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灣

1943年郭蘭英演唱歌曲

1943年,這首曲子誕生在延安,是以馬可為主要創作人的團隊作品。1943年春節,延安魯迅藝術學校的秧歌隊來到南泥灣,向三五九旅的英雄們獻上新編的秧歌舞《挑花籃》,《南泥灣》是其中的插曲。此曲旋律優美、抒情,熱情歌頌了開荒生產建立功勛的八路軍戰士,歌頌他們把荒涼的南泥灣改造成了美麗的"江南"。全曲可分為對比性的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曲調柔美委婉,後半部分歡快跳躍,最後採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結束全曲。歌曲吸收了民間歌舞的音調和節奏,加上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與舞蹈性為一體,更加生動感人。

歌曲歌詞


作詞:賀敬之
作曲:馬可
花籃的花兒香 聽我來唱一唱 唱呀一唱
來到了南泥灣 南泥灣好地方 好呀地方
好地方來好風光 好地方來好風光 到處是莊稼 遍地是牛羊
往年的南泥灣 處處是荒山 沒呀人煙
如今的南泥灣 與往年不一般 不呀一般
如呀今的南泥灣 與呀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舊模樣 是陝北的好江南
陝北的好江南 鮮花開滿山 開呀滿山
王昆
王昆
學習那南泥灣 處處是江南 是呀江南
又學習來又生產 359旅是模範 咱們走向前 鮮花送模範
咱們走向前 鮮花送模範

創作背景


自1942年起,南泥灣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就強烈吸引著許多知名人士,他們絡繹不絕地前來參觀訪問,並寫下了不少詩文。著名愛國將軍續范亭的《南泥雜詠》20多首詩作,著名詩人蕭三的詩歌《我兩次來到南泥灣》,詩人何其芳的散文《記王震將軍》等,都對南泥灣墾荒的成就給予了高度讚揚。
1943年,陝甘寧邊區軍民大生產運動漸入高潮, 作為“生產模範”的第三五九旅,更是名震邊區。這一年,延安軍民精心籌辦了慰問品,並帶上文藝節目,要到南泥灣去慰勞第三五九旅全體官兵。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秧歌隊在負責準備文藝節目時,就想到應該排練一個和第三五九旅有關聯的節目。
編創人員經過一番苦思冥想,終於構思出一個名為《挑花籃》的秧歌舞,由8位女演員挑著8對花籃,伴著插曲在台上表演,插曲歌詞的最後一段名叫《南泥灣》。詩人賀敬之接到為該插曲創作歌詞的任務后,結合自己對邊區軍民大生產運動特別是第三五九旅墾荒南泥灣的深刻認識和體會,充分醞釀、一氣呵成寫出了歌詞,由馬可採用陝北民歌的調式,為它譜了曲。
賀敬之
賀敬之
秧歌舞《挑花籃》在南泥灣慰問演出中,極受第三五九旅全體官兵的歡迎。王震高興地走上舞台,與該節目的演員一一握手,並與她們合影留念。歌曲《南泥灣》就這樣誕生了。
南泥灣[陝北民歌南泥灣]
南泥灣[陝北民歌南泥灣]
很多人認為《南泥灣》是郭蘭英首唱,其實是王昆。這首歌原本是合唱,在延安時期獨唱首唱是王昆,可是那時條件限制沒有錄音,後來郭蘭英唱了這首歌,大家就認為郭蘭英獨唱首唱,其實是王昆。

翻唱版本


這首流傳廣泛的歌曲現在已經有多個正式出版的版本,包括由黑鴨子合唱團 以及崔健周華健等搖滾音樂人 翻唱的版本。由於歌曲旋律非常優美婉轉,非常適合用手風琴這種樂器來演繹,因而也相繼出現了許多優美的手風琴獨奏曲。
時間歌曲歌手專輯
1998年07月31《南泥灣》周華健《綠柔柔》
2004年08月01《南泥灣》黑鴨子《風情中國》
2005年05月01《南泥灣》紅月亮女子合唱團《紅月亮》

發行信息


發行時間1943年
發行公司新時代影音
所屬專輯《世紀經典精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