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桑塔格
美國女作家
蘇珊·桑塔格(英文原名:Susan Sontag,1933年1月16日—2004年12月28日),美國作家、藝術評論家。1933年生於美國紐約,畢業於芝加哥大學。著作主要有《反對闡釋》、《激進意志的風格》、《論攝影》等。
桑塔格的寫作領域廣泛,在文學界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廣博的知識著稱。2000年,她的歷史小說《在美國》獲得了美國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s)。
除了創作小說,她還創作了大量的評論性作品,涉及對時代以及文化的批評,包括攝影、藝術、文學等,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在文化界,桑塔格和西蒙·波伏娃、漢娜·阿倫特被並稱為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知識分子。
1933年1月16日,蘇珊·桑塔格出生於美國紐約曼哈頓。桑塔格出生后一直由祖父母撫養。她的父母常年在中國北方做皮貨生意,5歲那年,父親在中國患肺結核逝世。
整個童年,蘇珊。桑塔格都在對文學書籍的陶醉中度過,她迷上了莎士比亞、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維克多·雨果、叔本華等人的作品。6歲時,她讀到居里的女兒依娃·居里(Eve Curie)寫的《居里夫人》,曾立志成為一個化學家,後來又希望成為物理學家。最後,她決定從事文學,成為一個作家。
蘇珊·桑塔格很聰明,因為能讀寫,一開始上學就上了三年級。從北好萊塢高中畢業時,她才15歲。之後入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7歲時,遇到了28歲的社會學家菲利普·里夫(Philip Rieff),10天後,兩人閃電結婚。兩年後,她隨丈夫移居波士頓,誕下兒子戴維,同時考獲芝加哥大學學士學位和哈佛大學英語及哲學雙碩士學位。
蘇珊·桑塔格
桑塔格26歲,她回到美國,回國之後便要求與丈夫離婚,並提出不要資助獨自撫養兒子戴維。離婚後,她攜帶了“70美元、兩隻皮箱以及7歲的兒子”來到紐約,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宗教學。這時的蘇珊·桑塔格依然混跡在紐約的先鋒藝術家和反文化的圈子中,對當時美國的小說不屑一顧。
1966年,桑塔格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論文集《反對闡釋》。這是桑塔格最廣為人知的一部作品,也是她成為美國“現有的目光最敏銳的論文家”的奠基之作,評論的鋒芒涉及先鋒派文學、戲劇、電影,集中體現了“新知識分子”、“反對闡釋”,並以“新感受力”重估整個文學、藝術的革命性姿態和實績。
20世紀70年代中期,桑塔格被診斷患有乳腺癌,她做了乳房切除手術。從她那痛苦的治療經歷中,她寫出了《疾病的隱喻》一書。
得病是蘇珊·桑塔格的思想的一個轉折點。生病前的蘇珊·桑塔格沉浸在文學藝術當中,在藝術思想中體現獨特的趣味和智慧。但生病後,為了治療,她穿梭於美國和法國的數家腫瘤醫院,見到很多和她一樣的病友,她開始認識到這個世界有很多隱喻和被遮蔽的真相。比如,人人都可能患的疾病和生病的人,卻在健康人的社會處於尷尬位置。患者沉浸在對疾病的幻覺中和他人的歧視中,自覺有罪。但蘇珊·桑塔格卻不認這種罪。她認為這是一個自古就有的疾病的隱喻,在隱喻中,患者和疾病都被妖魔化。
蘇珊·桑塔格從不為自己的疾病感到羞愧,更不妥協這種命運——最初診斷她患了癌症的醫生認為她逃不過這一劫。她接受切除手術,請求醫生讓她進行2年半的電療。兩年半后,她戰勝了癌症,同時發表了作品《疾病的隱喻》(Illness as Metaphor),從文學作品和現實背景分析疾病的文化寓意及其深刻影響,探討“僅僅是身體的病”為何會變成道德批判,又為何會轉換成一種社會壓迫和歧視。
蘇珊·桑塔格
1982年,她在曼哈頓市政廳發表的演講里對進步人士進行了抨擊。在那次支持波蘭團結工會運動的集會上,她公然指責東歐的共產主義是“帶著人面的法西斯”。
1989年,她根據艾滋病的盛行,又寫下《艾滋病及其隱喻》。1992年,桑塔格出版了《火山情人》,這是她二十五年來寫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該書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長達兩個月。
1993年,當選為美國文學藝術學院院士。 4月,蘇珊·桑塔格在兒子的邀請下,來到薩拉熱窩。7月她決定再次回到薩拉熱窩,在那裡工作和生活一段時間。之後一位薩拉熱窩戲劇界的朋友邀請她導演一部戲劇。就這樣,她導演了貝克特的戲劇《等待戈多》,她在薩拉熱窩生活了將近3年。
桑塔格之墓
2000年,桑塔格出版最後一部小說《在美國》,該作基本上以十九世紀波蘭女演員海倫娜·莫傑斯卡為原形創作的。她移民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建立了一個烏托邦公社。儘管《在美國》獲得了國家圖書獎,但評論界對其毀譽參半。後來該書涉嫌剽竊,受到指責。
2004年12月28日,蘇珊·桑塔格逝世。
蘇珊·桑塔格
在2000年接受《衛報》的採訪中,桑塔格承認說自己愛過9個人,其中5位是同性伴侶,4位是異性伴侶。
中文名 | 英文名 | 體裁 | 出版年 |
《恩主》 | The Benefactor | 小說 | 1962 |
《我等之輩》 | l, etcetera | 小說 | 1963 |
《反對闡釋》 | Against Interpretation | 論文集 | 1966 |
《死亡之匣》 | Death Kit | 小說 | 1967 |
《激進意志的風格》 | Styles of Radical A11 | 論文集 | 1969 |
《食人生番二重奏》 | Duet For Cannibals | 劇本 | 1969 |
《卡爾兄弟》 | Brother Car1 | 劇本 | 1971 |
《在土星星象下》 | Under the Sign of Saturn | 論文集 | 1972 |
《論攝影》 | On Photography | 論文集 | 1977 |
《疾病的隱喻》 | Illness as Metaphor | 論文集 | 1978 |
《艾滋病及其隱喻》 | AIDS and Its Metaphors | 論文集 | 1989 |
《我們生活的方式》 | The way We Live Now | 小說 | 1991 |
《火山情人》 | The Volcano Lover | 小說 | 1992 |
《床上的愛麗絲》 | Alice In Bed | 劇本 | 1993 |
《在美國》 | In America | 小說 | 2000 |
《重點所在》 | Where the Stress Falls | 論文集 | 2001 |
《旁觀他人的痛苦》 | 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 | 論文集 | 2003 |
文學類 |
▪ 2003 德國書業和平獎 《在美國》 (獲獎) ▪ 2001 耶路撒冷國際文學獎 《在美國》 (獲獎) ▪ 2000 美國國家圖書獎 《在美國》 (獲獎) ▪ 1977 國家書評人評論組首獎 《論攝影》 (獲獎) |
“桑塔格總是能讓筆下事物煥發新意,即使是不同意她觀點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她文字的魅力。”(《新共和》雜誌文學編輯萊昂·威瑟提爾評)
桑塔格的去世,讓人們失去了評估未來美國和世界重大事件的一個清晰尺度。更少了一個如此清楚冷靜並具有良知的人。(翻譯家黃燦然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