山鄉開發項目以水產、肉豬、茶葉、干水果等傳統產業為主。主要抓好三個基地:一是水產基地。建立了富陽區最大的水產養殖基地—五豐水產養殖示範園區,有3178畝,被杭州市授予“杭州市都市農業示範園區”榮譽稱號。充分發揮水產協會作用,提供科技服務,增加科技含量,多發展“名、特、優、新”水產品種,並形成產銷一體化的經營模式,以提高產業效益,打響“漁山”品牌;二是建立萬頭肉豬生產基地,投資100萬元,佔地70畝;三是發展茶葉基地。漁山鄉現有茶園面積1000多畝,茶葉種植選擇優良品種,實現提早採茶期,除增加產量外,還嚴把炒制、包裝關,爭取列入“富春銘綠”,建立300畝無公害茶葉基地。
漁山鄉
漁山鄉
漁山鄉是富陽的茶葉主產區,在漁山茶葉發展勢頭良好,茶葉加工戶越來越多,漁山鄉有茶葉加工戶60多戶,茶機68台。漁山鄉農技服務中心、科協、科技辦邀請富陽市農業局茶葉技術人員到漁山鄉為80多名茶農舉辦茶葉科技培訓,主要講解了茶葉機械的構造原理和操作程序、茶葉炒制技術。利用制茶機器面對面的給茶農講解怎樣炒制茶葉和機器的用法。通過培訓,漁山鄉的茶農更進一步認識到茶葉炒制也要靠科技,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勞動成本,增加收入,還提高了茶葉的質量。
漁山鄉在政府引導下,積極開展科技培訓,引導農戶大力發展茶葉生產,提升茶葉產業化水平,先後舉辦了3期無公害茶葉栽培、加工技術培訓班,共有100多人參加了培訓,使廣大農戶掌握了一整套茶葉栽培、加工技術,茶葉專業化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漁山鄉茶葉發展勢頭很猛,已種植茶葉80多萬株。漁山鄉有茶葉面積1500多畝,30畝以上大戶有10多戶,最大的有120畝。茶葉生產的發展進一步增加了農民的經濟的收入。

推廣農業機械化

全鄉純農業用拖拉機59台,收割機3台,2個12人組成的農機服務隊伍。農業站以抓耕作質量與耕作價格為主,為機手牽好頭,修理保養農機,農機下田耕作率95%,收割率80%。

工業產業

漁山工業發展非常迅速,漁山鄉有四級企業278家,工廠的分佈具有地域性。天線配件生產集中在勤建村、葛村、旭光村,產品銷往蘇、皖、滬等地,其中勤建村的浙江杭州富陽江南天線廠的天線遠銷廣州、廈門、甚至出口。鋁鋼門窗的生產曙光村有十幾家,產品遠銷全國各地。異軍突起的黎明、五一、五愛和三元村的傢具廠生產西餐桌、太師椅等銷往上海、湖州、杭州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費者青睞。萬眾村、曙星村有眾多的石料廠,五豐村有近80台挖砂機,它們將富春江底黃砂和沿江山崖的青石等優質建材料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並由這些村的370多隻運輸船隻送到杭州等地,搞活了漁山鄉的經濟。
漁山鄉的工業經濟主要工業門類有砂石採運、手工造紙、傢具製作、小五金等4類。漁山鄉工業總產值13940萬元,突破億元大關,60%以上為砂石採運產值。為保護富春江環境不受破壞,富陽市政府決定關閉沿江石宕及定點、定機、定量採挖富春江黃砂,砂石採運業急劇下降。五一、黎明、五愛等村的小木傢具製作曾興旺一時,漁山鄉傢具企業達108家,產值3500多萬元,為歷史鼎盛時期,后因企業形不成規模,產品上不了檔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步失去優勢,產量、產值銳減,至2005年,傢具生產只剩26家,均屬小本小利的小型作坊,已基本退出市場競爭舞台。以手工操作為主的造紙業,原是漁山鄉農民的主要副業,所產元書紙、坑邊紙、迷信紙曾是長期當家產品,亦因產品不適銷對路,農村勞動力向其他行業轉移等原因逐步減少,已基本停業。
漁山鄉工業結構進行調整,首家引進企業杭州徐王紙業有限公司在境內落戶,開始生產機制白板紙,次年,實現產值2500萬元,此為漁山鄉第一家規模企業。漁山鄉通過整頓和重組,盤活資產存量,引進福斯特工藝品有限公司等企業3家。漁山鄉建立漁山工業小區,小區位於三元村,佔地31.3公頃,引進工業小區企業有杭州弘博化工有限公司等企業3家。漁山鄉有工業企業251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家,從業人員3648,年工業產品銷售收入6.25億元,產銷率96.2%。
漁山鄉商業網點有漁山供銷社。位於黎明村的漁山農貿市場啟用,有攤位23個,是漁山鄉第一個較大的市場。杭州華辰超市漁山連鎖店在黎明村開業。漁山鄉有大小店鋪250家,從業人員2100多人。

社會


教育醫療

漁山鄉相繼新建中小學校教學樓0.8萬平方米,總投資700萬元。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完成中小學合併,並更名為漁山中心學校。漁山鄉先後投資40萬元,建立電腦教室、多媒體教室和修建200米環形跑道等,改善了學校硬體設施。漁山鄉被浙江省教育廳公布為第八批“省教育強鄉”。漁山鄉有中心學校1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所,幼兒園9所,在校初中生437人,入學率100%;在校小學生982人,入學率100%;在園幼兒323人,入園率100%。
鄉內有鄉級衛生院1家,防保所1家。漁山鄉除了海拔530米高的林峰村外,其餘11個行政村都建立村衛生室;漁山鄉投資118萬元,新建漁山衛生院門診大樓,門診大樓位於黎明村,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醫療設施較為齊全。建立漁山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漁山鄉被杭州市政府授予“杭州市初級衛生保健達標鄉鎮”。漁山鄉自來水普及率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保險13195人,占農村總人口的91.2%;有線電視覆蓋率達到81%;完成有線廣播進村入戶工程,通過市政府驗收。

新農村建設

漁山鄉注重民生力促農村公共事業和諧發展。
一、圍繞“一二三七”工作計劃,狠抓落實七大民生工程。漁山鄉本著“以民為本、為民辦事”的宗旨,按照“一二三七”工作計劃,重點建設七大民生工程,提升農民生活質量。一是加快水利工程(飲用水工程)建設;二是以“百千工程”為載體,全力推進村莊整治工作;三是全民動員,紮實開展“清潔漁山”專項行動;四是多措並舉,積極進行浙江省級生態鄉創建;五是切實做好“聯鄉結村”和“下山移民”工作;六是加大投入,按時完成林道及村道建設;七是穩步推進村級校區撤併整合工作及中心小學食堂改建工程。同時將七大工程進行任務分解、責任捆綁,考核細化、監督強化,真正做到民生工程暖民心。漁山鄉七大民生工程進展情況良好,能夠按計劃保質保量完成。
二、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切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紮實做好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基本養老保險及工傷保險工作。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做好相關政策解釋工作,正確引導農民轉變觀念,提高參保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形成鄉村二級上下聯動工作格局,細化工作任務,層層落實責任,確保全年任務圓滿完成;三是規範養老金髮放工作和合作醫療、工傷保險有關報銷程序,做到及時準確,真正實現農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三、豐富農民業餘文化生活,加快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在全市打造“運動休閑之城”的大背景下,漁山鄉積極組織農民群眾參加形式對樣的市性大賽,包括富陽市萬人排舞大賽、富陽市第七屆老年運動會、富陽市第三屆殘疾人運動會等。通過參與比賽,營造了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圍,促進了村民之間的交流和聯繫。漁山鄉政府積極聯繫文廣、科技、衛生等相關部門,邀請專業人員送服務下鄉,豐富了廣大農民的業餘文化生活,促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漁山鄉以建設“殷實漁山、生態漁山、和諧漁山”為目標,把握機遇、創新思路、團結奮鬥、攻堅克難,經濟社會呈現持續、健康、協調發展。先後有三個項目落戶工業小區,總投資達5億元;農業經濟有新特色,“五豐沙”農產品商標成功註冊,150畝“水稻—綠肥省工省力高產高效示範”項目和500畝“生態型水產養殖標準化魚塘建設”項目通過浙江省、市有關部門驗收;社會事業健康發展,基礎設施日益優化,鄉容村貌改善顯著,順利通過杭州市生態鄉驗收。

文化


一方名村
墅溪村,東靠蕭山區,北臨富春江,三面環山,春永線穿村而過。墅溪村由原萬眾、曙星、林峰三村合併而成,全村726戶2465人,地域總面積8.9平方公里,山林面積8498畝,苗木基地800餘畝,2005年本區域內的萬眾村就被省林業廳授予“浙江省綠化示範村”; 2012年墅溪村創建富陽市“美麗鄉村”精品村;2016年創建富陽區“美麗鄉村”特色村;2016年被認定為富陽區七大“最美村莊”; 2017年墅溪村口公園被評為富陽區“十大美麗公園”;2017年,墅溪溪被富陽區評為全區最美“十溪”之一。
一方聞人
徐世楨,1958年出生,初中文化程度,五豐村人。自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到杭州推銷砂石。他從一開始的依靠人力車運送少量砂石到工地發展至租用錢塘江邊2000平方米灘地,投資45萬元建造鋼質碼頭,並改用機械化傳輸砂石料。1998年,徐世楨在杭州南星橋構件二廠的杭州三通砂石公司內成立了富陽漁山世楨建材經營部,年生產能力40萬噸,固定資產400多萬元。徐世楨富裕不忘家鄉,累計為村公益事業捐資4萬多元,上交國家稅收20多萬元。1991年後,連年被評為杭州市優秀經營戶、十佳經營者。1996年,被評為杭州市和富陽市新家庭示範戶。
一方勝跡
漁山鄉風光秀麗,因為有富春江和錢塘江流經,且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墅溪一帶的富春江,在潮水期間素有富陽第一潮的美稱。這一帶江面寬闊,潮起潮落,蔚為壯觀。尤其是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下午四時左右,從靈橋、里山、富陽、蕭山等地前來觀望錢江潮者不下數千人。

人口民族


2021年,富陽區各鄉鎮(街道)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漁山鄉常住人口為8203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漁山鄉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東北部,圖示:
漁山鄉
漁山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