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本位制

銀本位制

銀本位制是指以白銀為本位貨幣的一種貨幣制度。其特點是:(1)國家規定白銀為貨幣金屬,並要求鑄成一定形狀、重量和成色的銀幣。(2)銀幣可自由鑄造或持生銀到國家鑄幣局請求代鑄。(3)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銀幣或白銀。(4)銀幣或白銀可自由輸出或輸入,以保證外匯市場的穩定。在貨幣史上,銀比金更早地充當商品的價值尺度,在中世紀,不少國家就把白銀作為本位貨幣了。

名詞解釋


中文:銀本位制
英文:silverstandard
銀本位制是以白銀為本位貨幣的貨幣制度。
在貨幣史上,銀比金更早地充當本位貨幣。但在充當貨幣商品方面,黃金遠勝於白銀。西方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銀本位制先是過渡到金銀複本位制,19世紀20年代后又為金本位制所取代。到了19世紀末,隨著白銀采鑄業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白銀價值不斷降低,金銀之間的比價大幅度波動,影響了經濟的發展。除了中國以外,各國先後放棄了銀本位制.

兩種類型


1.銀兩本位
銀兩本位是以白銀重量“兩”為價格標準,實行銀塊流通。
2.銀幣本位
銀幣本位則是國家規定白銀為貨幣金屬,並要求鑄成一定形狀、重量和成色的銀幣;銀幣可以自由鑄造成和自由熔化;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銀幣或白銀;銀幣和白銀可自由輸出或輸入,以保證外匯市場的穩定。

貨幣史


在我國貨幣史上,白銀自漢代已逐漸成為貨幣金屬,到明代白銀已貨幣化,中國真正成為用銀之國。但實行的是銀兩制,以金屬的重量計值,屬於稱量貨幣制度,沒有踏進貨幣制度階段。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頒行《幣制條例》,正式採用銀本位,以“元”為貨幣單位,重量為庫平七錢二分,成色是90%,名為大清銀幣。但市面上銀元和銀兩仍然並用。辛亥革命后,於1913年公布《國幣條例》,正式規定重量七錢二分、成色89%的銀元為我國的貨幣單位。“袁大頭”銀元就是這樣鑄造成的。但銀元和銀兩仍然並用。1933年3月8日,國民政府公布《銀本位幣鑄造條例》規定,銀本位幣定名為“元”,總重26.6971克,銀八八、銅一二,即含純銀23.493448克。銀本位幣每元重量及成色,與法定重量、成色相比之下公差不得超過0.3%,並規定一切公私交易用銀本位幣授受,其用數每次均無限制。同年4月,國民政府實行“廢兩改元”,發行全國統一的銀幣——“孫中山頭像”銀元。1935年國民政府又實行所謂幣制改革,宣布廢止銀本位。

廢除原因


十九世紀後期,世界白銀產量猛增,是白銀市麵價格發生劇烈波動,呈長期下跌趨勢。白銀價格的起伏不穩,加之體重價低不適合巨額支付,因而不同國家先後放棄銀本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