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醉

黃梅戲劇目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段由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吳瓊演唱的選段來自黃梅戲舞台劇《太白醉》。

《太白醉》講述了李白生命中與馬鞍山當塗邂逅的三段歷程。在舞台上反串一個男性角色,而且還是主角,對吳瓊來說無異於一次新鮮而大膽的嘗試,而將一個男性角色從青年演繹到老年,也是黃梅戲史上的第一次。2016年10月18日,該劇將在黃梅戲故鄉的馬鞍山大劇院首演,為觀眾演繹獨特的黃梅李白。

劇情簡介


太白醉
太白醉
黃梅戲《太白醉》 擷取了李白青年、中年、老年三個時期三到當塗的傳奇人生經歷。劇情梗概為青年詩人李白到當塗祭奠謝朓,與當地酒家老闆紀掌柜和隱居修行的皇家公主玉真相識並結下深厚友情。為實現報國理想,李白毅然奔赴長安,多年後失意而歸,回到當塗,卻被戰亂之下百姓的苦難生活所震撼,不顧玉真公主挽留再次出走,意欲奔赴前線平叛殺敵,后歸到李璘帳下任職。李璘謀逆后,李白被牽連獲罪,命在旦夕。玉真公主捨身相救,終獲赦免。暮年李白再次回到當塗,欲與摯友吟詩飲酒,了此一生,卻不料玉真公主與紀掌柜都已經去世,李白在采石磯畔對月長嘯,懷念故交,問詢天地,反思自己的一生,最終捉月而去……

創作背景


太白醉
太白醉
“李白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光彩的人物之一,也是世界上享 有盛譽的文化名人,他的文采、氣韻穿越歷史時光,依然能照亮我們如今的生活。 ”四季劇院院長姜青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在戲曲領域,表現李白的作品並不多,黃梅戲舞台上目前為止沒有出現過一台李白的戲,反串李白更應該是我們首創。為什麼要寫李白?姜青說,因為李白七次到當塗,詩仙留下的那些美麗詩句和有關詩仙的那些美麗傳說激發了大家的創作衝動。 “作為馬鞍山的文藝工作者,也就有這個責任和擔當去打造這麼一部劇,用黃梅戲來表現我們鍾愛的詩仙,去弘揚馬鞍山的詩歌文化。 ”他說。
從最初的立意,到編劇,選角,編排,到即將首演, 《太白醉》 的打造歷時兩年,並成為了 2016年度國家藝術基金立項項目。 “這一大型原創黃梅戲還是安徽省第十一屆藝術節展演劇目之一,將於 10 月 18 日在馬鞍山市大劇院首演。 ”姜青介紹,本劇將充分調動和運用戲劇舞台手段,淋漓盡致地展現人物的內心和情感世界。同時,本劇的音樂創作在深入傳承的基礎上,努力使黃梅戲音樂的傳統性和時尚感完美結合。 “作品成功表現了李白的一生,以及他在我們當塗的一些故事。從目前排練效果看,這會是省內近年來一部不可多得的佳品。 ”姜青自信地說。
太白醉
太白醉
“這是首部以李白為主要人物的黃梅戲 作品,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同時,要想達到預期效果難度也顯而易見。其中,李白的扮演者就是本劇成功與否的最重要因素。 ”楊康介紹,劇組原本也考慮了很多黃梅戲男演員,但總是不太滿意,最終,姜青提議吳瓊,一下子讓大家的思路豁然開朗。“吳瓊以唱功見長,這恰恰是本劇所需要的,她也是刀馬旦,對於本劇中的 ‘ 舞 劍 ’ 、‘ 探馬 ’ 等表演肯定沒有問題。”楊康說,在大家的眼裡, “李白”角色非吳瓊莫屬。
太白醉
太白醉
雖然接到劇組邀演時吳瓊一口就答應了下來,但要想演好“李白” ,吳瓊也表示“壓力山大” 。 “我本來是唱女腔的,大家對我的唱腔都已經很熟悉了,現在換了一個聲行,從發聲到用腔這些方面都會給我帶來全新的挑戰,旦角和生角的身段也完全不一樣。 ”對於吳瓊來說,這些困難都還是次要的,最大的挑戰在於李白是中國人最鍾愛的詩人,幾乎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李白形象。 “由旦角轉變為生角,還要演出不同年齡段李白的神韻風流,對我來說確實是一個挑戰。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吳瓊找來有關李白的 劇 目,閱 讀 大 量 有 關 李 白 的 書籍,走訪相關研究專家,不斷揣摩這位浪漫主義的“詩仙” 。 “希望大家能在我們的表演中找到自己心目中詩仙的影子。 ”
自 8月份進場排練以來,吳瓊一直冒著酷暑與大家一起堅守在排練一線,她說,希望能把偉大的詩人和當時的盛唐精神表現出來,讓更多的人來關注李白,也讓更多的人知道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