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草市鎮的結果 展開
- 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轄鎮
- 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下轄鎮
- 湖南省衡東縣草市鎮
草市鎮
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轄鎮
草市鎮,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下轄鎮,地處衡東縣東南部,東與攸縣菜花坪鎮、鴨塘鎮接壤,南與南灣鄉為鄰,西連楊林鎮,北抵高湖鎮,行政區域面積143.93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草市鎮戶籍人口有60467人。
1950年,為衡山縣第四區南市鄉。1952年,屬衡山縣十三區。1958年10月,設立燎原人民公社。1959年1月,將高塘鄉、南灣鄉析出更名為草市公社。1984年2月,設立草市鎮。截至2020年6月,草市鎮下轄1個社區、18個行政村。
2011年,草市鎮財政收入116.33萬元,比上年增加16.3%。2011年,全鎮GDP總量25825.17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3000萬元,工業總產值12825.17萬元,人均年純收入3800元。2014年,草市鎮全鎮實現生產總值約3.9億元,比2013年增長8.1%;農民人均純收入4850元,人均增長350元,比2013年增長8.7%。2015年,草市鎮全鎮實現生產總值約4.08億元,比2014年增長6.8%,農民人均純收入5000元,比2014年增長280元,增長率為6.6%。2018年,草市鎮有工業企業36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1950年,為衡山縣第四區南市鄉。
1952年,屬衡山縣十三區。
1958年10月,設立燎原人民公社。
1959年1月,將高塘鄉、南灣鄉析出更名為草市公社。
1961—1989年,屬(1960年1月後屬衡東縣)楊林區。
1984年2月,設立草市鎮,另析出沙港、彭家園、香花、田心、吳家倉、橫嶺、黎明、山田、瀟坪9村設立洣坪鄉。
1989年5月,澈坪鄉併入草市鎮。
2015年12月,草市鎮與高塘鄉合併。
2016年,高塘鄉成建制併入草市鎮。之後,草市鎮各行政村也進行合併精簡。
2011年末,草市鎮下轄1個社區、20個行政村:靈山,江坪、江田、大對河、新洲、坪山、羅家寨、桐橋、油子塘、丫塘、草市、白茅洲、沙港、彭家園、香花、田心、吳家倉、橫嶺、聯明、山田、瀟坪;下設6個居民小組、24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草市鎮下轄1個社區、18個行政村:靈山社區,江坪村、大對河村、桐橋村、油子塘村、丫塘村、洣坪村、沙港村、田心村、橫黎村、山田村、高田村、福塘村、兩路新村、馬腦寨村、洲西村、大洲村、石旺村、山塘村,鎮人民政府駐丫塘村。
草市鎮
位置境域
草市鎮地處衡東縣東南部,東與攸縣菜花坪鎮、鴨塘鎮接壤,南與南灣鄉為鄰,西連楊林鎮,北抵高湖鎮,行政區域面積143.93平方千米。
土地資源
2011年,草市鎮有境內耕地面積34882畝,其中水田20033畝,旱土14849畝。
2011年末,草市鎮轄區總人口2815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500人,城鎮化率15.98%。總人口中,男性14304人,佔50.8%;女性13851人,佔49.2%;14歲以下6895人,佔24.49%,15—64歲18810人,佔66.80%;65歲以上2449人,8.71%。人口以漢族為主共28146人,佔99.97%,少數民族9人,其中土家族3人,苗族6人,佔總人口0.003%。2011年人口出生率9.79‰,人口死亡率1.23‰,人口自然增長率8.5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04人。
2017年末,草市鎮常住人口有48595人。
截至2018年末,草市鎮戶籍人口有60467人。
綜述
2011年,草市鎮財政收入116.33萬元,比上年增加16.3%。2011年,全鎮GDP總量25825.17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3000萬元,工業總產值12825.17萬元,人均年純收入3800元。
2014年,草市鎮全鎮實現生產總值約3.9億元,比2013年增長8.1%;農民人均純收入4850元,人均增長350元,比2013年增長8.7%。
2015年,草市鎮全鎮實現生產總值約4.08億元,比2014年增長6.8%,農民人均純收入5000元,比2014年增長280元,增長率為6.6%。
2018年,草市鎮有工業企業36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第一產業
2011年,草市鎮農業總產值占生產總值的50.33%。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5334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柑桔、油菜、瓜類、蔬菜等。2011年,種植柑桔2100畝,產量2400噸,油菜14741畝,產油400噸,瓜類500畝,產量750噸,蔬菜8680畝,產量13540噸,總產值4550萬元。
草市鎮的畜牧業以養殖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出欄生豬4萬頭,年末存欄2.5265萬頭,產值7500萬元。家禽飼養26.5萬羽,畜牧業占農業總產值63.8%。截至2011年底,境內有山林面積1527畝,其中防護林509畝,經濟林1018畝。產值15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15%。
第二產業
2011年,草市鎮的工業總產值12825.17萬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9.66%。境內有企業及小型加工企業112家,職工人數1512人。
第三產業
2011年,草市鎮的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2495萬元。境內有商業網點240個,集市貿易成交額10500萬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草市鎮有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625人,專任教師26人;小學10所,在校學生2296人,專任教師17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學生742人,專任教師36人,小學升初中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文化事業
2011年,草市鎮有各類民間藝術表演團體2個,演職人員19人。鄉鎮綜合文化站1個,已建村級農家書屋16個,總藏書27152冊;2011年末,無線數字電視用戶13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8%。
醫療衛生
2011年,草市鎮有醫院1所,村衛生室28個,醫療床位60張,職業醫師68人,註冊護士23人。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5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25650人,參保率76.8%;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0.186‰。
社會保障
2011年末,草市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740戶,人數1459人,支出110.8萬元,月人均63元;農村五保供養170人,支出25.5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05人次,農村臨時救濟320人次,支出12萬元。城鎮最低生活保障159戶,人數229人,支出49.4萬元,月人均180元。
郵政電信
2011年,草市鎮境內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線單程總長度50千米,投遞點30個,鄉村通郵率100%;有電信服務網點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000門,固定電話用戶2900戶,普及率33.6%,行動電話用戶8200戶,普及率95%,網際網路埠總數1000個,寬頻接入用戶700戶。
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草市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4千米,生產能力800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
● 供電
2011年,草市鎮售電累計完成230萬千瓦時。
2011年,草市鎮境內有衡炎高速,縣道吳南公路、草高公路2條,總長8千米。2011年,境內有客運汽車40台,720座位,年客運量10萬人次;有貨運汽車50輛,200噸位,年貨運量15萬噸。通航河道2條,總長12千米。2011年,有客運船舶22艘,660座位,年客運量15萬人次。
地名由來
明、清時期,練兵的草坪稱為草司,清咸豐三年(1853年)草坪成為市集更名“草市”,由此得名。
民族文化
● 草市趕分社
草市古鎮民俗多樣而古樸,其中最具影響的當屬“趕分社”。趕分社即春分趕集的意思,明清時期(一說是清朝咸豐年間)的農官為“勤政親民”,不誤農事,使人民依時做好農具、耕牛、種籽的準備,指定春分節為交易日。每至春分時節,在油菜花綿延不斷的洣水河畔,近至草市及附近各鄉鎮村民,遠至周邊衡山、攸縣、安仁、茶陵、乃至江西等地,都有客商和顧客或乘船或趕陸路,帶著自己的土產紛涌而至。
端陽節賽龍舟
五月五日,龍舟競渡,振奮人心,盛況異常。是日,五龍下水,有朱家口的黃龍舟(插黃旗)、上街上的白龍舟(插白旗)、正街上的紅龍舟(插紅旗)、司門前的紫龍舟(插紫旗)、晏婆塘的烏龍舟(插黑旗),每條龍舟配鼓手、銅鑼手、指揮各一人,划船力士20—24人。陸地上配銃手一人。岸上,一聲銃響,五龍競渡開始,指揮揮動小旗,眾力士使勁划槳。
與靈山廟同期形成的靈山廟會。每年農曆九月十三日是協應侯的生日(另一說是輔佐炎帝的重臣靈山侯的生日),鄉人為了紀念他,而自發舉行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
● 草市古鎮
草市老街遠,相傳幾千年。草市古鎮是典型的山水型山鄉古鎮風貌,有資料顯示,古鎮最初形成於唐宋時期,保存較好,其自然生態環境本底優越,地域文化底蘊豐厚,並具山、水、洲、鎮等景觀要素渾然一體,古鎮、古廟、古林、古井、古碼頭各具神韻,歷史古老、民風古樸,素有“湘南芙蓉鎮”之美稱。
草市境內有“靈山勝地”“八仙下棋”“猴子撈月”“合福林寺”等名勝古迹。古有靈山八景:雙流漾月、峭壁回瀾、雲根仙座、水際石枰、神植楠蔭、前洲橘色、滴響神泉、山市炊煙。另有民間傳道十景:三步兩搭橋、親生馬磴、桃花園、針線吊葫蘆、象鼻子、線鋸石、石猴子、兩巷不見天、四四方方一顆印、三間半犁嘴屋。
● 草市靈山
七二名峰外,靈山別有天。靈山名聞東南各省,位於草市街首,洣河、永樂江匯合處,高不過百餘米,長不過百丈,山雖不高,因仙而名。據《靈山志》載:秦朝原名麟山,以“山如麟”得名。至漢三侯(紹德侯、衍德侯、協德侯均為中山靖王胄)為“免五季亂,奉母偕隱於此”,“兄弟坐石成真”,“邦人立廟以祀,祈無不應”,遂易名靈山。另一傳說則是,早在遠古時期,中華始祖之一的炎帝神農南巡,沿洣水進入湘東山區,傳播和發展農耕文明,最終“葬於茶鄉之尾”,據《史記索隱·三皇本記》載,炎帝的3位大臣楊山、靈山和洪山為根治洣水泛洪而獻身,分別葬於洣水河畔的吳集楊山、草市靈山和攸縣洪山,洣水流域至今留有為祭祀炎帝及其藎臣的炎帝陵神廟、楊山祠、靈山廟及其祭祀活動等遺存,洣水也就被稱為“聖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