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楊集鄉的結果 展開

楊集鄉

河南省濮陽市范縣下轄鄉

楊集鄉,隸屬於河南省濮陽市范縣,地處范縣南部,東與陳庄鎮為鄰,西與濮城鎮相接,西南與辛庄鎮相連,北與白衣閣鄉接壤,行政區域面積57.95平方千米。

清代時期,設楊集里;1983年底,改為楊集鄉。截至2018年末,楊集鄉戶籍人口為53987人。截至2020年6月,楊集鄉轄55個行政村。

2018年,楊集鄉有工業企業48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5個。2018年,楊集鄉財政預算收入預計完成1020萬元;生產總值完成12.2億元,同比增長15.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8.6億元,同比增長1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4.6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完成9760元,同比增長7%。

歷史沿革


清代時期,設楊集里。
民國時期,設楊集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濮縣三區。
1956年1月,改為楊集區。
1958年,成立楊集公社。
1983年底,改為楊集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楊集鄉
楊集鄉
楊集鄉地處范縣南部,東與陳庄鎮為鄰,西與濮城鎮相接,西南與辛庄鎮相連,北與白衣閣鄉接壤, 行政區域面積57.9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楊集鄉為黃河沖積平原,地勢略為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地面平均海拔48.2米。 
氣候
楊集鄉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大,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有雨雪。年平均氣溫13.5℃。 
水文
楊集鄉有黃河過境,境內長7千米。總乾渠長4000米,凌花店溝長5100米,苗王莊溝長2300米,楊集排溝長2000米,辛楊乾渠長5600米,濮東乾渠長1200米。 
自然災害
楊集鄉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大風、霜凍、雷擊。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11年,楊集鄉有耕地面積4.7萬畝。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楊集鄉轄54個行政村。 
行政村前李胡東桑西桑東牛橋西牛橋中牛橋南李橋中李橋唐梁庄丁胡庄位堂溫小屯前小屯十里庄九里庄任庄靈奶廟芝鐵爐前馬橋李馬橋王馬橋付馬廠吳馬廠西陳庄宋馬廠齊馬廠
劉辛店李辛店中辛店民義王辛店東辛店八里庄曹庄葛庄苗王莊凌花店洪窯姚妨馬廟邊郭庄李葉庄焦庄邢庄楊庄前後店前街東場後街羅樓后王莊劉庄
截至2020年6月,楊集鄉轄55個行政村。 
楊集鄉區劃詳情
前後店村王辛店村前李胡村南李橋村靈奶奶廟村李葉庄村付馬廠村
前街村劉辛店村西牛橋村位堂村馬廟村洪窯村齊馬廠村
後街村李辛店村中牛橋村溫小屯村西曹庄村邊郭庄村吳馬廠村
楊庄村中辛店村東牛橋村前小屯村西八里庄村苗王莊村宋馬廠村
東場村東辛店村唐梁庄村十里庄村姚坊村前馬橋村宋窪村
劉庄村民義村丁胡庄村九里庄村大葛庄村李馬橋村邢庄村
東羅樓村東桑庄村北李橋村芝鐵爐村焦庄村王馬橋村后李胡
后王莊村西桑庄村中李橋村任庄村凌花店村西陳庄村/

人口民族


楊集鄉
楊集鄉
2011年末,楊集鄉總人口47000人。總人口中,男性24000人,佔51.1%;女性23000人,佔48.9%。其中非農業人口44000人,另有流動人口256人,城鎮化率20%。其中14歲以下10275人,佔22%,15—64歲27825人,佔59.57%,65歲以上8609人,佔18.4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回族5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1.4‰,人口死亡率5.25‰,人口自然增長率6.15‰。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807.6人。 
截至2018年末,楊集鄉戶籍人口為5398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楊集鄉完成財政總收入8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83萬元,比上年增長20%。 
2018年,楊集鄉有工業企業48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5個。 2018年,楊集鄉財政預算收入預計完成1020萬元;生產總值完成12.2億元,同比增長15.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8.6億元,同比增長1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4.6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完成9760元,同比增長7%。 
農業
2011年,楊集鄉完成農業總產值1.42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29萬噸,人均700千克。西瓜種植面積5000畝,產量10萬噸。 
楊集鄉畜牧業以養雞為主。2011年,楊集鄉飼養量280萬羽,年末存欄800萬羽。特種養殖以泥鰍為主,面積5300畝,年產量80萬噸,產值1800萬元。 
工業
楊集鄉工業以橡膠、畜禽、食品加工業為主導產業。2011年,楊集鄉工業總產值達到5.6億元,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68%。工業企業28家,職工3201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7億元,比上年增長58%。 
商業
2011年末,楊集鄉有商業網點55個,職工150個。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7億元,比上年增長20%;城鄉集貿市場4個,年成交額1.3億元。 

文化


地名由來
楊集鄉原名黃二庄,相傳楊姓在此做生意,後來生意逐漸擴大為集市,故改名楊集。 
文物古迹
楊集鄉境內有吳氏祠堂、蘇佑墓、劉鄧大軍渡河處紀念碑、李氏祠堂等文物古迹。

交通


2011年,楊集鄉有208、307省道過境,其中208省道境內長8.323千米,通往白衣閣鄉、王樓鎮;307省道境內長5千米,通往濮城鎮、王樓鎮;臨黃堤頂公路橫貫東西,全長6千米,通往辛庄鎮、陳庄鎮。王毛旅遊路縱貫東西,形成了“四橫兩縱”公路,另有鄉道路52條,總長94.8千米,通往各行政村。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楊集鄉有幼兒園28所,在園幼兒1200人,專任教師101人;小學18所,在校生4800人,專任教師18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00人,專任教師25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楊集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2個,業餘秧歌隊5個,從業人員150人。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1.1萬戶,入戶率為98%。 
2011年末,楊集鄉有學校體育場1個,8個村設有健身器材,經常參加健身活動的人數佔28%。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楊集鄉有鄉衛生機構1個,門診所49個;病床76張,專業衛生人員130人,其中掃業醫師5人,掃業助理醫師26人,註冊護士60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楊集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6戶,人數68人;城市醫療救助42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00戶,人數1852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83人。有敬老院1家。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楊集鄉有郵政局1所,代辦所10個。固定電話用戶40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36%;行動電話用戶5000戶,行動電話用戶普及率56%;寬頻接入用戶1800戶,普及率29%。

獲得榮譽


 農村經濟穩定發展,各項指標綜合考核在縣、市名列前茅,先後被省評為“科技致富先進單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四強鄉鎮黨委”、“計劃生育先進單位”、“黃河治理先進單位”、“平原綠化達標鄉”、“普九驗收達標單位”、“科技示範鄉”、“信訪工作先進單位”,被縣委、縣政府授予“五好黨委”、“農業產業化經營強鄉”、“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治安模範鄉”、“計劃生育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