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帕賽道

賽車場

斯帕賽道位於比利時的東南部,坐落於與盧森堡交界處的阿登高地。在1924年第一次被啟用,自從1985年開始舉行比利時F1大獎賽。只是一個半永久性的賽車場,使用上了部份的公路。這是一個既漫長又艱難的賽道,除了發卡彎和連續S彎,寬闊的彎道和舒展的直道提高了賽車的通過速度。

基本信息


斯帕賽道
斯帕賽道
賽道彎道名稱:
1-拉索爾斯(La Source)、2-艾爾羅格(EauRouge)、3-拉迪里遜(Radillion)、4-科姆貝斯(LesCombes)、5-馬爾梅迪(Malmedy)、6-里維格(Rivage)、7-波恩霍尼(Pouhon)、8-方格斯(Fanges)、9-斯塔維洛特(Stavelot)、10-伊蘭切蒙特(Elanchimont)、11-切卡尼【公共汽車站】(Bus stop Chicane)
地址:Spa Grand Prix S.A. Route du Circuit, 38 B-4970 Francorchamps Belgium
賽道記錄:1分41秒501(2018,塞巴斯蒂安·維特爾,SF71-h)

地理位置


斯帕賽道
斯帕賽道
位於比利時的中心,斯帕賽道自從1985年開始舉行比利時F1大獎賽。就像加拿大蒙特利爾賽道一樣,它只是一個半永久性的賽車場,使用上了部分的公路。這是一個既漫長又艱難的賽道,尤其是下山路段,往往會令人心跳停止。對付斯帕賽道需要用上一個中至低的下壓力調校。
邁克爾-舒馬赫曾經六次在斯帕賽道獲得過冠軍。邁克爾-舒馬赫在比利時獲得了職業生涯首個分站賽冠軍。此外冰人萊科寧和已故著名車手塞納在斯帕四次奪冠,前世界冠軍達蒙-希爾三次獲得比利時大獎賽冠軍。
斯帕賽道位於比利時的中心,在1924年第一次被啟用,自從1985年開始舉行比利時F1大獎賽。就像加拿大蒙特利爾賽道一樣,它只是一個半永久性的賽車場,使用上了部份的公路。這是一個既漫長又艱難的賽道,許多賽車手在這個氣候多變的賽道取得過勝利。
不同於其他賽道,被群山和自然風景所包圍的斯帕—弗朗科爾尚擁有長長的直道和顯著的地形海拔變化。除了發卡彎和連續S彎,寬闊的彎道和舒展的直道提高了賽車的通過速度。在這裡一部好的引擎相當重要,不僅僅是因為長長的直道和快速彎角,Eau Rouge彎產生的橫向G力對燃料系統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雖然直道上要求降低阻力,但快速彎角需要相對較高的下壓力設置。
斯帕賽道聞名於世,雄偉的Eau Rouge彎角總是冠軍車手的最愛,其承接了通過速度最慢的發卡彎La Source,使賽車在之後沿大下坡長驅直入。經過La Source彎后,賽車在引擎的巨大推動下將有長達20秒的全油門,在整條賽道上這種路段只有兩個。之後賽車爬坡直到Les Combes。這個連續彎給賽車施加了巨大的承載力。實際上賽車的多方面調校都是為了使之在這裡表現更為良好。
在這裡危險層出不窮,年輕的阿蘭·斯泰西和克里斯·布里斯托在1960年不同的事故中喪生。1970年後,車速太快的原因,這個賽道被停用了,直到1983年才恢復了在這裡的比賽。重新啟用時賽道的長度幾乎減少了一半,並且把最危險的一段賽道取消了,賽道的修改更加符合那些最具天分的車手的需要。Eau Rouge彎道保留了最吸引人的因素,也是事故多發地點。93年阿萊克斯·扎納爾蒂從嚴重的事故中撿回了一條命,而他正是在Eau Rouge彎道撞毀了他的蓮花賽車。由於1994年在伊莫拉賽道發生了令人震驚的慘劇,在這個最危險的彎道前加入了一個減速彎,但95年這裡卻恢復了原先的設計。
邁克爾·舒馬赫曾經六次在斯帕賽道獲得過冠軍。斯帕賽道也見證了舒馬赫在F1的歷程,1991年舒馬赫就是在比利時,開始自己F1職業生涯的。一年之後,邁克爾·舒馬赫在比利時獲得了職業生涯首個分站賽冠軍。此外冰人萊科寧和已故著名車手塞納在斯帕四次奪冠,前世界冠軍達蒙·希爾三次獲得比利時大獎賽冠軍。
註釋:斯帕賽道在2003年、2006年未能主辦F1大獎賽

賽道優勢

斯帕賽道
斯帕賽道
斯帕賽道是目前一級方程式賽季中對賽車性能考驗最全面的賽道,它要求賽車在各個方面都要發揮到極限水平,才有可能在這裡跑出最佳的單圈計時。斯帕是賽季中單圈最長的賽道,賽車的燃油負載將對其速度產生很大的影響。在目前排位賽的規則下,燃油經濟性最好的引擎將會佔有很大的優勢。

賽道信息

名稱比利時斯帕賽道
地址Spa Grand Prix S.A. Route du Circuit, 38 B-4970 Francorchamps Belgium
彎道名稱1-拉索爾斯(La Source)、2-羅恩格(EauRouge)、3-拉迪里遜(Radillion)、4-科姆貝斯(LesCombes)、5-馬爾梅迪(Malmedy)、6-里維格(Rivage)、7-波恩霍尼(Pouhon)、8-方格斯(Fanges)、9-斯塔維洛特(Stavelot)、10-伊蘭切蒙特(Elanchimont)、11-切卡尼(Bus stop Chicane)
長度7.004公里
記錄1分45秒108(2004第42圈,萊科寧,邁凱輪車隊)
總長308.052公里
圈數44圈
方向順時針
進站1停,23-29圈;2停,15-20,27-33圈;3停,9-12,18-22,29-34圈

賽道特性

斯帕賽道
斯帕賽道
斯帕賽道常被形容為世界上最佳的賽道,這裡提供世界上最佳的賽車演出。一方面因為斯帕賽道坐落的地點很好,一方面因為這裡經常下雨,而且雨水只會出現在跑道的一邊,另一邊卻還是乾的,所以眾車隊在這裡比賽需要注重戰略。此外若要到斯帕觀賞F1比賽,最經典的位置就是在羅恩格(Eau Rouge),所以這個區域的票價特別貴的原因。
此外,斯帕賽道是大部分車手最喜歡的賽道,因為它極具挑戰性。斯帕賽道也是很多車手的成名地,其中包括邁克爾·舒馬赫。特別是羅恩格(Eau Rouge)拐角后的突如其來的急彎。同時這條較快的賽道也是目前F1所有賽道中最長的,足有7.004公里。

技術要求


賽車底盤:斯帕賽道的特點是具有很多‘飛行彎道’(在其19個彎道中僅有6個彎的速度低於150公里/小時),因此大部分車隊都會使用較高的下壓力水平,以求在彎道中獲得最高的抓地力,就像在銀石賽道上的情況一樣。不過斯帕也有其獨特的地方,賽道上的兩條長直道給車手提供了很好的超車機會。這就意味著車手要想守護自己的位置,就必須要跑出最佳的出彎速度,因此下壓力水平要根據要求進行調整。最終各車隊很可能會使用中等下壓力調校,以求在直道上跑出320公里/小時的最高速度。在這裡,空氣動力學效率(在降低阻力的同時產生最大的下壓力)是獲得成功的關鍵。
斯帕賽道
斯帕賽道
懸掛系統:在懸掛系統的設置中,車隊們通常會使用相對較硬的懸掛,以確保賽車在高速彎道中有良好的空氣動力學表現,並且具備出色的高速變向性能。不過在出最後一個減速彎和拉·索斯髮夾彎的時候,良好的牽引力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在這兩個地方的任何一處稍有不慎,就會被對手在下一個彎道輕鬆超越。
輪胎:2016年比利時站倍耐力提供超軟、軟、中性胎三種配方。2017年比利時站則使用極軟、超軟、軟胎,中性胎不再使用。
底盤高度:由於在Eau Rouge彎道中會遇到很高的下壓力,所以賽車的底盤高度受到了限制。從賽道最低處到最高處,賽車的底盤高度最大變化差達到了25毫米。如果賽車底盤高度下降很多的話,那麼車手會失去對賽車的控制。在使用V6引擎以及現行的空氣動力學規則下,車手們可以輕鬆地以300公里/小時的時速通過Eau Rouge彎道。車手們大概會保留大約10公里/小時的速度余量,以求在通過Les Combes前的大直道時能夠守住自己的位置。
剎車:在斯帕賽道中,剎車是所有系統中最為輕鬆的一個部分。這條賽道只有三個需要大力剎車的地方,即1號、5號和18號彎道前。總的來說,由於大部分彎道的速度都很好,需要進行剎車的機會不是很多,所以斯帕賽道對於剎車系統來說相對輕鬆了很多。
引擎:同蒙扎賽道一樣,斯帕是賽季中對V6引擎考驗最大的賽道之一。每個單圈中引擎將承受極其苛刻的壓力,平均每圈有72%的時間要用到全油門(只有蒙扎能夠超越這個數值,達到了76%),此外,對引擎考驗最大的莫過於從La Source到Les Combes之間長達23秒的全油門時間。這一賽段中,引擎和所有附屬零件都要承受非常大的G力。在設計潤滑系統的時候,車隊們必須要考慮到這一點,以避免在極端情況下出現潤滑油供給問題。

賽道攻略


斯帕賽道
斯帕賽道
La Source髮夾彎就在起跑后不遠處,很多車手都會因為事故而在此退出比賽。到達Eau Rouge速度可達305km/h,下坡後車手輕點剎車後進入彎角,之後 開始上坡,上坡前時速為290。很多車手都希望在Eau Rouge提高出彎速度以便在緊接而來全場速度最高的路段有更好的表現,但事實上只有少數車手能夠全油門出彎。
在Kemmel速度可高達350,然後必須重踩剎車後進入Les Combes彎,這裡是個很好的超車點。這個先右後左的複合彎道平均速度為3檔140,出彎時可上4檔速度175。Rivage是一個下坡而且顛頗的彎夾彎,如果遇到下雨很多車手會在這裡衝出跑道提早收工。之後的Pouhon彎進出彎的速度都是230,出彎后的小直線上速度又可達到300,然後會遇到Fagnes湯匙彎,一個先右後左的減速彎,以180通過。Stavelot是一個連續的右彎,以3檔入彎,4檔260出彎,Blanchimont是一個長的左彎,以速度310出彎后在進入直線前會遇到Bus Stop湯匙彎,這是全場最慢的一個減速彎道,通過之後就進入直線完成一圈。

歷屆冠軍榜


賽季車號車手車型引擎成績平均時速
195010范吉奧阿爾法-羅米歐158阿爾法-羅米歐1.5L8C2:47'26.177.000
19514法里納阿爾法-羅米歐159阿爾法-羅米歐1.5L8C2:45'46.2184.000
19524阿斯卡里法拉利500法拉利2.0L43:03'46.3166.000
195310阿斯卡里法拉利500法拉利2.0L42:48'30.3180.998
195426范吉奧瑪莎拉蒂250F瑪莎拉蒂2.5L62:44'42.4185.200
195510范吉奧梅賽德斯W196梅賽德斯2.5L82:39'29.0191.200
19568彼得-柯林斯法拉利D50法拉利2.5V82:40'00.3190.600
19584托尼-布魯克斯VanwallVanwall2.5L41:37'06.3209.100
19602傑克-布拉漢姆庫伯T53Climax2.5L42:21'37.3215.100
19614菲爾-希爾法拉利156法拉利1.5V62:03'03.8206.200
196216吉姆-克拉克蓮花25Climax1.5V82:07'32.3212.265
19631吉姆-克拉克蓮花25Climax1.5V82:27'47.6183.200
196423吉姆-克拉克蓮花25Climax1.5V82:06'40.5213.712
196517吉姆-克拉克蓮花33Climax1.5V82:23'34.8188.500
19666約翰-蘇特斯法拉利312法拉利3.0V122:09'11.3183.400
196736DanGurneyEagleT1GWeslake3.0V121:40'49.4234.900
19685布魯斯-邁凱輪邁凱輪M7A福特-考斯沃斯DFV3.0V81:40'02.1236.797
19701PedroRodriguezBRMP153BRM3.0V121:38'09.9241.300
198315普羅斯特雷諾RE40雷諾1.5V6T1:27'11.502191.729
198512塞納蓮花97T雷諾1.5V6T1:34'19.893189.811
19865曼塞爾威廉姆斯FW11本田1.5V6T1:27'57.925203.548
19871普羅斯特邁凱輪MP4-3TAG1.5V6T1:27'03.217205.680
198812塞納邁凱輪MP4-4本田1.5V6T1:28'00.549203.447
19891塞納邁凱輪MP4-5本田3.5V101:40'54.196181.575
199027塞納邁凱輪MP4-5B本田3.5V101:26'31.997211.728
19911塞納邁凱輪MP4-6本田3.5V121:27'17.669209.882
199219邁克爾-舒馬赫貝納通B192福特HB3.5V81:36'10.721191.428
1993達蒙-希爾威廉姆斯FW15C雷諾3.5V101:24'32.124217.794
1994達蒙-希爾威廉姆斯FW16B雷諾3.5V101:28'47.170208.170
19951邁克爾-舒馬赫貝納通B195雷諾3.0V101:36'47.875190.204
19961邁克爾-舒馬赫法拉利F310法拉利3.0V101:28'15.125208.442
19975邁克爾-舒馬赫法拉利F310B法拉利3.0V101:33'46.717196.149
19989達蒙-希爾喬丹198Mugen-本田3.0V101:43'47.407177.229
19992庫特哈德邁凱輪MP4-14梅賽德斯3.0V101:25'43.057214.595
20001哈基寧邁凱輪MP4-15梅賽德斯3.0V101:28'14.494208.467
20011邁克爾-舒馬赫法拉利F2001法拉利3.0V101:08'05.002221.050
20021邁克爾-舒馬赫法拉利F2002法拉利3.0V101:21'20.634225.970
20046萊科寧邁凱輪MP4-19B梅賽德斯3.0V101:32'35.274198.898
20059萊科寧邁凱輪MP4-20梅賽德斯3.0V101:30'01.295204.568
20076萊科寧法拉利F2007法拉利2.4V81:20'39.066229.174
20082馬薩法拉利F2008法拉利2.4V81:22'59.394222.715
20094萊科寧法拉利F2009法拉利2.4V81:23'50.995220.430
20102漢密爾頓邁凱輪MP4-25梅賽德斯2.4V81:29'04.268231.178
20111維泰爾紅牛RB7雷諾2.4V81:26'44.893228.285
20123巴頓邁凱輪MP4-27梅賽德斯2.4V81:29'08.53220.611
20131維泰爾紅牛RB9雷諾2.4V8 1:23‘42.196225.701
20143里卡多紅牛RB10雷諾1.6V6T1:24'36.556218.452

車手評價


萊科寧:“斯帕是最好的賽道,到處充滿挑戰,險峻的斜坡、流暢的大弧度彎道,狹窄的彎道,當然還有Eau Rouge彎。你必須向前沖並在整圈中跑到極限以便達到理想圈速。在斯帕賽道比賽,賽車的平衡性要非常的好。這裡的天氣條件不是很好,非常難以預測。而且賽道情況也不同,每部分的賽道情況不一樣,因此在策略上的安排會令局勢相當有趣。"
蒙托亞:“斯帕賽道是我喜歡的賽道之一,斯帕賽道非常特殊,尤其是對賽車的要求。我們需要利用空力動力學和機械方面的調校來確保直道和彎道中的速度,同時要在通過類似La Source這樣的彎道及Bus Stop減速彎時使賽車發揮出良好的機械牽引力。另外,Eau Rouge彎是我們在比賽中遇到的最為令人興奮和著名的彎道,要想沿Les Combes彎下坡獲得主要的超車機會,在Eau Rouge彎道中保持速度相當重要。”
阿隆索:“在這條賽道上,賽車的調校非常重要。而且斯帕賽道的下壓力很低,這就要求需要獨特的空氣動力學組件配合,而且你還需要通過機械平衡和輪胎性能在過彎時獲得足夠的抓地力。輪胎在直道中溫度的下降也會使賽車在彎道中很難具備良好的抓地力。”
特魯利:“我非常期待在斯帕賽道進行比賽。它是世界上難度最大的賽道之一,需要有很好的技術,也是最能體現一個車手駕駛技術的賽道。很有趣的是,在一圈中你就能面對著各種類型的彎道,有很多機會可以彌補時間上的損失。它是F1賽道中最長的賽道之一,而且相比其他賽場更難找到賽道本身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