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河鄉

陝西省志丹縣雙河鄉

雙徠河鄉位於志丹縣城南9公里處,東接安塞,西鄰旦八,北鄰保安,南接永寧。延定公路、甘志公路橫穿鄉域南北,境內石油資源豐富,交通通訊發達,文化積澱深厚,產業特色突出。

情況


全鄉自然形成“三嶺一川”,三嶺即:東嶺、西嶺、南嶺,一川即雙河川。全鄉總土地面積289.2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94個村民小組,2211戶, 9923人。
全鄉有耕地58000畝,其中坡地40802畝,基本農田17200畝。農民以谷、糜、豆、玉米等常規農作物種植為主,屬典型的農業鄉鎮,產業以草畜、杏果、棚栽業、小雜糧種植等為主。
有中心衛生院、財政所、學校、獸醫站、豆製品加工廠等事業單位12個,鄉辦企業1個(志丹縣豆製品加工廠)

歷史


1984年普查,總面積281平方公里,耕地137370畝。鄉政府駐地在縣城南9公里處雙樹河村。該村北鄰周河,村前有兩棵大楊樹,得名雙樹河。成立公社時省去“樹”字,為“雙河”。建國初屬太平區,1958年屬城關公社,1961年設雙河公社,1984年改建為鄉,1989年轄15個村委會,93個村民小組,100個自然村。
雙河村委會轄前野山、南溝門、蘆草溝、小溝、曹家溝、雙河6個村民小組;向陽溝村委會轄後山、樓門、楊樹院、前橋、陽砭、西溝門、新莊灣7個村民小組;麻子溝村委會轄麻子溝一、二、三村組、馬尾河、榆坬、膠泥台、東山、寨子河8個村民小組;甄家峁村委會轄甄家峁、山窯子、庄科嘴、王家峁、李渠、大灣、走馬梁7個村民小組;墩梁村委會轄墩梁、后野山、走馬梁、廟崾嶮、田圪坨、柏林、白塌7個村民小組;吳家灣村委會轄狼牙刺峁、樊山、陳大梁、吳家灣、大陽灣、小陽灣、梨樹嘴7個村民小組;
南坬村委會轄南坬東、西2個村民小組;李家灣村委會轄李家灣、東徐庄、西徐庄、張家畔、韓家溝、麻家河6個村民小組;桃庄灣村委會轄桃庄灣、白馬廟、南梁、前郝岔、后郝岔、陽灣塘6個村民小組;大庄科村委會轄陳庄科、喬溝、薛台、南崾嶮、東溝、大庄科、苟河上村、苟河下村8個村民小組;白楊樹灣村委會轄東白楊樹灣、西白楊樹灣、檸條灣、前麻家河、中麻家河、后麻家河、王家畔、東壕、花園寺、蔣家畔、上陽灣11個村民小組;毛巷村委會轄賀老莊東村、賀老莊西村、東白草灣、西白草灣、前毛巷、后毛巷、周家灣、小蒜坪、馮家坬、小溝南10個村民小組;劉家灣村委會轄劉家灣、廟梁、馬蓮庄、劉嘴、解胡庄東、西村6個村民小組;寺山村委會;同山村委會。
企事業單位有中心小學、衛生院、供銷社、稅務所、工商所、營業所、信用社、財政所、獸醫站、機耕站和豆製品廠等。
徠1995年轄雙河、甄家峁、李家灣、南坬、吳家灣、同山、寺山、墩梁、麻子溝、向陽溝、桃庄灣、大庄科、白楊樹灣、毛巷、劉家灣、張畔、王畔共17個村委會,94個村民小組,總面積285.6平方公里,耕地86598.5畝

特產


2006年,鄉黨委、政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十六屆五中、六中會會、市三次黨代會、縣十八次黨代會和鄉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認真實施“生態立鄉、商貿強鄉、基礎奠基、產業富民”發展戰略,以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黨的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社會事業綜合建設作為基礎和保證,推動全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全力構建富裕、文明、平安、和諧新雙河。
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8800萬元,其中農業產值3800萬元,工業產值4500萬元,第三產業500萬元;鄉財政收入8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480元,人均產糧550公斤。
年終綜合考評中安全生產、草業建設、兩杏建園、棚栽業、能源建設、財源建設、環境綜合整治、殘聯、信訪、黨風廉政建設等多項工作受到市縣表彰獎勵,並榮獲“工作進步獎”,實現了“十一五”第一年各項工作良好開局、高點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