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43條詞條名為張靜的結果 展開

張靜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

張靜,女,出於1977年8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為礦床地球化學區域成礦學。徠主講研究生課程《現代成礦學研究方法》、本科生課程《礦床學基礎》《能源礦產學》《旅遊地質學》,合講本科生課程《資源勘查工作專業英語》。

人物經歷


工作經歷

現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自1999年以來,一直圍繞礦床成礦流體和區域成礦學的這一主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工作,具有較好的成礦學研究背景。對秦嶺地區、西南三江、長江中下游等地區的金、銀等多金屬礦床開展過野外調查和較深入的理論研究,積累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認識或觀點,在“卡林型金礦”和“造山型金礦”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經驗和積累,在“造山型銀礦”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發表論文
1. Jing Zhang, Jun Deng, Hua-yong Chen, Li-qiang Yang, David Cooke, Leonid Danyushevskiy, Qing-jie Gong. 2013. LA-ICP-MS trace element analysis of pyrite from the Chang’an gold deposit, Sanjiang region, China: Implication for ore-forming process. Gondwana Research. DOI: 10.1016/j.gr.2013.11.003
2. Zhang J., Chen Y.J., Pirajno F., Deng J., Chen H.Y., Wang C.M. 2013. Geology, C–H–O–S–Pb isotope systematics and geochronology of the Yindongpo gold deposit, Tongbai Mountains, central China: Implication for ore genesis. Ore Geology Reviews, 53: 343-356.
3. 燕旎,張靜,袁萬明,龔慶傑,王慶飛,羅建宏,2013, 川西甘孜-理塘構造帶嘎拉金礦床同位素特徵及成礦作用研究。岩石學報,29(4): 1347-1357
徠4. 李士輝,張靜,楊立強,王歡. 2013. 哀牢山南段長安金礦床成礦物質來源——來自S、Pb同位素的證據。現代地質,27(4), 879-887。
5. 張靜,李臨位,楊立強,宛家俊. 2012. 西秦嶺陽山金礦床元素地球化學特徵. 礦床地質,31: 815-816
6. Jing Zhang, Yanjing Chen, Yan Yang and Jun Deng. 2011. Lead isotope systematics of the Weishancheng Au-Ag belt, Tongbai Mountains, central China: implication for ore genesis.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s. 53(5): 656-676 (SCI)
7. 陳紅瑾,張靜,賈鵬飛,李大鵬,張智宇,王遹其.2011.安徽銅山銅礦床硫化物Re-Os定年及其地質意義.岩石學報,27(6):1779-1784 (SCI)
8. 李士輝,張靜,鄧軍,王歡,劉江濤,趙凱,2011,哀牢山南段長安金礦床成礦流體特徵及成因類型探討,岩石學報,27(12):3777-3785。

教學成就

主講研究生課程《現代成礦學研究方法》、本科生課程《礦床學基礎》《能源礦產學》《旅遊地質學》,合講本科生課程《資源勘查工作專業英語》。
碩士研究生招生方向:1.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2.礦產普查與勘探;3.地質工程。
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1.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區域成礦學);2.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礦床學與礦床地球化學)。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全稱具體獎項獲獎作品頒獎機構
2012年12月第八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三等獎中國地質大學
2012年10月第一屆朱訓青年教師獎中國地質大學
2010年11月第七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三等獎中國地質大學
2010年5月五四獎章中國地質大學
2010年1月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大陸碰撞體制的成礦作用及找礦應用自然科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