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砂仁
姜科茴香砂仁屬植物
茴香砂仁(學名:Achasma yunnanense T. L. Wu et Senjen )是姜科茴香砂仁屬植物。莖叢生,株高約1.8米,葉片披針形,總花梗由根莖生出,大部埋入土中,上被鱗片,花序頭狀,貼近地面,開花時好象“一朵”菊花,花紅色,多數,花時每6朵一輪齊放,花萼管狀,子房長5毫米,被短柔毛,花期:6月。茴香砂仁產我國雲南西雙版納,常生於海拔640米疏林下。茴香砂仁的花序如菊花,極為引人注目,揉之有茴香味,可作庭園觀賞植物。茴香砂仁可入葯,藥用部位為根莖,有清火解毒、通氣消脹、利尿、健胃等功效。
莖叢生,株高約1.8米。葉片披針形,長約46厘米,寬約7厘米,兩面均無毛;葉柄長5毫米;葉舌卵形,長約1厘米,不2裂。總花梗由根莖生出,大部埋入土中,長約5厘米,上被鱗片;花序頭狀,貼近地面,開花時好象“一朵”菊花;總苞片卵形,長2.5-3厘米,寬2-3厘米,紅色,小苞片管狀,長約2.7厘米,寬約7毫米;花紅色,多數,花時每6朵一輪齊放;花萼管狀,長3.5-4厘米,頂3裂;花冠管較花萼為短,頂端具3裂片;無側生退化雄蕊;唇瓣基部與花絲基部連合成短管,上部舌狀部分長2.5-3厘米,頂端2淺裂,基部擴大,內卷呈筒狀,中央紫紅色,邊緣黃色,突露於花冠之外,好象菊科植物的舌狀花,花絲離生部分長5毫米,花藥室長6-8毫米,無葯隔附屬體,柱頭扁平;子房長5毫米,被短柔毛。花期:6月。
茴香砂仁
本種花序如菊花,極為引人注目,揉之有茴香味,自可作庭度園觀賞植物。
茴香砂仁是西雙版納的一種土著植物,當地傣族民間醫生對它的運用由來已久,其藥用部位為根莖,有清火解毒、通氣消脹、利尿、健胃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小便熱澀疼痛、胸脅脹悶、腹脹腹痛、噁心嘔吐、不思飲食、腹瀉等病症。如將根莖切片曬乾,加鹽煮水代茶飲,則可預防中暑。
產中國雲南南部(西雙版納);生於疏林下;海拔640米。模式標本百抄采自勐臘。
2021年9月7日,茴香砂仁入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保護級別為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