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醬

調料

蝦醬是徠中國沿海地區、香港以及東南亞地區常用的調味料之一,是用小蝦加入鹽,經發酵磨成粘稠狀后,做成的醬食品。味道很咸,一般都是製成罐裝調味品后,在市場上出售。亦有將蝦醬乾燥成塊狀出售,稱為蝦膏或蝦糕,味道較蝦醬濃郁。

蝦醬的食用方法,既可用作各種烹飪和火鍋調味料,又可用於做出許多獨特的美味小菜,如雞蛋蒸蝦醬、蝦醬燉豆腐、辣椒蒸蝦醬等。

調料特徵


好的蝦醬顏色紫紅,呈黏稠狀,氣味鮮香,無腥味,醬質細膩,沒有雜魚,鹹度適中。
由於蝦醬是一種儲藏發酵食品,在儲藏期間,蛋白質會分解成氨基酸,使之具有獨特的清香,滋味鮮美,回味無窮。而且小蝦所含鈣質分解后成為易於人體吸收的鈣,脂肪轉化為脂肪酸,因此蝦醬同時也是優質蛋白質、鈣和脂肪酸的豐富來源。

保管方法


宜用缸盛裝,亦可用木桶裝。必須嚴密封口,防止雨淋和沾生水,存放陰涼通風處。開缸取貨和零售後,都要及時加蓋,防止蒼蠅叮爬、污染、生蛆、生蟲、發霉變質。如發現有翻泡現象尚未變質時,及時加少許白酒,密封保存。如已翻泡變質和有臭味者,不能作為食用

注意事項


蝦醬雖然味道鮮美獨特,但在腌制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胃腸道的酸性環境中可轉化為亞硝胺,這是一種在動物實驗中已被認定的致癌物質,同時對動物有致畸和致突變作用。有資料表明,在山東、遼東的沿海地區,千百年來,人們素有食用蝦醬的習俗,但同時這些地區也是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統癌症的高發區。可見蝦醬只能做調味使用,不宜大量食用。
在吃蝦醬時,最好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這樣可以阻斷亞硝胺在胃內的合成。另外,由於蝦醬含鹽量一般在30%左右,因此,需要限制食鹽攝入量的人,如腎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等,最好不要食用。

詳細分類


沙茶醬:一般是先將蝦米、洋蔥進行油炸,花生仁進行焙炒,然後再與蒜肉、白糖、錦豉、醬油、沙姜粉,生油和少量防腐粉等,經煮后,再磨細而得成品。
銀蝦醬:是用白酒、蝦羔、少量蝦醬和少量保存粉等原料,經磨爛再曬而得成品。
麻蝦醬:也算是麋鹿之鄉江蘇省大豐市的一個特產,因為是海濱城市,也屬於海產品。就是用麻蝦(很小很小的蝦,基本不能分辨),然後用調料熬的醬,味道鮮美,是饋贈佳品,這裡也有廠家專門生產,味道不錯,而且保存時間較長。麻蝦又名糠蝦,是一種獨產於江蘇海安李堡地區的一種淡水小蝦。味道鮮美獨特,麻蝦熬醬招待客人,其獨特的味道讓客人留下好菜一桌,不抵麻是一唰之感嘆。南通鄉村食品有限公司研製開發的系列麻蝦醬,將讓您有機會品嘗這一美妙絕倫的稀世美味。麻蝦醬是火鍋、飯食、麵食和大餅的最佳佐料。
麻蝦醬類型:原味型、淡辣型、麻辣型、咸辣型。
低鹽無腥海蝦醬:利用高新技術方法,改變了傳統蝦醬的高鹽度腥臊味的缺點,使蝦醬成為一種開瓶即食的快餐海鮮食品,有史以來蝦醬不能作為快餐食品的問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填補了同類產品國內甚至國際空白。低鹽無腥蔬菜營養蝦、蟹醬,經過新技術工藝在低鹽無腥的基礎上,以各種不同的蔬菜分別添加入其中,提高了蝦醬風味及纖維素含量,是蝦醬的營養多樣化,品種系列化。增加了食慾性,填補了國內乃至國際同類產品的空白。
台山蝦膏:是廣東台山市的著名特產。台山蝦膏的主要產地為台山市的廣海、海晏和上川、下川等沿海鄉鎮。蝦膏主要用產於海中的苗蝦,加適量食鹽加工而成。苗蝦是一種個體很小的海蝦(只有幾粒米那麼大),蝦殼薄而柔軟,可謂全身是肉,營養豐富。當地人一向有捕食苗蝦的習慣。過去,所捕苗蝦,除鮮食外,便腌製成蝦膏,除自家食用,多餘的便出售,很受消費者歡迎。台山蝦膏,色澤紅艷,味道鮮美,有濃郁的海鮮味,營養豐富,是調味、佐餐的佳品。

營養成分

蝦醬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鐵、硒、維生素A等營養元素,蝦醬中還有一項很重要的營養成分--蝦青素,蝦青素是迄今為止最強的一種抗氧化劑,被稱為超級維生素e,蝦醬越紅說明蝦青素越多。適量食用對身體頗為有益。

生產製作


1、原料處理:原料以小型蝦類為主,常用的小白蝦、眼子蝦、蚝子蝦、糠蝦等。選用新鮮及體質結實的蝦,用網篩篩去小魚及雜物,洗凈瀝干。
2、鹽漬發酵:加蝦重量30~35%的食鹽,拌勻,漬入缸中。用鹽量的大小可根據氣溫及原料的鮮度而確定。氣溫高、原料鮮度差,適當多加鹽,反之則少加鹽。每天兩次每次20分鐘,用木棒攪拌搗碎。搗碎時必須上下攪勻,然後壓緊抹平,以促進分解,發酵均勻。連續進行15~30天左右,至發酵大體完成為止。醬缸置於室外,藉助日光加溫促進成熟。
缸口必須加蓋,不使日光直照原料,防止發生過熱黑變。同時就避免雨水塵沙的混入。蝦醬發酵完成後,色澤微紅,可以隨時出售。如要長時間保存,必須置於10℃以下的環境中貯藏。得率為70~75%。如捕撈后不能及時加工,需先加入25~30%的食鹽保存。這種半成品稱為鹵蝦,運至加工廠進行加工時,將鹵蝦取出,瀝去滷汁,並補加5%左右的食鹽裝缸發酵。
3、增香:在加食鹽時,同時加入茴香、花椒、桂皮等香料,混合均勻,以提高製品的風味。
4、要製成蝦醬磚,可將原料小蝦去雜洗凈后,加10~15%的食鹽,鹽漬12小時,壓取滷汁。經粉碎、日晒1天後倒入缸中,加白酒(0.2%)和茴香、花椒、橘皮、桂皮、甘草等混合香料(0.5%),充分攪勻,壓緊抹平表面,再灑酒一層。促進發酵。當表面逐漸形成一層1厘米厚的硬膜,晚上加蓋。
發酵成熟后,缸口打一小洞,使發酵滲出的蝦鹵流集洞中,取出即為濃厚的蝦油成品。如不取出蝦鹵,時間久了又復滲回醬中。成熟后的蝦醬首先除去表面硬膜,取出軟醬,放入木製模匣中,製成長方磚形,去掉膜底,取出蝦醬,風乾12~24小時即可包裝銷售。

食用指南


適宜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但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時不宜食蝦;患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反覆發作性過敏性皮炎的老年人不宜吃蝦;蝦為動風發物,患有皮膚疥癬者忌食。
質量標準
一級品:顏色紫紅,形狀呈粘稠狀,氣味鮮香無腥味,醬質細,無雜魚,鹽度適中。
二級品:顏色紫紅,醬軟稀,鮮香氣味差,無腥味,醬質較粗,有小雜魚等混入,鹹味重或發酵不足。
三級品:顏色暗紅不鮮艷,醬稀粗糙,雜魚雜物較多,口味咸。

烹飪指導

蝦醬一般作為調味使用。放入各種鮮菜內、肉內食用,味道最鮮美。吃湯麵加入少許蝦醬,則別具鮮味。也可生吃,也可蒸一下作菜肴吃。蝦醬就是用蝦製作的醬。製作海鮮醬一般都是在每年的8~10月份,因為這時的蝦多且味美。
製作時,選10斤蝦皮(一種小蝦)用清水洗凈,放入乾淨的罈子中,再放入精鹽1500克,用木槌輕搗數下,然後封好口,以後每天還要再搗上一次,等15天蝦醬自然發酵后,就可以調製食用了。蝦醬可製成多種口味。既可用於下飯,也可用蔥絲蘸醬配玉米餅食用,還可用於菜肴的調味,如蝦醬豆腐、炸蝦醬雞翅等等。
保管方法
有些地區喜歡生食,更要注意防止污染。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蝦醬
含量參考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144千卡

菜譜信息


用料
食材用量
小蝦1斤
適量
適量
適量
老抽8ml
生抽12ml
紅酒一勺
白糖15g
澱粉3g

經典菜式


蝦醬燒豆腐

食材準備
北豆腐塊,河蝦100克,芹菜100克,姜少許,料酒適量,蝦醬,水澱粉適量。
方法步驟
1、將鮮蝦稀客去沙線后洗凈,芹菜去葉洗凈后切段待用;
2、豆腐切塊後放入油鍋中剪成兩面金黃待用;
3、鍋中再次倒入油,7成熱時,下入薑片爆香,然後倒入蝦醬炒散;
4、接著倒入芹菜段和蝦,炒勻后倒入清水沒過三分之一食材;
5、然後倒入煎好的豆腐,加蓋燒3分鐘后淋入水澱粉勾芡即可。
小貼士
蝦醬是鹹的,一般就不用放鹽了。

蝦醬肉末蛋羹

食材準備
雞蛋一個,肉末10克,蔥少許,料酒,橄欖油,蝦醬適量。
方法步驟:
1、將豬肉洗凈,切成末,雞蛋打散入碗攪勻待用;
2、將蝦醬,肉末和蛋液倒入蒸碗中,加入少許料酒攪勻;
3、然後加入少許涼開水,滴入橄欖油后攪拌均勻;
4、蒸鍋上氣后,放入鍋中,大火蒸15分鐘,出鍋撒上蔥花即可。
小貼士
可以再碗上覆蓋一層保鮮膜,避免最後碗中水過多。

蝦醬怎麼吃

蝦醬中含有較多的鹽,所以這蝦醬一般都是用做調味品,炒菜或者涼拌的時候加入調味的。由於含鹽量比較高,所以患有腎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病的患者不要食用蝦醬。常見的蝦醬吃法可以是用來炒蛋,蒸蛋,炒一般的菜都可以放一些,然後是涼拌菜的時候也可以放入,吃火鍋,吃面都可以用到蝦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