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翠峰鎮的結果 展開

翠峰鎮

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轄鎮

翠峰鎮,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位於周至縣西南,南以干河為界與廣濟鎮接壤,西有海子溝與竹峪鎮為界,北與啞柏鎮為鄰,總面積47.36平方千米。 

翠峰鎮在唐朝時曾為唐太宗李世民避暑狩獵之地,曾建為皇家園林。傳說渭北扶風一代的忠貞節義“索姑娘娘”隱居青山者多。境內名勝古迹有蓋頂廟、寄馬栓、梳妝樓、唐王井、雙柏樹等。

截至2020年6月,翠峰鎮下轄12個村(居),其中:1個社區、11個行政村。2018年,翠峰鎮戶籍人口27541人。2011年,翠峰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439萬元,有工業企業1個,商業網點36個。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因翠峰山而得名。山青唯翠,美山唯峰,故名翠峰。 

建置沿革

1949年以前,屬周至縣馬召鄉管轄,境內設車峪保、清河保、官村保。
1956年,建鄉隸屬竹峪鄉,並成立初級社。
1956年9月,成立高級社。
1957年,成立西秦公社。
1962年,更名為翠峰公社。
1983年,更名為翠峰鄉。
2011年,更名為翠峰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翠峰鎮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西南塬區,南以干河為界與廣濟鎮接壤,西有海子溝與竹峪鎮為界,北與啞柏鎮為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4千米,總面積47.36平方千米。距縣城16千米。

地形地貌

翠峰鎮位地處秦嶺北麓。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境內地形主要有丘陵、平原等。主要山脈有秦嶺山脈,境內最高峰翠峰山,海拔1773米;最低點東肖村。

氣候特徵

翠峰鎮位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多年平均氣溫13.2℃,無霜期年平均215天,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一10月,以8月最多。 
翠峰鎮風貌
翠峰鎮風貌

水系水文

翠峰鎮位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乾乾河、車峪河等。河流總長度32千米,河網密度0.6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乾乾河,從南至北流經稻峪村、史務村、新聯村、陳東村、西肖村,境內流長約15.2千米。 

自然災害

翠峰鎮位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洪澇、冰雹、連陰雨等。洪澇災害年均發生2—3次,主要發生在5—10月,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11年9月13日,境內18個村110個村民小組遭受暴雨襲擊。 

自然資源


翠峰鎮位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主要有石英石、錳、鐵等。2011年,翠峰鎮耕地面積2.9萬畝,人均1畝,林地面積5000畝。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轄官村、上寶峪、下寶峪、官莊、東紅、丁家凹、農林、五聯、稻峪、史務、新聯、馬家莊、東家寨、西肖、東肖、陳家村16個行政村。
2002年,轄官村、下寶玉、上寶玉、官莊、丁家凹、東紅、農林、五聯、稻玉、史務、新聯、馬家莊、劉家寨、西肖、東肖、陳家16個行政村。
2011年,轄官村、下寶玉、上寶玉、官莊、丁家凹、東紅、農林、五聯、稻玉、史務村、新聯、馬家莊、劉家寨、西肖、東肖、陳家等16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翠峰鎮轄官村、官莊、稻峪、五聯、新聯、史務、陳東、陳西、陳北、東肖、西肖、東紅、農林、劉家寨、馬家莊、丁家凹、上寶玉、寶玉18個行政村;下設110個村民小組。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翠峰鎮下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官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124111001220農林社區
610124111200121官村
610124111201220下寶玉村
610124111202220上寶玉村
610124111205220東紅村
610124111206220農林村
610124111207220五聯村
610124111209220史務村
610124111210220新聯村
610124111214220東肖村
610124111218220清河村
610124111219220陳家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翠峰鎮轄區總人口2769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05人,城鎮化率2.9%。總人口中,男性15235人,佔55%;女性12464人,佔45%;14歲以下3325人,佔12%;15—64歲22158人,佔80%;65歲以上2216人,佔8%。總人口以漢族為主,佔99.97%。2011年,翠峰鎮人口出生率7.89‰,人口死亡率6.52‰,人口自然增長率1.3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23人。
2018年,翠峰鎮戶籍人口2754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翠峰鎮財政總收入0.015億元,比上年增長0.9%。人均財政收入0.6元。 

第一產業

2011年,翠峰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439萬元,比上年增長20.2%。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8.5%。 
種植業
翠峰鎮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豆類、薯類為主。2011年,翠峰鎮糧食生產13250噸,人均476.7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獼猴桃、核桃、杏等。 
林業
截至2011年末,翠峰鎮經濟林0.45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4.8萬株,活立木蓄積量40.3萬立方米。 
畜牧業
翠峰鎮畜牧業以飼養牛、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翠峰鎮生豬飼養量0.35萬頭,年末存欄0.08萬頭;牛飼養量0.05萬頭,年末存欄0.01萬頭;家禽飼養量5.2萬羽,上市家禽4.8萬羽。 

第二產業

2018年,翠峰鎮有工業企業1個。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截至2011年末,翠峰鎮有商業網點36個,農家樂經營戶3戶,規模以上賓館山莊1座,從業人員20人。 
2018年,翠峰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9個。 
郵電通信
截至2011年末,翠峰鎮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8千米,投遞點28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6.8萬件,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1.2萬件,征訂報紙0.5萬份,期刊0.015萬冊,業務收入20.6萬元。電信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2300戶,行動電話用戶9000戶,寬頻接入用戶35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47.8萬元。

交通


翠峰鎮已形成由公路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107省道境內長14千米,與108國道連接。南環路、啞翠二路為縣級公路,境內長度為22千米。鎮域內鄉級公路15千米。截至2011年末,翠峰鎮道路總長度5.2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6.46米;橋樑1座,總長度15米。 

運輸

2011年,翠峰鎮客運總量達5.62萬人次,貨運總量5.5萬噸。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翠峰鎮有幼兒園(所)6所,在園幼兒720人。小學5所,在校生1530人,專任教師32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8%;初中2所,在校生785人,專任教師7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7%,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翠峰鎮有文化藝術團體1個,即青山書畫協會,會員35人。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60平方米。截至2011年末,翠峰鎮衛星電視接收機頂盒7600台,網路電視560戶。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翠峰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9個,其中衛生院1個;病床38張,固定資產總值26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30人,其中執業醫師27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翠峰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1萬人次。2011年,翠峰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6683人,參合率96%。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翠峰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戶,人數36人,支出3.99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88戶,人數1731人,支出155.2萬元,月人均74.8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7人,支出12.5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7人次,共支出1.21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臨時救濟54人次,支出1.31萬元,比上年增長31%。2011年,翠峰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9854人,緊急轉移安置143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820畝;倒塌房屋549間,直接經濟損失2142.5萬元,救災支出412.5萬元,比上年增長181.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14人。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翠峰鎮鎮區有自來水廠2個,鋪設幹線水管9500千米,生產能力435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1千米。
截至2011年末,翠峰鎮鎮區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所)1座,主變壓器2台,高壓輸電線路1條。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85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供電可靠率99%。 

環境保護

2011年,翠峰鎮本級財政用於環境保護的資金18萬元,占財政支出的7%。空氣質量一級天數342天。城鎮綠化覆蓋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