縶維

縶維

縶維,zhí wéi,漢語辭彙,作謂語,指挽留人才;也指拴馬的繩索,引申指束縛。出自《詩·小雅·白駒》。

引證詳解


● ● 指挽留人才。①《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謂絆馬足、系馬韁,示留客之意。②晉殷仲文《解尚書表》:“既惠之以首領,復引之以縶維。”③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外示縶維而實以乖間之。”④清顧炎武《贈萬舉人壽祺》詩:“時危見縶維,忠義性無枉;翻然一辭去,割發變容象。”
● ● 拴馬的繩索。引申指束縛。①晉葛洪《抱朴子·博喻》:“若乃求千里之跡於縶維之駿,責匠世之勛於劇碎之賢,謂之不惑,吾不信也。”②唐元稹《江陵三夢》詩:“縱我生羽翼,網羅生縶維。” ③唐韋應物《洛都游寓》:掇英出蘭皋,玩月步川坻。軒冕誠可慕,所憂在縶維。 ④宋蘇軾《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聞聲自決驟,那復受縶維。”⑤清唐孫華《送同年鄭禹梅出守高州兼柬王西亭明府》詩:“獨我類縶維,衰親更誰傍。”

例句


(1)縶之維之。——《詩·小雅·白駒》。又傳:“絆也”。
(2)軒冕誠可慕,所憂在縶維。——韋應物《洛都游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