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皇寺
浙江海寧長安鎮覺皇寺
覺皇寺,始建於唐朝,是江南名剎,有一千一百年的歷史,佛教界有先覺皇后靈隱之說。覺皇寺位於浙江海寧長安鎮,是佛學泰斗太虛大師的故鄉。原覺皇寺規模宏大,建有大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及觀音殿,殿宇高曠,古木參天,氣勢雄偉,兩側有平房數十間,為齋舍及接待所用,布局嚴謹,建築完整,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和文化特色,現長安許多地名如寺弄、寺橋等均因此寺而得名。山門如此出眾,善男信女自然紛至沓來,這當中也就有了文人墨客的雅興,如清代范驤就留下了一首詩曰“梵宇唐封舊,招提漢隴西,地偏梅雨濕,人靜竹雞啼,青衫夾道綠莎滿,留與支郎印馬蹄。
彩虹下的覺皇寺金光閃閃
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改名為覺皇寺,元末寺毀,明洪武二十四年(1319)重建,立為叢林。清順治、乾隆、道光、宣統四朝均重修,惜毀於文革。原覺皇寺規模宏大,建有大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及觀音殿,殿宇高曠,古木參天,氣勢雄偉,兩側有平房數十間,為齋舍及接待所用,布局嚴謹,建築完整,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和文化特色,現長安許多地名如寺弄、寺橋等均因此寺而得名。覺皇寺原有銅鍋一隻,鑄於清順治五年(1648)年,直徑達1.5米,重約300餘斤,銅鍋上鑄有“順治五年,歲次成戌子仲冬日,覺皇禪寺院”等字樣,順治年間僧眾最多時達150餘人,當時覺皇寺香火之盛、僧眾之多、規模之雄偉從銅鍋之大略窺一班。
山門如此出眾,善男信女自然紛至沓來,這當中也就有了文人墨客的雅興,如清代范驤就留下了一首詩曰“梵宇唐封舊,招提漢隴西,地偏梅雨濕,人靜竹雞啼,青衫夾道綠莎滿,留與支郎印馬蹄。”把覺皇寺的沿革和特色寫得滿有江南味道。
覺皇寺照片
2002年市政府海政(2002)42號批准恢復長安覺皇寺,在原址以西300米處投上億巨資重建,規模宏大,佔地80餘畝,殿宇建築面積近萬平米,寺院中軸線自南至北,有山門、九龍壁、般若橋、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卧佛殿等,建成后不久即入列海寧各宗教場所管理狀況最佳場所和信教群眾參與人數最多的寺院;成為海寧西部群眾的文化、旅遊的重要場所。
太虛大師
千手觀音
在覺徠皇寺眾多的佛像中,供於觀音閣內的千手觀音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它採用了香樟木雕裝全金技藝,造型手法繼承唐宋以來的漢式佛像傳統。高8.8米,妙相莊嚴,氣韻生動,為木雕立相千手觀音造像的藝術精品。
四大天王
小僧離去,數年後覺皇寺毀於兵火。大明朱元璋開國,當年小僧已成洪武皇帝,覺皇寺即得重建。寺中四天王從此塑成立像。洪武廿四年覺皇寺立為叢林(和尚聚居修行的處所,后泛指大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