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9條詞條名為胖子的結果 展開
胖子
原子彈名稱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在日本長崎投擲的原子彈的名稱。名字是由於丘吉爾體形的啟發。1945年8月9日,即廣島首枚原子彈爆炸后三天,由查理士·斯文尼(Charles Sweeney)駕駛的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伯克之車”(Bockscar)在長崎上空三萬一千英尺(9000米)投下。在日本當地時間早上十一時零二分,在1,800呎(550米)高度爆炸。“胖子”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使用的核武器,亦是至今為止最後一次在實戰中使用的核武器。
胖子長10 英尺八吋(3.25米),直徑五英尺(1.52米),重10,000磅(4545公斤)。釋放的能量約相等於20000噸的 TNT烈性炸藥,即大概為8.4 ×10^13 焦耳,比投擲在廣島的首枚原子彈稍多。由於長崎地勢多山,造成的損害比平坦的廣島較低。約四萬人直接死於胖子的原爆,約二萬五千人受傷。約7000平方米之建築物被夷平。之後數萬人死於核子塵埃放射引起的癌症。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已接近尾聲。德國法西斯於5月8日無條件投降。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日本政府置之不理。為了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美軍向日本廣島市內投下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鈾彈,導致廣島市24.5萬人中有20萬人死傷,城市化為一片廢墟。
胖子原子彈使用到在自然界之中極微量而通常不會在自然界之中存在的鈈-239。但是鈈原子彈的核裂變反應與鈾原子彈所作出的不盡相同,所以鈈原子彈的構造將會與鈾原子彈的構造完全不同。因此,鈈原子彈的開發就與使用到鈾的廣島小男孩原子彈的開發歷程將會出現徹底的差異。
在進行鈾原子核(第92號元素)的核裂變實驗的時候,就開始傳出“第93號元素與第94號元素都會存在”的預言。然後就有美國的物理學家在1940年成功發現了第93號元素——鎿。然後,在翌年2月就有柏克萊加州大學的格倫·西奧多·西博格成功發現了第94號元素——鈈。
而與此同時,自1939年9月,在歐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如火如荼,而物理學家利奧·西拉德則往美國亡命,為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總統送上歷史性的原子彈開發建議書。
最後,以鈈作為原子彈等核子武器的原料一事迅速得到國際關注。
根據1940年3月的《費里茲-毗艾爾備忘錄》(Frisch-Peierls memorandum),實際的原子彈製作就被表明,核裂變過程所得的能源方面就即將成為軍事研究的範疇之一。
胖子[原子彈名稱]
由於內爆式鈈彈是一種嶄新的設計,因此美國在使用前,先在1945年7月16日新墨西哥州試爆了另一枚同一模式,稱為“小玩意”(Gadget)的原子彈。結果試驗非常成功,得到的當量達二萬公噸,比原先預計高出二至四倍。
蘇聯的首枚試爆的核武器設計基本上與“胖子”相同。
1945年8月9日上午,美軍對日本實施第二次原子彈襲擊,此次襲擊密碼代號為“16號特別轟炸任務”,由5架B-29轟炸機組成的突擊隊執行。“胖子”本來的首要攻擊目標為日本另一城市小倉。當天早上負責投彈的B-29戰機飛到小倉上空時,發現當地被雲層覆蓋,於是斯文尼決定改為攻擊後備目標長崎。突擊隊將原子彈“胖子”投在長崎市。轟炸造成長崎市23萬人口中的10萬餘人當日傷亡和失蹤,城市60%的建築物被毀。
天寧島的出名是因為二戰中美國投向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都是從這裡裝載起飛的,現在島上留有當時原子彈裝載遺址(Atomic Bomb Pits)。
與“小男孩”、“胖子”同型號但已拆除核心部件的原子彈以及執行任務的“博克之車”號B-29轟炸機目前在代頓市的美國國家空軍博物館永久展出,每年有130多萬遊客前來參觀。
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但是核武器從此開始威脅全人類。
日本廣島和長崎因“小男孩”、“胖子”兩顆原子彈轟炸造成的傷害遺留至今,倖存者飽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膚灼傷等輻射後遺症的折磨。據日本有關部門統計,因美國原子彈轟炸而死亡的人數至今廣島接近25萬,長崎已逾14萬。原子彈“胖子”毀壞房屋19587所,破壞面積4.7平方公里。
美國用原子彈轟炸廣島和長崎,也使日本人民遭受到軍國主義者發動侵略戰爭帶來的嚴重災難。日本人民親身體驗了原子彈造成的無窮遺患。據日本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10年,廣島因受原子彈傷害而死亡的人數已達26.944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