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03條詞條名為李剛的結果 展開

李剛

畫家

李剛,1943年生於遼寧朝陽市,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東方畫院榮譽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級優秀專家,國務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貼,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欄目表彰的中國傑出藝術家,遼寧省委、省政府命名的遼寧省優秀專家,國家知識產權文化大使。國家文化部授予“特別榮譽獎”,國際美術家聯合會授予:“20世紀國際藝術名家教授成就大獎”和“國際金獎藝術家”榮譽稱號,獲前蘇聯政府“文化交流榮譽使者獎”獲巴黎國際名人中心“金盾獎金牌”獲倫敦博物館“英中文化交流貢獻獎”。

藝術成就


1983-1985年就讀於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師承關東畫派的奠基人王盛烈教授、孫恩同教授等藝術名家。確立了“融匯中西,傳承古今,深入生活,反映時代”的藝術道路。
名家題詞 14張
名家題詞
2000年移居北京,受聘於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中心作專業畫家;受聘於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兼職教授;後續聘為徐悲鴻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1986-2011年,多次捐助希望工程、中國扶貧基金會、世界兒童和平牆、修我長城、奧運會、亞運會、四川地震災災區、台灣三大宗教聖地等多項社會公益事業,累計捐獻人民幣達數千萬元。
1994年來,作品在天安門城樓、人民大會堂、中南海、釣魚台國賓館、中央電視台、法國巴黎盧浮宮等大雅之堂陳列、展出、收藏。作為我國領導人會見外賓常見的背景畫。並有多幅作品作為國家禮品贈送外國國家元首。
1986-2014年,先後在新加坡、法國巴黎等國以及中國瀋陽、北京、大連、朝陽、台灣等地區舉辦過十六次大型個人畫展。作為國、省級專家團成員,出訪過亞、非、歐、美、澳五大洲二十多個國家,數十幅作品參加國際文化交流展。
東方之子與收藏 5張
東方之子與收藏
獲蘇聯政府“文化交流榮譽使者獎”;獲倫敦博物館“中英文化交流貢獻獎”;獲巴黎國際名人中心“金盾獎金牌”;獲國際美術家聯合會“20世紀國際藝術名家教授成就大獎”和“國際金獎藝術家榮譽稱號”等多種獎項。影響力遠播海內外。
1991-2015年出版過60多種個人畫集(文集),為全國幾十家期刊作封面人物。

名家評論


畫壇巨匠 一代高峰

馬文啟 魯迅美術學院教授
李剛對中國山水畫的最大貢獻,不僅是繼承了中國畫的傳統,而且把中國現代的山水畫引上一個新的境界,新的高度,推到一個時代的高峰,成為新時代的標誌。
李剛部分筆法出版集 6張
李剛部分筆法出版集
“李剛筆法”是一個融匯中外諸多因素的技法,已經形成自己獨具個性的藝術語言和獨樹一幟的創意風格。這是李剛先生對中國山水畫筆墨技法的創新和發展,為中國山水畫筆墨技法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新路。
他是繼傅抱石李可染之後,我國畫壇出現的又一位山水畫大家。

恢弘大氣 剛正雄風

邵大箴 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主任(有卓越成就的美術史論家)
李剛是一位有遠大抱負和卓越建樹的藝術家。
他的創作路子很寬。不僅在山水畫領域有卓越建樹,而且也是出色的人物畫家。他是創作鴻篇巨製的高手,也擅長畫詩意小品。
作為關東畫派的代表畫家之一,繼續在宏大氣勢和正大氣象上下功夫,發揚關東畫派的優秀傳統,賦予關東畫派以改革開放的時代特色和新的活力。

關東畫派的一面旗幟

孫克 中國畫學會秘書長(有卓越成就的美術史論家)
李剛先生作為關東畫派的代表畫家,他的藝術特色很鮮明,作品的影響力很深刻。
看了李剛先生的山水畫,讓我深受感動。他的畫非常嚴謹,也非常生動,非常厚重,非常有力度。豐富了當代中國畫的整體面貌。
我認為李剛先生的藝術成就在關東畫派中打出一面很好的旗幟。

當代中國的希施金

馬文啟 魯迅美術學院教授(有卓越成就的美術史論家)
李剛先生以畫樹著稱,被譽為“當代中國的希施金”。其藝術語言,創意風格,獨具個性,自成一家。鴻篇巨製,氣勢恢宏,詩意濃厚,富於原始生態之美,表達出崇高深遠的精神境界和博大情懷。
俄羅斯有希施金,中國也有希施金。

大自然和大森林的詠嘆者

李奇茂教授台北孫中山紀念館首席專家
李剛,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著名畫家,一位慣畫大山,大水,大自然,大森林的詠嘆者,一位把胸中丘壑盡付筆底雲煙的生活藝術家。
李剛的胸懷就是“萬物過眼皆為我有”,這十分難得。他能將大自然和大森林所觸動的真情,化成筆趣十足起伏有致的條線,以墨分五色的筆墨情趣,,讓人既覺得清逸奇野,又富饒新意快意,多姿多彩,成為見證時代的歷史寫真。

李剛藝術中國氣派大國風範

顧明仁博士 聯合國人民理事會委員
李剛先生的畫展,令人震撼!
他的藝術作品,讓我感受到中國山河的雄偉和壯麗,許多主題性的山水畫,讓我看到中國大地及邊疆地區各族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畫卷。
李剛先生的作品充滿了中國氣派和時代精神,他不僅用中國畫的傳統技法,表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也有西方藝術因素,技法因素,融匯其中,做到水乳交融的完美結合。
我認為他的作品可以代表高水準的中國藝術,代表中華大國的藝術風貌和大國情懷,讓世界各國了解中國文化並重新認識中國。我們會竭力推動他的藝術走向世界。

采十煉一獨標新韻

孫恩同魯迅美術學院教授
李剛同志堅信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要長期地深入到生活中去。他的作品充滿詩情畫意,格調高雅,下筆有神。
他堅持繼承民族傳統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既體現了深厚的傳統功力,又能將西方藝術的有益因素較好地融匯於自己的作品之中,體現了民族氣派和時代精神。

前無古人的技法創新獨樹一幟的風格之美

廖靜文 徐悲鴻紀念館館長
很長時間沒看到這麼好的作品了!
李剛寫生作品系列 20張
李剛寫生作品系列
近些年來許多畫展令人厭倦。我看到李剛先生的作品卻很激動:大山、大水、大情懷;真山、真水、真性情。他的作品真的是“推陳出新”:他繼承了傳統的優秀經典和西方有需要的東西結合起來,非常非常的好!所有作品都是從生活中來的,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畫面的組織也很完美,整個畫面的時代感和空間感都很強。

他是創新的典範無可替代的創造

孫美蘭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李剛作品心路,開北國山水借鑒南派山水自覺意識之先河,精神境界的開拓,大自然偉力的蘊蓄感,顯然得益於李可染先生山水範式的啟發,但又有他自己無可替代的創造。

采天地雄深之氣鑄山水天成之美

王盛烈 魯迅美術學院教授
我覺得他的畫親切,有生活氣息,有中國味道,有一種清新的意境。
看李剛同志的作品,明顯地看得出他對傳統筆墨的深厚造詣,又不感到有任何因襲,我看他就是把傳統學活了的一例。

藝術東方哲學的智慧之光

徐慶平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研究院院長
(一)《李剛筆法解析》——歷代畫家技法創造的總結和發展
李剛先生是能夠代表中國現代山水畫的時代風貌的大畫家。我覺得這個展覽,真是讓我讚歎!這麼多鴻篇巨製,令人震撼!
特別是今天出版的《李剛筆法解析》這本書,寫得非常之好。對於中現代山水畫的發殿會有非常朋的作用。我認為這個技法,不僅是他個人的技法創造,也是我們國家多不少代山水畫家多少代山水畫家創造的總結和發展。因此,在今天才能夠有這樣一部比較面熟的技法著述。
(二)《李剛寫生集》——高等藝術院校極好教學範本
李剛先生一直堅持畫寫生,畫事速寫。他走過中國大地所有省區的大多知名景點,出訪過亞、非、歐、四大洲近二十個國家。所到之處都堅持寫生和速寫。他從數千幅速寫的寫生稿中編選八十幅作品,出版了《李剛寫生集》一書。他跋山涉水,歷盡艱辛,有時甚至會冒著生命危險。我覺得做到這一點非常不容易。他的寫生集對畫家師造化,深入生活的藝術創作起到示範作用。
(三)李剛藝術——東方哲學的智慧之光
中國人的哲學,不走極端,是為中庸:“恰到好處”,找到最佳結合點,是為中庸。
李剛先生的畫,在畫面處理上,在矛盾的對立和對比中求統一,找到最佳結合點。他能夠把西方的東西融匯進來,能夠把古代的東西傳承下來,進行自己獨一無二的創造。他在把握這些關係的時候,真正做到“恰到好處”。
我覺得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畫家,是一位令人佩服,值得尊重的大畫家。因為他給我們許多啟發和教益,並且給我們許多美的享受的強烈震撼。
李剛藝術研討會評論摘要2013.10

披荊斬棘的開拓者

李松中國美術協會編審(有卓越成就美術史論家)
李剛是關東畫派披荊斬棘的開拓者。六十年前,東北山河大地還不曾進入中國畫家的視野。從前人的作品、畫譜、創作經驗中找不到可以直接借鑒的表現方法。
李剛曾四上長白山,他以白山黑水為素材,創作出《松原沃土》、《地下濤聲》、《關冬雪》、《蓬間飛戲》、《生生不息》、《冬花》等一系列代表作。那些榛莽叢生,人跡罕至的荒原,是前代畫家不曾涉足的領域。
李剛將西方畫法融入傳統筆墨之中,創作出新的圖式,為當代山水畫開闢了一方新天地。
他把體悟到的造化賦予山川草木的詩性、靈性,化入筆墨之中。他的作品能夠與不同國度、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觀賞者對話。
人們從李剛作品中分明感受到時代的脈搏。
《披荊斬棘的開拓者》文章摘要2013.10

東方之子濃縮人生精華

2006年,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欄目,以“大山、大水、大情懷”為題,對李剛先生的藝術成就進行了專題報道。認為他的作品以寫實而抒情的手法,表達了一個意境高遠的天地。體現了民族傳統和時代精神,表現了泱泱中華大國的情懷和藝術風範。他的作品屬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和偉大時代,他的藝術風格在我國美術界產生了日益廣泛的影響。

作品欣賞


關東故土作品系列 12張
關東故土作品系列
民族風情作品系列 11張
民族風情作品系列
塞上明珠作品系列 6張
塞上明珠作品系列
森林詠嘆作品系列 11張
森林詠嘆作品系列
詩情畫意作品系列 16張
詩情畫意作品系列
台灣作品系列 6張
台灣作品系列
五洲行跡作品系列一 20張
五洲行跡作品系列一
五洲行跡作品系列二 16張
五洲行跡作品系列二
相知南國作品系列 20張
相知南國作品系列
心靈高地作品系列 9張
心靈高地作品系列
壯闊新疆作品系列 20張
壯闊新疆作品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