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布景的結果 展開
- 舞台裝飾
- 詞語解釋
布景
舞台裝飾
布景décor戲劇演出視覺形象中構成景物環境的實體部分。源於拉丁語裝飾之意。曾稱舞台裝飾。布景藝術創造的藝術形象,由設計者根據劇情的要求進行構思和設計,用舞台技術的方法造型和塑形,使其體現在演出中,與燈光、化妝、服裝等共同綜合塑造演出外部形象,幫助演員表演,示劇本內涵。
布景師(artdirecto/setdecorator)
電影發展初期,主要負責畫幕布景或構築式布景的設計和搭建任務的設計人員.布景師並非是美術師的同義詞.在當代電影美術創作中,布景師知識承擔隸屬於總體美術設計中的一部分任務。布景師的職業越來越廣,不僅有電影布景師,還出現婚禮布景師,汽車布景師,水族布景師,家庭“布景師”等.

布景師(artdirecto/setdecorator)

布景
要想拍出人性的自然美,拍攝前做到知己知彼。我建議攝影師拍前填寫“溝通設計表”。記住,讓顧客相信你是他真摯朋友。如果你不能說服某人某事,那是你的不足,因為你還沒有找到將你的智慧傳遞出去的方法。要進行完美的溝通,以下三點需要勤記在心:
1、感謝他們給你的建議及填寫溝通表、拍攝留檔。
2、尊重他們的意見、建議、並作詳細記錄。
3、再同意他們的看法的同時,也希望他們的接受你的建議。
二、拍前準備
1、先看顧客一共幾套衣服,什麼套系,拍幾張,來構思要拍幾種感覺。
2、設計拍攝思想,拍攝方法,構圖、布光,推想拍攝過程,對所有拍攝的內容及結果作到胸有成竹
3、認真觀察顧客臉型、體型設計拍攝風格
三、拍攝引導

Marc Jacob的布景師Stefan Beckman
2、客人一般有兩種:傲慢型,拘束型。
傲慢型——身份和品位可能高一些(多為高套系)。原因是他們對攝影師還不完全信任,對這樣的客人攝影師切不可過於親切。先要在剛進攝影棚時由助理親切招呼,攝影師不動聲色,給他一種更高的氣勢,並向助理排工作,讓他感到攝影師的權威。等一切準備完畢后,攝影師要用加倍的親切和熱情去擺POSE。在每張拍前要用非常幽默的語言逗客人笑,等一組拍完后要接著講:辛苦兩位、表現很好、發揮出色、繼續發揮、繼續努力等鼓勵性語言,由助理送出。攝影師要接著恢復高傲的氣勢,這樣顧客會想——這真是大師。即增加了對你的信任又在以後的拍攝中更加配合。
拘束型——客人層次可能低一些(多為低套系)。原因是他們對這個環境還不適應,這樣的客人攝影師應積極主動去與之交流,多說廢話,放鬆他的緊張感。根據他的職業與他們交談感興趣的話題,在拍照時逗他們笑時用有關的話題,並更加的有耐心。這樣他們進入狀態后就更容易與你配合。

婚禮布景
布景設計師這一行道中頂級作者們來自各行各業,我們在他們的履歷中能看見設計業、建築業、電影業。他們與設計師、攝影師、造型師等時尚界的大人物合作,搭建出夢幻般的畫面,創造出了那些僅可持續一季、一個月,甚至只有七分鐘的藝術品。布景設計師的工作,除了為品牌發布會製作漂亮的伸展台之外,還包括為商業廣告和雜誌拍攝搭景,為盛大派對做內部裝飾,甚至是參與電影製作。在Beckman看來,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一回事—將頭腦中的圖像變成現實。
布景師又是一個將藝術運用到商業活動和實用裝置上去的跨界職業。布景師們的愛好通常也與藝術密切相關。Beckman非常喜歡到舊書、老電影和劇院布景中尋找靈感。他熟知時裝業內通行的風格術語,總能挖齣電影場景或某張相片,來說明他腦中所構想的畫面。

布景師(artdirecto/setdecorator)
有一次Beckman為Tom Ford 的拍攝布景,堅持要用一種顏色較淺的沙子調換現場沙灘上“太灰”的沙子。而提起Jacobs 2007春夏那場主題為“河流”的發布,他至今還在為使用了兩種色彩幾乎無法區分的糖果而痛苦呻吟。“他很討厭那種“只不過是個布景”或是“看不見的,無所謂”的說法。他說,“可能攝影機確實捕捉不到那麼小的細節,但細節仍會對模特和攝影師有影響。”

古香古色的舞台布景
2、自有聲電影問世以來,攝影棚的設計和建造,一般都嚴格注意聲學技術的應用,使其既隔絕外界噪音的干擾,又在棚內構成適宜的聲場分佈和混響,以適應拍攝時採用同期錄音工藝,並保證聲質優美、清晰的錄音效果。
3、在內景攝影的條件下,照明、特技、煙火等工種,比較容易從技術上控制,創造出所需的環境氣氛和視覺效果。
4、攝製組可以就近得到廠內各部門的支援和配合,能有效地保證按計劃完成。內景攝影也有其不利的方面,例如,搭置布景耗資大,製作費時,帶來增加製片成本、延長拍攝時間等問題。內景攝影對某些場面的處理,包括布景、照明等,容易顯露人工痕迹而缺乏真實感。因此,60年代以來隨著電影器材的進步,不少導演為了追求場面真實,走出攝影棚,更多採用實景拍攝方法。

《尼伯龍根的指環》舞台布景
隨著戲劇藝術的發展,各種各樣的布景樣式呈現在舞台上,對布景樣式如何分類或科學命名,本文不做探討。僅就在舞檯燈光設計中,曾經遇到過的一些布景樣式,從布光及用色的角度做一些闡明。根據工作實踐,布景可分為兩大類,即寫實布景和非寫實布景,在寫實布景中有寫實內景和寫實外景,在非寫實布景中有寫意式布景和其他樣式的布景。本文僅就這幾種布景樣式,在舞檯燈光創作中如何布光、用色,通過實例加以闡明。
寫實布景在話劇舞台上是經常使用的一種布景樣式。從過去到現在,無論是寫實內景或寫實外景都為襯托和突出表演放出光彩。
在話劇劇本的創作中,很多劇本所描寫的故事情節都是發生在室內,如《雷雨》、《日出》、《茶館》、《天下第一樓》等。導演在進行二度創作時,經常要求以寫實的角度來表現環境,從而出現不少寫實內景。有關寫實內景的燈光創造,在本刊2005年第三期發表的《寫實內景劇目的布光與用色》一文,本文不再重複。

時裝布景

卡通電影布景
照片本身並非現實,而是現實的再現。如果所拍攝下來的東西我們是如此之熟悉,難以識破其破綻,那我們就可以把它當作真實的。比如說,我手上的這張動畫片,我們之所以捨不得把它扔進字紙簍里,就是因為它上面拍攝著一隻可愛的動物(例如一隻小狗),形狀刻畫得維妙維肖,但是對於小狗的主人來說,這畢竟是張動畫片。
活動影像一誕生,一場論戰也就開始了。盧米埃爾兄弟是從照相業跨進電影界來的,愛把他們的鏡頭對著真實的場面拍攝(現在他們的對手們把這稱之為“真實電影”)。另一方面,梅里埃是從魔術和戲劇界到電影界來的,是喜歡把他所看到的東西變換成他所想像的東西,然後才再現出來。他會弄出一個超現實的世界來,就像他當魔術師時,從帽子里變戲法一樣。他這樣七弄八弄所拍攝出的卡里加里畸像,跟科學幻想片塑造的現代幻想魔術的形象一樣出色。在這兩種相對的極端中間,還有所謂“模仿”真實的概念,及相當於按模具翻制塑像的概念。
正是在這個範圍內,不管布景師的印象是何等現實主義的,他都能夠推行一種風格;這種風格與其布景作品溶合在一起,至使觀眾感覺不到布景有什麼彆扭或不自然之處的時候,他的藝術也就達到了頂峰。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最成功的布景也就是最不引人注目的布景。
布景創作的第一環節是製圖。製圖需要精心籌劃,依據科學的分解,結合和搬運的條件,把設計的形象規劃為塊、片,並符合結構力學方面牢固性的要求,進行創作活動。根據表演的實際情況,確定與人物的比例,規劃景物的尺寸,尤其是與動作緊密相關,需要觸摸、倚靠、攀登負重的景物,要依據演員的身材大小、重量,規劃景物應有高、低、長、短、寬、窄等尺寸,以及所需強度等。這種圖有別於工程機械製圖,它沒有必要那樣精確。
硬景片的製作

贊景物像電影布景

紀念Christian Dior誕辰百年
立體或半立體景在製作上,主要考慮其外部形象,要達到亂真的舞台效果。而內部則可以從簡,只要結構牢固即可。一般的製作是:先用木條釘製成骨架,再用泡沫塑料(可利用廢舊的包裝材料)或其他填充物,按要求釘制出粗坯,然後加工成形。最後糊上粗布或紗布等,干透后著色。譬如,柱子的製作:將手帕布或紗布按設計要求染出所需的色彩,再將染好色的布按柱子的高度和周長裁剪並縫製起來,用木板鋸成兩個圓形,作為柱子兩端的固定物。木板周長一定要和布圓簡的周長相等。將布的兩端分別釘在兩塊圓形木板上懸吊起來,即成為一根立體柱子。為加強真實感,再分別製作半立體的柱頂和柱腳,裝置在舞台上,通過燈光的投射后,可以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大樹布景的製作!用木條釘製成樹榦的框架,再用木材的邊皮材料或竹片,釘製成樹榦的半立體形。然後釘上粗布。準備一些廢舊的碎布、布條和紗布等,浸泡在漿糊桶里,待其浸透后,按樹皮的紋樣將布條等粘貼在粗布上。也可以先糊上報紙之類。這道工序很重要,大樹榦的外部造型全憑這些布條塑造。雖然是半立體的樹榦,但著色時仍需要強調受光面和背光面的色彩對比,在燈光下更顯出立體效果。
軟景的製作
軟景:舞台上的布景,除了硬景和天幕幻燈景之外均屬軟景。軟景的形式有網幕軟景、條屏軟景、畫天幕軟景等多種,以網幕軟景用得較多。
網幕軟景的製作
用合股蠟線編織成一定尺寸的大面積網幕,在網幕上部按一定距離縫些線帶,以便懸吊。將畫好景物的布(如山石、樹木等),剪去多餘部分,不要留白。樹枝、樹葉更要剪得細緻一些,樹葉的外形和葉片之間縫隙都要剪出來。然後將剪好的景反鋪在地板上(畫面朝地板),要鋪平整,樹枝、樹葉被剪開后容易走形,應儘可能恢復原來的構圖。再將網幕拉開,平放在景片上,上下兩邊拉緊後用釘暫時固定在地板上,而左右兩邊只需自然放平,不必拉得過緊。網幕和景片可用乳膠粘貼,由於網幕的蠟線接觸面小,須加貼一些小布塊。景的邊緣線和網幕一定要粘牢,布塊需密集一些。而中間部分可適當粘貼,不需面面俱到。待在舞台上懸吊起來以後,將下沿多餘的網子剪去,使其效果更佳。
(1)畫天幕。
在用布或紗布縫製的天幕上畫出較大場面的景,以及一些用幻燈投影不易表現的場景。這種景用料較多,且費工費時,一般不多採用。
(2)條屏軟景的製作。
用布或其他材料併合成條屏,畫上不同形象的景物或圖案,以示不同的環境。可單獨使用,也可由多幅組合使用。
(3)帷幕軟景的製作。
用富裝飾意味的垂摺帷幕和紗慢做基調,配以帶有裝飾性的不同環境的形象細節,變化不同的環境。
(4)繩幕軟景的製作。
用塑料繩或其他繩子組合成繩幕,並畫上各種景物或圖案,根據不同場景組合不同的繩幕及圖案,並投以不同的色光,達到較好的舞台效果。另有一種是用紗布或手帕布染上所需的顏色,剪成一定的景物形象,粘貼在無縫紗幕上,經過前後燈光的投射,在舞台上呈現出半透明的形象效果,別有一番情趣。
(5)軟景製作的發展。
隨著科技飛速發展,各種新產品、新材料不斷問世,有不少已應用到舞台布景上來。如:將金箔紙或銀箔紙弄縐做背景,它既具有淺浮雕效果,又能敏感地反射光色變化;又如滌綸反光條幕的應用,其舞台效果是既經濟又顯得富麗堂皇。還有各種色澤艷麗的頭巾紗、品色淡雅的尼龍紗,以及眾多的裝飾面料,都是製作軟景的極好材料。戲劇演出,有些景過於高大,在舞台上頂天立地,若全用硬景,困難不小,而全用軟景表現,又有礙演員表演。因此必須軟景和硬景結合使用,方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如:一棵大樹,樹枝、樹葉部分以軟景形式來體現,而樹榦是硬片,甚至是立體的或半立體的景片。對於局部的建築物,上部結構可以用軟景表現,而支撐的木柱、石柱均可採用硬景片。對於軟、硬景片結合使用的景,除了在繪景方面注意色彩的銜接外,更重要的是尺寸、結構比例一定要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