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區

貴州省貴陽市轄區

小河區(今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曾經是貴州省貴陽市的一個市轄區,下轄12個社區(黔江社區、清浦社區、瑞華社區、興隆社區、三江社區、平橋社區、航天社區、小孟社區、航空社區、金竹社區、金欣社區、黃河社區,幅員總面積63.13平方公里。2003年末,總人口11.86萬人。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有布依族和苗族。

歷史沿革


小河區風景
小河區風景
小河區(今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建區歷史很短,其建區前的行政隸屬關係變遷較為複雜。元朝建金竹府。《長順縣誌》記載:“元世祖至元年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以金竹寨置金竹府”。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轄地設中曹蠻夷長官司;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設中曹副司、中曹正司(原駐中曹大寨),屬貴陽府管轄47個寨子。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年),今小河轄地大部分屬貴築縣南下里部屬里、少部分屬貴陽府親轄之中曹正司、副司及貴築縣南下里。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后,小河轄地分別屬貴陽縣第一區、貴陽縣第五區、貴陽縣第七區。民國30年(公元1941年)7月,廢除貴陽縣另設貴築縣。小河轄地大部分屬於貴築縣中曹區,管轄中曹鄉、文萃鄉。
1949年11月15日,小河轄地隨貴築縣同日解放。幾經變化,初設區、鄉,繼撤鄉設人民公社,后復為鄉。
1982年6月,中共貴陽市委、貴陽市革命委員會批複同意將南明區中曹辦事處轄區的部分區域劃出,設立小河辦事處,負責管轄小河工礦區的居民委員會。
1987年3月20日,貴陽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銷中曹鄉,建立花溪區小河鎮,以原中曹鄉的行政區域為小河鎮的行政區域
1992年10月6日,中共貴陽市委召開常委會議,決定在貴陽市小河工礦區建設的基礎上,劃出16.5平方公里的區域,籌建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11月9日,國務院特區辦副主任趙雲棟到貴陽對開發區區域實地考察,提出調整面積的建議。中共貴陽市委、貴陽市人民政府和開發區籌備處根據建議組織各方面領導和專家、再次實地踏勘考察,經過科學論證后決定貴陽開發區區域面積由原定的16.5平方公里調整為9.55平方公里。規劃範圍:北起貴陽紡紗廠,西從壯渡橋沿南明河至小馬場,東沿貴州華烽電器總廠至陳亮河(小黃河),南至花溪區王寬寨。南北長7.41公里,中部最寬處4.3公里,南部最窄處0.7公里。
1993年2月9日,中共貴陽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組建中共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委員會(簡稱中共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2月18日,貴陽市人民政府召開會議,決定成立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簡稱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3月23日,中共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正式掛牌辦公。
1993年3月2日,貴州省人民政府上報國務院《關於請求明確貴陽市小河鎮轄區內工業基地為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請示》(黔府呈〔1993〕1號)。4月30日,貴州省人民政府下發貴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建立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批複》(黔府函〔1993〕84號),同意在貴陽市小河鎮轄區內劃定9.55平方公里的規劃範圍建立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該開發區列為省級開發區,執行省級開發區的有關政策。
1993年4月,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二級機構社會發展局成立,開始籌建貴陽市直轄鎮——小河鎮的相關工作。6月29日,貴陽市人民政府下發《關於建立貴陽市小河鎮有關事項的通知》(築通字〔1993〕21號)。該通知指出,為適應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和管理的需要,根據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將花溪區小河鎮劃歸貴陽市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的批複》(黔府通〔1990〕8號)精神,決定從8月1日起,撤銷花溪區小河鎮、南明區小河街道辦事處,建立貴陽市小河鎮,其機構規格為副縣級單位,由貴陽市人民政府直接管理。貴陽市小河鎮的行政區劃為:原花溪區小河鎮和南明區小河街道辦事處所轄區域。原花溪區小河鎮和南明區小河街道辦事處所屬行政、企事業單位,成建制屬地劃歸貴陽市小河鎮管理。原花溪區小河鎮、南明區小河街道辦事處以及所屬單位的行政、事業人員編製,亦劃歸貴陽市小河鎮。貴陽市小河鎮人民政府比照縣級地方政府行使職權,並按市發〔1993〕1號文件的規定,承擔貴陽開發區社會發展局的職責。
1998年11月5日,貴陽市人民政府上報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撤消市直小河鎮設置市轄小河區(工礦區)的請示》(築府報〔1998〕73號)。該請示提出,小河鎮已經成為一個相對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城鎮,具備了建立市轄區的基本條件,符合民政部〔1996〕96號《市轄區設置標準》規定,為改變行政體制與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強化社會行政管理,擬撤銷市直小河鎮,設置市轄小河區。
1999年4月20日,貴陽市人民政府再次向貴州省人民政府上報《關於將小河鎮和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併設立小河區的請示》(築府報〔1999〕27號)。2月26日,貴州省人民政府上報國務院《關於貴陽市設置市轄小河區的請示》(黔府呈〔1999〕3號)。5月12日,貴州省人民政府上報國務院《關於將貴陽市小河鎮與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併設立小河區的補充請示》(黔府呈〔1999〕7號)。2000年1月21日,國務院致函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貴州省設立貴陽市小河區的批複》(國函〔2000〕10號)。該批複指出,同意設立貴陽市小河區,小河區轄貴陽市小河鎮和貴陽市花溪區金竹鎮,區人民政府駐黃河路。貴陽市小河區的各類機構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設置,所需人員編製和經費由貴州省自行解決。
1999年9月14日,貴陽市人民政府上報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請求申報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請示》(築府報〔1999〕66號),請求省人民政府將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申報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同年9月30日,貴州省人民政府上報國務院《關於請求批准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請示》(黔府呈〔1999〕25號)。
2000年1月20日,國務院批准成立貴陽市小河區,轄貴陽市小河鎮和花溪區金竹鎮。
2000年2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致函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貴州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國辦函〔2000〕22號)。該復函指出,經國務院領導批准,同意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其規劃範圍仍為9.55平方公里,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納入貴陽市經濟技術發展的總體規劃,建設發展資金由貴州省自籌解決。4月8日,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晉陞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慶典儀式。按照貴州省、貴陽市安排,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與貴陽市小河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領導管理體制。貴陽市小河區轄小河鎮和金竹鎮,轄區面積為63.13平方公里。成為了貴陽市三個中心城區之一。
2000年2月23日,國務院批准貴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國家級經濟經技術開發區,轄面積9.55平方公里。
2000年4月8日,貴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晉陞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慶典。同時,貴陽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貴陽市小河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貴陽市小河區轄小河鎮和金竹鎮,行政管轄面積為63.13平方公里。
2001年4月,小河區撤銷小河鎮和金竹鎮,成立城鎮社區辦公室和農村社區辦公室,分別管轄15個城鎮社區居委會和17個行政村。
2004年1月,將城鎮社區和農村社區管轄的社區居委會和行政村整合,分別成立黃河社區、平橋社區、金竹社區,並成立社區黨工委和辦公室加以管理。
2005年5月,撤銷3個社區辦公室,成立黃河社區辦事處、平橋社區辦事處、金竹社區辦事處3個社區辦事處。
2008年3月,撤銷3個社區辦事處,成立黃河街道辦事處、平橋街道辦事處、長江街道辦事處、三江街道辦事處、金竹街道辦事處5個辦事處,分別管轄25個社區居委會和17個行政村。2009年2月,5個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運行。
2009年7月,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小河區)向南延伸,託管花溪區陳亮村、翁岩村、付官村3個行政村,建立小河—孟關裝備製造業生態工業園區。小河區轄區面積擴展至80.33平方公里。
2010年3月,撤銷長江街道辦事處,長江街道辦事處所轄的2個行政村劃歸黃河街道辦事處管轄。長江街道辦所轄的8個社區居委會連同黃河街道辦事處下轄的6個社區居委會整合,成立黔江社區、清浦社區、瑞華社區、興隆社區4個新型社區(4個新型社區共轄14個社區居委會),同時設置社區黨委和社區服務中心。此時,小河區下轄黃河街道辦事處、平橋街道辦事處、三江街道辦事處、金竹街道辦事處、黔江社區、清浦社區、瑞華社區、興隆社區。
2011年4月,小河區撤銷黃河、平橋、三江、金竹四個街道辦事處,分別成立8個社區服務中心。至此,小河區下屬共12個社區(黔江社區、清浦社區、瑞華社區、興隆社區、三江社區、平橋社區、航天社區、小孟社區、航空社區、金竹社區、金欣社區、黃河社區)分別成立了社區黨委和服務中心。其中,黃河社區、三江社區、小孟社區、金竹社區轄行政村共20個;其餘8個社區轄城市居委會25個。至此,小河區範圍內的所有街道辦事處全部撤銷,全區25個居委會、20個村委會均由12個社區服務中心指導服務管理工作,全區均執行“市—區—社區”三級服務管理模式。
2012年11月15日,國務院正式下發《國務院關於同意貴州省調整貴陽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複》(國函〔2012〕190號),同意撤銷貴陽市花溪區、小河區,設立新的貴陽市花溪區,以原花溪區、小河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花溪區的行政區域。花溪區人民政府駐貴築街道明珠大道192號。小河區恢復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至此,小河區從此成為歷史上的行政區。

名字緣由

小河區地圖
小河區地圖
小河區,是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它得名於流經境內的小車河。小河區主次幹道大都以中國的著名江河命名。除兩條主幹道以中國的第一、二條大河長江、黃河命名外,其它街道被稱為紅河路、香江路、珠江路、盤江路、松花江路、灕江路、淮河路等,一些小巷也叫沱江巷、龍江巷、通河巷、柳河巷之類的名字,從而形成“小河”裝“大江”的獨特景觀。 

地理環境


小河區地圖
小河區地圖
小河區位於貴陽城市中心區南部,東面、北面跟南明區相連,西面與花溪區、烏當區接壤,南面和花溪區比鄰;東西長11.5公里,南北寬12.15公里,總面積63.13平方公里。轄區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布依、苗、土家、滿、侗等20餘個民族。年輕的小河區,是一個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管理機制的特殊區域。除擁有市轄行政區“小河區”的身份外,還有一個身份是“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1993年經省政府批准成立,2000年升格為國家級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是貴州省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自然資源


胖水牛水庫
胖水牛水庫
小河區地勢西面高、東南面低,海拔一般在1000米至1200米,屬南北向和東北西南向的緩丘盆地河谷地。其中,中曹司盆地是貴陽市最大的盆地,濫泥溝、阿哈水庫一帶屬中曹司盆地外緣高峰丘地貌。主要河流為烏江水系的南明河及其支流陳亮河、麻堤河。中小型水庫有阿哈水庫和胖水牛水庫。小河為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陽光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氣溫15.4攝氏度左右,最高氣溫在每年的7月,最低氣溫在每年的1月。年平均降雨量1157.6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81%。全年無霜期280天,日照時數為1400小時。風力風向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冬季多東北風和北風,夏季盛行南風,

經濟


2011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81.6億元,增長2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74億元,增長44.3%;財政總收入完成14.31億元(不含基金收入),增長31%;地方財政收入完成7.74億元(40%口徑),增長3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6億元,增長44.14%;實際利用外資1640萬美元,同比增長17.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9033元,增長18%;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9549元,增長28%。
2012年上半年,在全省88個縣(市、區、特區)經濟發展增比進位綜合測評中,小河區以80.90的綜合得分在全省88個縣(市、區、特區)中排第4位,比上一輪(2011年末)上升5位,綜合得分僅比排名第一的仁懷市(82.65分)低1.75分。從單項指標來看,小河區有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第一)、固定資產投資(第四)、全部工業增加值(第九)、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第八)、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第四)、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等指標排位進入全省前10位。
堅持“工業強區”戰略,認真貫徹落實全市振興工業經濟大會的精神。2011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75家,其中,產值100億元企業1家、10億元以上企業5家、億元以上企業29家。
堅持“三產活區”戰略,引進了沃爾瑪、北京華聯、蘇寧、國美、重慶喜百年酒店、西苑錦潤酒店、六合園餐飲等項目。萬科-勁嘉金域華府、騰龍灣、寬城國際、興隆-珠江灣畔、星河國際城、大興星城、南山高地等房地產銷售旺盛,2012年1-6月小河區商品房交易面積共銷售3781套,銷售面積38.84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4.70億元,同比增長15.99%。 

文化


文化藝術宮

石文化藝術的殿堂—貴州石文化藝術宮
貴州石文化藝術宮
貴州石文化藝術宮
貴州石文化藝術宮,位於小河區黃河路交叉路口交通環島下層,是一座圓形透空沉降式大型建築,佔地面積為5400平方米。宮內陳列展示貴州古生物化石、礦物晶簇、雅石及石雕等藝術精品,連同藝術迴廊的中外著名雕塑、世界風情浮雕壁畫、貴州民族民俗浮雕組成國內外一流的石文化藝術殿堂。

奇石精品

奇石
奇石
其中,極具中國古典文化風格的百石廳陳列各類奇石精品500餘件,供觀賞亦供選購。百合廳再現遠古海洋生態環境,陳列海百合化石珍品百餘件,附帶展出其他類的古生物化石。百龍廳則已展出貴州特有的貴州龍、興義龍、新中國龍、魚龍、鰭龍等化石珍品百餘件。百合廳與百龍廳為國內外獨具特色的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百合廳中展示的海百合動物屬拉棘皮動物門,海百合亞門。海百合綱,產於貴州省關嶺晚三疊世地層中,形態優美,酷似盛開的百合,被稱為“永不凋謝的奇花”,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鶚頭貝,腕足類,體碩大,海生低棲,單體群居,肉食動物,殼體厚,腹掾高突而向內彎,兩側對稱,中縫為一隔板,殼體表面往往呈現美麗的紋飾。百龍廳中展示的貴州龍化石,爬行類動物,屬鰭龍目,腫肋龍的新屬種。貴州興義發現的貴州龍產於距今2.4億年前,被光明日報譽稱為“20世紀世界罕見的重大科學發現,今後世界上各地不論何處發現的同一種屬種,均稱為貴州龍。”貴州龍因此揚名海內外,已成為貴州板塊文化中的最閃亮點。“貴州龍動物群”的發現其化石數量之豐富、保存之精美、種類之繁多,舉世罕見,極具科研、觀賞、收藏價值,備受全球石界青睞。百藝廳集工藝品展示、旅遊品銷售和旅遊配套服務於一體,主要陳列中國以及該省石雕藝術精品和各類工藝產品。
觀賞價值
石雕壁畫
石雕壁畫
宮內還建有中央舞台、環形舞池、西方藝術廊、中國藝術廊、貴州藝術廊等。藝術宮東、西、南、北四處通道兩側鑲有8幅中國及亞洲、非洲、北美、歐洲風情的大型紫銅壁畫,環廊23根立柱雕刻了46幅世界著名雕塑,在展廳環廊外的牆壁上還鑲有20幅貴州少數民族民俗風情石雕壁畫,其文化品位和藝術氛圍堪稱一流。藝術宮四處通道兩側鑲有8幅中國及亞洲、非洲、北美、歐洲題材的大型紫銅壁畫和貴州民族民俗風情壁畫石雕,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另外,宮內還有中央舞台和環形舞池,為五彩水磨石地面,使用面積為1280平方米。配置有大功率進口音響和進口電腦聲控舞檯燈光。設備先進、設施一流、功能齊全,是開展大型文藝演出、群眾文化娛樂和培訓活動的理想場所。其它附屬設施中,設有酒吧間,供應有煙酒、飲料、茶水、咖啡、小食品等。
年平均風速2.2米∕秒。

交通


貴陽市小河區位於國務院確定的“黔中產業帶”的核心區域和泛珠三角經濟區域的腹地,在“南下大通道”與“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交匯處,有8條公路進出,黔桂、川黔、貴昆、湘黔四條鐵路幹線在這裡交匯,處於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位置。以東10公里是4D級國際機場——貴陽機場,以北3公里是鐵路客運站——貴陽火車站。距中國西南最大鐵路貨運編組站——貴陽南站2公里,距零擔貨運站——貴陽東站5公里,鐵路整車貨運站——貴陽西站就在境內。環城高速公路穿過境內,從環城高速公路經貴新高速公路可到湖南、廣西,經貴遵高速公路可到重慶、四川,經貴黃高速公路可到雲南。 

社會


社會發展
社會發展
建區以後,小河區委、區政府按照建設現代化工業強區和現代化都市新區的定位,遵循“南延北接,東擴西進”的思路,以非凡的勤奮、非凡的膽識、非凡的激情和開明的姿態、開放的胸襟、開拓的精神,積極實施“工業強區”、“三產活區”、“環境立區”、“科教興區”和“開放帶動”五大戰略,打造公正的法制環境、高效的服務環境、優惠的政策環境和守信的社會環境,全區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2006年,小河區順利進入貴州省第二輪建設經濟強縣行列。

教育

小河一中前身為貴州省航空第二中學,原是貴航集團所屬軍工企業的子弟學校。多年來,在各級地方政府領導的支持下,在教育局各業務部門的指導幫助下,通過全校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為北大、清華、復旦、南大、武大、浙大等高等院校輸送了大批的優秀生,在社會上具有良好的聲譽。2002年3月1日原航空二中由企業移交給小河區政府,更名為貴陽市小河區第一中學。
小河一中是一所完全中學,分為初中部和高中部,位於國家級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暨小河區的中心地帶(區政府對面),交通便利,依山傍水,幽雅宜人。校園佔地面積35000平方米,分教學區、活動區、學生宿舍區,建有塑膠八跑道標準運動場。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學校設施完善,設有綜合實驗樓、微機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實驗室、圖書閱覽室等。學校擁有一支素質好、水平高的教師隊伍,現有正式教職工93人,95%的教師具有中高級職稱。學校管理嚴格規範,學生實行封閉式管理,教師實行坐班制,整個學校具有良好的校風、學風、教風。學校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350多人次,學校在貴陽市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小河區第一小學位於小河區干平路4號,由原礦山機器廠子弟小學和小河鎮中院小學合併而成,1998年2月改名為小河區第一小學。建校50餘年,佔地面積15491平方米,建築面積801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