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河鄉

四川省高縣

雙河鄉位於四川省高縣,雙河鄉幅員面積33.68平方公里,轄1個居委會和8個行政村6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4095人。耕地面積為9830畝,其中田5160畝,土4670畝。鄉境內三山兩槽一壩,最高海拔953.4米,最低海拔367米,深丘、淺丘結合型地貌,為厚層泥塊狀岩夾薄層沙岩,土壤多呈中性偏鹼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平均氣溫18℃,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年內無霜期350天。森林覆蓋率為37.2%。此外還有重慶市武隆縣雙河鄉、陝西省志丹縣雙河鄉、四川省名山縣雙河鄉。

人文歷史


清代屬慶符縣永寧鄉。民國15年(1926)置鄉。民國24年改聯保。民國29年10月復為鄉。1951年2月,分置民興鄉、新民鄉。1956年2月,民興鄉、新民鄉合為雙河鄉。1980年4月,復置雙河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9月撤區建鄉。

農村經濟


雙河鄉
雙河鄉
雙河鄉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盛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苕,經濟作物主要發展花生、豆類、油菜、蔬菜、茶葉、蠶桑、水果等,畜牧業主要有牛、豬、雞、鴨、魚、兔等。2002年-2003年,糧食總產量分別為5440噸、5494噸,國內生產總值分別為3802萬元、3754萬元,第一產業分別為1895萬元、1709萬元,財政收入分別為256萬元、5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213元、2330元。
雙河鄉的工業經濟以礦山開採和礦產品加工、制茶為主。全鄉有礦石開採企業9家,年創產值500萬元。2002年-2003年,鄉鎮企業總產值分別為4429萬元、4206萬元。2003年工業增加值實現1200萬元。2004年工業增加值實現萬元。

公益事業


雙河鄉有中心校1所,附設有初中班6個,小學3所,在校學生1397人,教師66人。有醫院、衛生院1個,醫生18人,病床10張。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訊、光纖電視已開通,具備了投資開的條件。雙河鄉先後被市、縣兩級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鄉。

礦產資源


高縣雙河鄉多青石石材,是鐵路、高速公路、商品房等建築的上好材料。因雙河石材質硬、儲量大、開採期長而富有“石材之鄉”之美譽。由於地殼變遷的作用,高縣雙河鄉是天然石材富集鄉之一。據探明儲量為上千萬億立方米,開採時間可長達50年以上。目前,鄉境內有數十家各類石材開採廠家,年銷石材上萬立方米以上。
除豐富的青石石材外,雙河鄉還富有石灰石、煤、仙人泥等礦產資源,其中石灰石藏量達5000萬噸。雙河鄉區位優勢明顯,東連高縣大窩鎮,南接來複鎮,西與宜賓縣冠英鄉毗鄰,北與翠屏區趙場鎮相望,距宜賓火車站、汽車站20餘公里,川雲公路橫貫南北,國營812廠入廠公路穿境而過。是宜賓通高縣、筠連直至雲南省的必經之道。雙河鄉境內森林資源十分豐富,適宜馬尾松、杉木及中藥材、果木等用材林、經濟林的生長。

其他同名鄉鎮


武隆縣雙河鄉

雙河鄉
雙河鄉
雙河鄉地處重慶市武隆縣北部,距縣城47公里。東鄰接龍鄉,南接仙女山鎮、土坎鎮,西靠涪陵大木鄉,北與豐都三壩鄉相連,平均海拔1300米。屬中山地區,全縣境內最高點為雙河鄉磨槽灣,海拔高度為2033.3m。
民國19年(1930)設置木根鄉,轄木根、爛壩子全境,隸屬涪陵縣第七區,木根鋪場名原名龍盛場,置鄉時因全境生產林木、野生藥材,故更名為木根鋪,鄉政府所在地設於木根場。解放后,1951年3月,析木根鄉的六至十保置雙河鄉,置鄉時將原“爛壩子”更名為“雙河”,既是場名,又是鄉名,1953年8月,析木根鄉楊柳、洪木、核桃及雙河鄉的團興村建廟坨鄉,析木根鄉的蕎子、涼水、偏元及雙河鄉的梅子、六合、獅子等村置梅子鄉。1955年12月,撤廟坨鄉和梅子鄉,將團興、洪木、梅子、六合等村併入雙河鄉,將楊柳、核桃、蕎子、涼水、偏元等村復歸木根鄉。木根鄉轄:桂花、和平、石壩、石廟、蕎子、黃泥、鐵爐、當壩八村,43個村民小組;雙河鄉轄:坨田、廟埡、團興、田壩、街上、高峰、新春、梅子、仙女9村,54個村民小組。2002年6月武隆縣人民政府設置仙女山鎮,將雙河鄉仙女村划入仙女山鎮管轄。2003年12月,武隆縣鄉鎮建制調整,撤消木根鄉,合併入雙河鄉,村級建制調整為:全鄉16個村合併為8個村;撤消和平、石廟、黃泥、田壩、廟埡、高峰、街上、當壩等八個村.
2008年目標任務: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350萬元,較上年增長13%;工農業增加值達5055萬元,較上年增長15%;本級財政收入251.5萬元,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5萬元,增長1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436元,同比增加421元,增長14%;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

陝西省志丹縣雙河鄉

雙河鄉位於陝西省志丹縣城南9公里處,東接安塞,西鄰旦八,北鄰保安,南接永寧。延定公路、甘志公路橫穿鄉域南北,境內石油資源豐富,交通通訊發達,文化積澱深厚,產業特色突出。全鄉自然形成“三嶺一川”,三嶺即:東嶺、西嶺、南嶺,一川即雙河川。全鄉總土地面積289.2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94個村民小組,2211戶,9923人。全鄉有耕地58000畝,其中坡地40802畝,基本農田17200畝。農民以谷、糜、豆、玉米等常規農作物種植為主,屬典型的農業鄉鎮,產業以草畜、杏果、棚栽業、小雜糧種植等為主。有中心衛生院、財政所、學校、獸醫站、豆製品加工廠等事業單位12個,鄉辦企業1個(志丹縣豆製品加工廠)。
2006年,鄉黨委、政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十六屆五中、六中會會、市三次黨代會、縣十八次黨代會和鄉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認真實施“生態立鄉、商貿強鄉、基礎奠基、產業富民”發展戰略,以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黨的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社會事業綜合建設作為基礎和保證,推動全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全力構建富裕、文明、平安、和諧新雙河。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8800萬元,其中農業產值3800萬元,工業產值4500萬元,第三產業500萬元;鄉財政收入8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480元,人均產糧550公斤。年終綜合考評中安全生產、草業建設、兩杏建園、棚栽業、能源建設、財源建設、環境綜合整治、殘聯、信訪、黨風廉政建設等多項工作受到市縣表彰獎勵,並榮獲“工作進步獎”,實現了“十一五”第一年各項工作良好開局、高點起步。

四川省名山縣雙河鄉

地處名山縣東南總崗山麓,東接馬嶺,南連丹棱縣,西靠車嶺,北界解放鄉、紅星鎮。為延鎮河發源地,以兩河交匯而得名。全鄉轄8個村(騎龍、雲台、六合、長沙、紮營、金鼓、金獅、延源),61個合作社,總人口10488人,幅員面積34平方公里。雙河鄉地處名山縣內環線上,鄉公路實現了水泥路面硬化,村村通機耕道,便捷的交通縮短了雙河與周邊地區的時空距離。
雙河鄉氣候濕潤,全年平均氣溫15.4℃,土壤的理化反應呈酸性或微酸性。優越的自然氣候條件,良好的土壤條件,使雙河擁有十分明顯的農副產品資源優勢,發展種植業前景廣闊。改革開放以來,勤勞的雙河鄉人民抓住西部大開發這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邁出了"挑戰傳統農業,構建現代農業"的新步伐,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現已調整耕地4800畝用於種植良茶,全鄉茶葉總面積7000餘畝,年產量620000公斤,已成為遠近聞名的茶葉之鄉。老百姓從中得到了實惠,僅2002年,雙河鄉GDP總量就達3577.2萬元,僅茶葉收入一項就達1800餘萬元。現有茶葉專業市場一個,市場規範有序,八方客商雲集,日成交量在高峰期達50萬元/天。
改革開放以來,雙河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迅速,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交通、通迅、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顯著改善。電話、無線尋呼網等已覆蓋全鄉,電力供應充足。"商貿一條街"正在興建之中,有望年底竣工,明年投入使用。雙河鄉人力資源十分豐富,可供選擇的勞動力達4000人之多,這些都為外來投資者準備了良好的硬環境。同時,在投資軟環境方面,雙河鄉黨委、政府也以更加開明、開放的政策吸引外來投資者到雙河開發、發展,分別在稅收、土地、電力等方面制定了相關的優惠政策,增強政策透明度,加強對幹部群眾的法制教育,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確保外來投資者的權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