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膠
補充能量的食品
徠能量膠又稱作能量棒,可能大家並不太清楚,顧名思義,就是補充能量的食品。能量膠不僅提供易於吸收的能量,更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電解質。能量膠也叫能量啫哩,濃稠、半膠狀,含水服用,不需咀嚼。是為運動提供能量並促進恢復的碳水化合物凝膠,通常用於諸如跑步、騎自行車和鐵人三項的耐力事件中。能量膠也被稱為耐力膠、運動膠、營養膠和碳水化合物膠。對耐力運動員來說,是較為便攜的能量補充食品。它們裝在小而單份的塑料袋中。每個包裝盒的頂部都有一條帶小凹口的條帶,可以將其剝開以露出可以消耗凝膠的開口。
它起源於1985年,只有短短20多年的歷史。它是一名馬拉松運動員的妻子——一名營養學家特別研製的運動營養食品。能量棒雖然起步晚,但發展神速,無論是科技含量還是銷售量都突飛猛進。僅在美國,2002年能量棒的銷售量已經達到了7個億。
巧克力歷史久遠,它最初源於中美洲熱帶雨林,那裡有一種野生可可樹,那已經是1300多年以前的事了。巧克力自問世以來,一直是世界上最上乘的甜點,在歐美尤其受歡迎。而且,巧克力逐漸成為了一種文化。一提起“巧克力”,大家都會和玫瑰、浪漫還有情人聯繫起來。但作為戶外食品,既要方便快捷,又要安全實惠,同時要講究能量充足,營養全面。
1.熱量:以康比特棒能量型為例,1支能量棒重50g,可提供226kcal以上的熱量。1塊50g重的黑巧克力,可提供220kcal的熱量,同等重量的牛奶巧克力,可提供245kcal的熱量。如此看來,在熱量方面,能量棒和巧克力基本上半斤八兩,不相上下,打成平手。這200多大卡的熱量意味著什麼呢?它相當於2兩饅頭或4兩米飯提供的熱量,可用來燒開4斤半的水,或者保證你走路2小時的熱量所需。
2.能量來源:眾所周知,人體內有三大能源物質,分別為碳水化合物(俗稱糖)、蛋白質和脂肪。糖是機體內最重要也是最優質的供能物質。它耗氧量小,代謝終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減輕運動疲勞感。而且,糖是大腦惟一可以利用的能源。因為只有糖能順利透過腦屏障進入腦組織被腦細胞利用。大腦能量供應不足,就會產生中樞疲勞感。每支能量棒中,糖含量在27.5g以上,同等重量的巧克力中,糖含量在26.5g左右,二者基本持平。但要注意的是,糖的總量雖然相當,但糖的類型卻大有學問。巧克力中的糖主要是蔗糖,它是一種簡單糖,吸收入血的速度快,但維持的時間短。而能量棒中的糖是單糖、雙糖和低聚糖科學組合而成。低聚糖是由3-10個單糖聚合而成,能夠持續平緩地釋放能量。因此能量棒既能實現快速供能,又能保證持續供能,做到能量接力,保持穩定的血糖水平,增強運動能力。在這一回合中,能量棒體現出了科技優勢,更勝一籌。
3.脂肪含量:很多女性朋友都“談脂色變”,對脂肪總是“敬而遠之”。原因很簡單,脂肪攝入過高,就會在體內囤積引起肥胖。同時對肥胖沒有什麼顧忌的朋友需要注意的是,脂肪並不是運動過程中的最佳能源物質。因為脂肪供能,產生的都是酸性代謝產物。而人體在運動情況下,本身體液就是酸化的。酸性代謝產物只能更加重機體的負擔,使機體的疲勞感加重。就能量棒和巧克力而言,每支能量棒的脂肪含量在10g以下,而每塊50g的巧克力脂肪含量在20g左右,故而,能量棒以其高能低脂受到眾多愛美女性的青睞。而相比之下,對於維持運動過程中的能量供應和延緩疲勞發生,能量棒更有優勢。
4.維生素:維生素對於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與運動過程能量代謝關係比較密切的是B族維生素,尤其是VitB1和VitB2。它們是三大供能物質代謝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在膳食中,人們往往攝入量不足。因為穀類食物是這些維生素的一個重要來源,但精加工會使這些維生素大大損失。巧克力中B族維生素的含量甚微,而能量棒中特別添加了VitB1和VitB2,促進運動過程中的能量生成。能量棒是專為運動人群量身打造的,由此也可見一斑。
【包裝含量】:1條45g
營養素 每1條含
熱量 180大卡
脂肪 4g
膽固醇 0g
碳水化合物 27g
膳食纖維 0g
糖 14g
蛋白質 9g
鈉 85mg
鉀 130mg
【詳細說明】:
可幫助肌肉在運度后舒解與能量提升,每條含9g蛋白質與18種維生素與礦物質,可對抗運動自由基對人體的傷害,可作為餐與餐之間滿足口欲的健康零嘴
運動前補充碳水化合物,可增加能量轉換,增加脂肪的利用率,並可延遲疲累情形:運動後補充碳水化物,可提升肌肉肝糖儲徠存,免於酸痛
【用法用量】:
運動前:1小時使用運動能量棒1條
運動后:在30- 60分鐘內,使用一條,提升肝糖儲存,減緩運動肌肉的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