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腰雨燕
雨燕目雨燕科動物
白腰雨燕(學名:Apus pacificus),喜成群,常成群的在棲息地上空來回飛翔。飛行速度甚快,常邊飛邊叫,聲音尖細,為單音節。
白腰雨燕
虹膜棕褐色。嘴黑色,腳和爪子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雄性35~51克,雌性41~48克,體長雄性180~195毫米,雌性171~185毫米,嘴峰雄性6~9毫米,雌性7~9毫米,翅雄性168~182毫米,雌性172~182毫米;尾雄性81~89毫米,雌性78~86毫米,跗跖雄性12~14毫米,雌性10~13毫米。
主要棲息於陡峻的山坡、懸岩、尤其是靠近河流、水庫等水源附近的懸岩峭壁較為喜歡。
分布圖
分佈於西伯利亞、遠東、日本、印度越冬於澳大利亞和東南亞。
喜成群,常成群地在棲息地上空來回飛翔。早晨多成群飛翔於岩壁附近,時而接近岩壁,時而成群飛行,相互追逐,不時往返於巢間,上午9~10時以後,常飛離岩壁而向高空或森林和苔原上空飛翔。有時可飛離巢區20千米以外。陰天多在低空飛翔,常疾馳於低空,從地面或水面一掠而過,天氣晴朗時常在高空飛翔,或在森林上空成圈飛行。飛行速度甚快,常邊飛邊叫,聲音尖細,為單音節。其聲似“磯一磯一磯一”。以各種昆蟲為食,主要種類有葉蟬、小蜂、姬蜂、蝽蟓、食蚜蠅、寄生蠅、蠅、蚊、蜘蛛、蜉蝣等。在飛行中捕食。
白腰雨燕是夏候鳥。春季於4~5月遷來。秋季於9~10月遷走。部分留居於香港和台灣。
繁殖期為5~7月。成群在一起營巢。營巢於臨近河邊和懸崖峭壁裂縫中。雌雄親鳥均參與營巢活動,但以雌鳥為主。5月中旬即開始營巢,巢主要由燈蕊草、早熟禾以及小灌木葉、樹皮、苔蘚和羽毛等構成,親鳥並用唾液將巢材膠結在一起和粘附於岩壁上。巢較為堅固,尤其是巢沿膠結得更為堅固,唾液亦較多,巢沿亦較厚,一般為1.8~2.0厘米。巢底較薄,一般為0.4~1.0厘米。巢的形狀為圓杯狀或碟狀,大小為外徑7~12厘米,內徑6~8厘米,高3~6厘米,巢深1.5~3.0厘米;巢沿一般都有一凹陷處,是親鳥尾放置處。巢築好后間隔5~7天即開始產卵。年產1窩。每窩產卵2~3枚。卵白色,光滑無斑,形狀為長橢圓形。卵的大小為24.2~28.0×15.2~17.0毫米,重3~4克。第一枚卵產出后即開始孵卵。孵卵由雌鳥承擔,雄鳥在孵卵期間常銜食喂雌鳥。孵化期為20~23天。雛鳥晚成性,剛孵出時體重僅3.1克,體長27.3毫米,全身赤裸無羽,體色灰黑色,僅背、脅和腹側被有少許絨羽。經親鳥33天的餵養,幼鳥即可離巢飛翔。
4亞種 | ||
---|---|---|
中文名稱 | 拉丁學名 | |
1. | 白腰雨燕指名亞種 | Apuspacificuspacificus |
2. | 白腰雨燕華南亞種 | Apuspacificuskanoi |
3. | 白腰雨燕喜馬拉雅山亞種 | Apuspacificusleuconyx |
4. | 白腰雨燕東南亞亞種 | Apuspacificuscooki |
該物種分佈範圍非常大,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