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漢瀾

王漢瀾

王漢瀾(1924—2004 ),今項城市王明口鎮柳杭行政村磚寨村人,河南大學教育系主任、教授,一生主要從事教育學研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曾任全國教育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學會理事、河南省教育學會副會長、省教育學研究會理事長、全國教育統計與測量研究會常務理事、開封市人大副主任、開封市政協副主任等。

1942年,王漢瀾考入國立河南大學教育系,師從嵇文甫、陳仲凡和陳梓北等教授,畢業后曾在中州中學、河南省教育廳工作,1950年回河南大學教育系任教,並終其一生。

成長經歷


祖王升慶,畢業北洋優級范,曾項城堂校;王澤五,項城縣二首校。庭環境,注育培養。(),儒閻坤瑞(詳)柳杭設館蒙童,續讀縣,初畢業,考省商丘讀,考國立河南大學。在校期間,銳意學術,札記盈篋,特別是在統計的公式設計上有獨特見解,博得了系主任陳仲凡賞識與提攜,畢業后應聘中州中學教書。解放后被調入河南省教育廳工作,1950年被河南大學要走,任教於教育系,從助教而教授直至去世。但是,他在當時並無業績更無名望。因為1958年的“教育革命”,學校片面強調勞動和參加社會實踐,消弱了科學文化基礎知識的教學。雖然1961年後,中央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強調學校要以教學為主,但1966年開始的“文化革命”,又使學校教學、科研再次遭到踐踏……這樣的歲月中,王漢瀾也難以“大有作為”。直到1981年,教育部頒布新的教學計劃,大專院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才終被列入議事日程。受國家教育部委託,他與王道俊等人合作編著出高等學校文科教材《教育學》,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后,掀起了教育界不小震動,到2004年王漢瀾逝世時,已再版21次,發行200萬冊。這部書多次再版,發行量達300多萬冊,是我國教育科學類圖書目前發行量最大、得到教育界專家學者一致稱譽的一部教育科學著作。該書1984年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獎,1991年獲光明杯二等獎,1992年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獎和“吳玉章獎金”優秀獎,1993年獲第一屆國家優秀圖書獎提名獎。, 從1981年到他去世,20多年間,王漢瀾繼《教育學》后,又編著出版《教育測量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育評價學》等學術專著十幾部,先後在國家重量級學術刊物發表科研論文40多篇,由他主編的《教育測量學》和《教育實驗學》填補了學科空白,前者獲得中南地區大學出版社優秀教材一等獎,後者獲得1997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王漢瀾終致育、育統計、育、育科研究領域研。,嚴肅負責,絲苟,踐形“深、廣、、”。備課,廣集資料,斷容,融貫;課堂,旁徵博引,簡練,寓育智育,育合,沐春、味窮。曾授予、省、市、校優秀育稱號,獲務院頒政府殊津貼,獲曾憲梓育基范院校二獎,獲“級獎”二獎。

治學經驗


王漢瀾“舉”治,既深厚論基礎,科研究。“學思結合”,非常欣賞王夫之的一句話,即“致知之途有二:曰學曰思。學則不恃己之聰明,而一惟先覺之是效;思則不循古人之陳跡,而任吾警悟之靈。”他說:“我們既要虛心學習前人已有成果,又不能沿襲歷史的舊轍,而應通過獨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他還主張“綜合創新”,進行學術研究,他經常運用“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充分地佔有材料,繼承、運用這些材料時又力求做到“融會貫通,剝爛揉碎”,把材料的精華之處吸收內化到自己的知識結構當中。在此基礎上,他開拓創新,高屋建瓴,實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例如在教育基礎理論研究中,他開創性地提出了教育學發展的萌芽階段、獨立形態階段、多樣化階段和理論深化階段。在教育實驗研究方面,他根據實驗因素的多少,將教育實驗分為單因素實驗、雙因素實驗和多因素實驗,可謂獨樹一幟。他創造性地運用多元統計的方法進行教育整體改革實驗,更顯示了他的獨創精神。此外,他在教育測量學、教育統計學等學科中,也取得了許多優秀成果。
他的書房裡有這樣一段話:“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統類;隱而顯,微而明,辭讓而勝。”這是他為人、做學問的真實寫照。
2004年3月31日,王漢瀾在開封逝世,享年80歲。2007年4月,河南大學出版社結集出版《王漢瀾文集》,收入他在教學論、德育論、教育史、統計學、教育基本理論和教育科學研究法等方面的教育論文46篇。
王漢瀾具有敏銳的洞察力,他根據教育科學和教育事業的發展進行創造性研究,形成了獨特的治學思想,在全國教育理論界產生了極大反響。
王漢瀾力主理論結合實際,體用並舉,既致力於教育理論的研究,又執著於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研究,為發展教育科學做出了卓越貢獻,在我國教育研究領域獨領風騷。王漢瀾統合創新,學術研究經常採用“古今中外法”,先是博覽古今中外有關研究問題的材料,並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其進行分析與評判,然後結合實際,獨立思考,實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在教育理論研究領域,他開創性地提出教育學發展的萌芽階段、獨立形態階段、多樣化發展階段和理論深化階段,明確提出了教育活動是促進教育者社會化的一種轉化活動。在教育實驗研究中,他突破了傳統劃分教育實驗類別的局限,創造性提出根據實驗因素的多少及水平的高低,把教育實驗分為單因素實驗、雙因素實驗和多因素實驗三大類,標準明確,科學性強,有利於運用統計方法科學地分析處理實驗的結果。
豐碩的成果,使王漢瀾成為我國教科法學科的奠基人,被譽為中國教育學“三王”(王漢瀾、王策三、王逢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