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丁先
鍾丁先
徠鍾丁先(1613—1672年),字后覺、南山,號懺雲,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蘇區鄉永坑村人。
自幼聰穎好學,才思敏捷,勤奮攻讀,明崇禎十五(1642)年,中壬午科解元。崇禎十七年,北上赴試,到達河南省,得悉闖王攻陷北京,投考無望,折回原籍。他具有一代才子氣質風貌,曾被譽為“天南之異人”、“永安第一詩人”。不久,清兵入關,明幼主南下,鍾丁先傾盡家產,招募幾千人,屯於中壩凹下山,起兵勤王,明幼帝福王朱由崧遷都南京后,獲悉鍾丁先起義勤王,欽授其福建監軍道。桂王(朱由榔)建都肇慶后,升鍾丁先為參議,翌年又升為廣東按察使司副使。此後,鍾丁先出兵與汀州、惠州、班固山等地清兵交戰15年,兵敗。退回凹下山,欲圖再展。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明南朝覆滅,鍾丁先解散義軍,解甲回鄉。清廷兩次勸其出仕,許以高官厚祿,但丁先不為所動,均遭拒絕。並以此與塵世隔絕,隱居深山,削髮為僧,發誓“不著清朝衣,不踏清朝地、不食清朝谷。”“一臣不事二主”。隱居天字嶂萬壽庵、鳳安下石彼岸庵。康熙年間,死於彼岸庵,葬在庵側,終年59歲。
鍾丁先一生著述甚豐,其中《漁》、《樵》、《耕》、《牧》詞流傳較廣。表示了他晚年不問世事,不圖名利,以山野荒川,閑情逸趣打發晚年的灰色人生觀。民國6年(1917年)縣城鍾閑雲先生將鍾丁先的詩文編成《鍾義士文集》出版。
供稿:鍾連欽
鍾丁先6歲時與群兒嬉戲,其兄(乳名山猴)出一上聯命其對:“井龍化作蛇孵卵;”(井龍,丁先乳名。)
丁先反譏對句曰:“山猴笑看鹿含花。”兄稱之為奇才。
其在赴試舟中時遇海寇賦詩一首:
海上天風吹節旄,玉堂仙客錦宮袍。
詔頒帝闕恩初下,詩到雞林價自高。
萬仞鰲金浮曉日,一江鴨綠漲秋濤。
遠夷未識中原鳳,爭睹文章五鳳毛。
九和熱水歸福庵斗方大門鐫刻一楹聯:
歸朝一洞;福蔭萬民。
該庵神龕雕龍畫鳳鐫刻一楹聯:
此身如寄,若依著石火電光,辜負了青蓮吐舌;
佛法無多,須堅持金剛慧劍,掃除卻碧海塵緣。
其在九和熱水歸福庵時僧人曾試其詩才,一朝在送洗臉水時出一上聯:
蠟燭淚流悲甚事?
丁先一見剛從溫泉挑回來的熱氣上涌的洗臉水,即景生情,口佔下聯:
湯湖氣涌怨誰人?
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其反清復明失利,削髮為僧隱居天字嶂講學佈道,為佛堂所撰的石刻楹聯:
佛旨幽玄,猶如雲卦山頭,行到山頭雲又遠;
禪機浩蕩,恰似月臨水面,撥開水面月還深。
楹聯二:
徠泉聲鳥聲鐘鼓聲,聲聲是幻;
山色雲色草木色,色色皆空。
題萬壽庵聯:
出門朝見君王面;
入寺方知古佛心。
漁、樵、耕、牧(自度曲)
漁
煙浪幾重,波浪幾重,煙波浪里過秋冬。執絲綸,釣魚龍,渭濱千古有遺風。得魚沽酒歌滄海,不脫蓑衣卧月中,那管流西,那管流東。
樵
富也無心,貴也無心,生平本分在山林,歌薪曲,傍松陰,聊將野史漫推尋。客來借問山何鬧,惟有樵夫與百禽,一半歌聲,一半鳥音。
耕
朝霧滿蓑,暮霧滿蓑,春來布穀滿山坡。三春雨,數畝禾,含哺鼓腹樂何多。歷山事業無今古,一曲清音任我歌,此際唐虞,此際耒鋤。
牧
郊草芳菲,野草芳菲,雲煙鬱郁鎖柴扉,雞鳴起,日暮歸,短笛無腔信口吹,名利不幹身外事,秋冬胞暖樂牲肥,不理閑是,不理閑非。
來源:《民間文學集成(紫金縣文學資料本)》 講述者:鍾世玉
鍾丁先,字后覺,明崇貞壬午年廣東鄉試解元。
鍾丁先七歲能詩對,有神通之譽。據說,鍾丁先在娘胎里就讀書了。他母親曾氏懷著他時,經常回娘家探親。一次,一個早上看田水的人路過曾氏娘家,聽到裡面有小孩的琅琅書聲,明知道這家人沒有小孩,就進去看個究竟。只看見鍾丁先的母親獨自一人聽著大肚子在灶間煮飯,這個人感到很奇怪。第二天,這個人上山砍柴,在半山腰又聽到小孩子的讀書聲,順著讀書聲找去,又見鍾丁先的母親正在半山腰割魯草。直到鍾丁先鄉試中了解元之後,這個人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我當年聽到讀書聲,原來是解元爺在娘胎里讀書!”
鍾丁先小時,一次隨母親到禮坑探望外祖父,中午天氣熱,鍾丁先便到小河中去游泳,下水前,隨手拿一根樹枝掛上衣服插在河邊。外公見了,順口吟道:“一枝枯木為衣架,”鍾丁先抖著身上的水珠應對說:“萬丈深潭作浴盆。”從此,外公便非常寵愛他。外公的鄰居有口魚塘,一次戽塘捉魚,見魚在淺水中掙扎的樣子,就念:“魚游淺水胸割地,”並聲明,只要有人能對出下聯,塘中之魚任串不要錢。鍾丁先一聽,就叫外祖父去串魚,外祖父不敢去,鍾丁先便越眾而出,抓住大魚就串,塘主人剛要阻止,鍾丁先即念:“龍過高山背挨天。”塘主人睜著大眼,連說:“奇才,奇才!”
回到家裡,母親曾氏把丁先應對串魚的事告訴鍾丁先的祖父。其時,丁先祖父正左手搖扇,右手拿著煙筒抽煙。祖父即出一上聯“搖扇抽煙,風雲並起”以試丁先,鍾丁先歪頭一笑,順口對曰:“打屁屙尿,雷雨交加。”祖父一呆,隨笑說:“哈哈,雖俗了點,但對得很快,也很工整,好!”
有一年,天大旱,村裡人燒香求雨多日,天上連一朵雲都沒有,種下的莊稼,都差不多要曬死了。那時,鍾丁先還未中解元,村裡人請他為求雨的神壇寫對聯,鍾丁先略一思索,便寫道:“綠豆初開,合掌拜天求雨露;黃禾成熟,低頭俯地謝神恩。”此聯一貼,當晚風來雨到,旱患也就解除了。
鍾丁先反清復明失敗后,他遣散義軍,隻身到九和鎮熱水村歸福庵削髮為僧,后又到天子嶂萬壽庵掛單居住。萬壽庵僧眾初不知其底細,見鍾丁先是半路出家,肯定佛門見識不足,對鍾丁先常有不禮貌的舉動。鍾丁先即在禪堂中寫了二副對聯:“佛旨幽玄,猶如雲掛山頭,行到山頭雲又遠;禪機浩蕩,恰似月浮水面,撥開水面月還深。”“泉聲鳥聲鐘鼓聲,聲聲是幻;山色雲色草木色,色色皆空。”僧眾看后,盡皆拜服。
鍾丁先出家以後,清皇朝還派官員許以高官厚祿,勸他出仕。鍾丁先拒絕了勸誘,表示“不踏清朝土,不看清朝天,不穿清朝衣,不做清朝官。”後來,他在彼岸庵樓上設香案絕食,伏案而終。人稱“鍾義士”。他的墓碑聯是:“節義無雙士,文章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