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捲殘雲

漢語成語

風捲殘雲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fēng juǎn cán yún,出自唐·戎昱《霽雪》:“風捲殘雲暮雪晴,江煙洗盡柳條輕。”

意思為大風將殘存的雲朵捲走,比喻把殘存的東西一掃而光,也比喻一下子消滅得乾乾淨淨。也可用來形容貪吃,一下子把食物吃完。

徠在句中一般作賓語、定語、狀語;比喻將殘存的東西掃蕩乾淨。

解釋


大風把殘雲捲走。比喻一下子把殘存的東西一掃而光。也比喻一下子消滅得乾乾淨淨。

出處


唐·戎昱《霽雪》:“風卷寒雲暮雪晴;江煙洗盡柳條輕。”
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自從把家私分開了,好似那湯潑瑞雪,風捲殘雲,都使的光光蕩蕩了。”
孤本元明雜劇《聚獸牌》第三折:“覷賊兵有如無物,恰便似風捲殘雲。”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叫一聲“請!”一齊舉箸,卻如風捲殘雲一般,早去了一半。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四十三回:龐吉便舉箸向眾人讓了一聲:“請呀。”眾先生答應如流,俱各道:“請,請。”只聽杯箸一陣亂響,風捲殘雲,立刻杯盤狼藉。
《發財秘訣》第九回:“不一會狼吞虎嚼,風捲殘雲般吃個罄盡。”
《秦並六國平話》卷上:“其餘小軍一刀一個,便似風捲殘雲,從頭殺去。”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五回:“又叫了一盤炒麵,他也就不客氣,風捲殘雲的喫起來。”

成語示例


叫一聲“請!”一齊舉箸,卻如風捲殘雲一般,早去了一半。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

用法


主謂式;作賓語、定語、狀語;比喻將殘存的東西掃蕩乾淨。
(時至今日,“風捲殘雲”已經成為眾多遊戲中必殺絕招的名稱,如《撕裂重罪》。)
附加:該詞語同時可用於形容人進餐的速度非常快,吃得非常多。
用法:XXX以風捲殘雲之勢,短短時間吃掉了三個人的便當。
造句:小王以風捲殘雲之勢吃完了剩下的飯。

近反義詞


近義詞:橫掃千軍、狼吞虎咽

造句


1 那麼多菜,他風捲殘雲,一掃而光了。
2 那麼多菜,很快就被他風捲殘雲一掃而光了。
3 我強大的人民解放軍揮戈南下,桀犬吠堯,革命形勢如風捲殘雲。
4 我強大的人民解放軍揮戈南下,捷報頻傳,革命形勢如風捲殘雲。
5 徠 只見剪子上下飛動,三上兩下,如風捲殘雲一般,那隻綿羊身上的毛被剪得乾乾淨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