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的黑狗

書籍

《丘吉爾的黑狗》首次出版於1970年代,多次再版,是斯托爾多種著作中最暢銷的一種。書中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來觀察心理憂鬱現象,對弗洛伊德的理論進行了反思,剖解了許多大人物的憂鬱心理與非凡成就之間的關係。

目錄


第 一 章 丘吉爾這個人
第 二 章卡夫卡的自我認同
第 三 章 牛 頓
第 四 章 斯 諾
第 五 章 奧塞羅與性嫉妒心理學
第 六 章 成人發展面面觀
第 七 章 精神分析與創造力
第 八 章 戈爾丁的神秘感應
第 九 章 榮格的人格概念
第 十 章 精神分析為何不是一門科學
第十一章 象徵心理學:統一與整合的象徵
第十二章 真正的天才不是瘋子
第十三章 人類為何如此暴力
第十四章 開放社會中精神醫生的責任

內容簡介


剖析丘吉爾這個特殊的病例,恐怕只有精神科專業人士才能勝任。英國精神科醫生安東尼·斯托爾通過他的研究發現,不僅是丘吉爾,還有卡夫卡、牛頓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雖然性情迥異,但都是強迫性精神官能症患者。在《丘吉爾的黑狗》一書中,作者從這些人物的童年開始追溯,審視他們後來的精神狀況,究竟有怎樣的誘因。比如斯托爾將牛頓的病態特徵可歸因於早年所處的環境,包括他的早產,幼年失怙,以及後來的見棄於母親。但這卻激發了他的潛能,成為非凡成就的助推器。在作者看來,丘吉爾也是如此,由於父母的冷落與疏忽,丘吉爾內在的自身資源遭到了剝奪,這造就了他一生的憂鬱性格。
圖冊
圖冊
但是童年創傷也會導致意想不到的結果。在丘吉爾那裡:“正因為他終其一生都在跟自己的絕望戰鬥,只有他才能夠告訴別人,絕望是可以戰勝的。能夠將悲情的現實轉化成大無畏的話語,在1940年那個風雨飄搖的夏天,支撐住我們,不至於倒下去。”而斯托爾對卡夫卡的分析,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卡夫卡的著名作品《城堡》與《審判》,這兩部作品的主題都圍繞著無法預料與反覆無常,那如同夢魘般的情節,其實來自於一個無法實現自我認同的大腦。這些病蚌成珠的案例都說明:心靈經受煎熬,未必導向自我毀滅,也可能催生非凡成就。而心理學家善於從幽微處洞悉人心真相,那往往是殘酷難以直視的,正如一本書的書名:《我們都是有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