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進鎮
重慶市開州區下轄鎮
大進鎮,隸屬於重慶市開州區,地處開州區北部,東連譚家鎮,南接和謙鎮,西鄰紫水鄉、麻柳鄉、四川省宣漢縣,北接滿月鄉,距開州區人民政府駐地60千米,區域總面積251平方千米。
南北朝時,大進鎮境域屬巴渠縣;1985年4月,由大進鄉改為大進鎮。截至2020年,大進鎮戶籍人口為28037人。截至2020年6月,大進鎮下轄2個社區、1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榨井街47號。
2018年,大進鎮有工業企業4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8個。
南北朝時,屬巴渠縣。
唐貞元(785年—805年)時,屬萬歲縣。
民國十九年(1930年),與譚家壩共建譚榨鄉。民國三十年(1941年),與譚家壩鄉分治,置大進鄉。
1958年8月,大進鄉改為大進公社。
1983年10月,由大進公社改為大進鄉。
1985年4月,由大進鄉改為大進鎮。
2005年8月,梓潼、關坪、紅園3鄉併入大進鎮。
大進鎮屬中低山槽谷地帶,東部為大巴山過渡地帶石灰岩溶地貌,西部屬低山槽谷和丘陵地貌,北部屬高山深丘地貌;境內最高峰位於杉園村毀基寨,海拔2218米;最低點位於年華村榨井口河岸,海拔299米。
大進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4.4℃,無霜期182—304天,年平均降水量1583毫米。
大進鎮土壤以黃壤、黃棕壤為主,紫色土次之。
大進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岩崩、地質滑坡、冰雹、風災、低溫、霜凍等。地質滑坡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7年7月19日和21日,紫金村5社黎家院子、年華村2社茶園坡、年華村4社肖家院子大滑坡,涉及71戶297人,其中27戶房屋全部塌,家庭財產全部損失;另有44戶房屋經地質部門鑒定屬高危房不能居住。冰雹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7年4月1日凌晨4點到5點半,關坪、新元、長城、金爐、雲鳳、紫金6個村遭受30年一遇的特大冰雹,造成房屋損壞300餘間,農作物受災1.5萬畝,蔬菜全部絕收,直接經濟損失1200餘萬元。
大進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皂石,其中煤炭年產量50萬噸,皂石年產量2000噸。2011年,大進鎮有耕地面積2.9萬畝,人均0.6畝;林地面積28.1萬畝。大進鎮有菱鐵礦、硫鐵礦、石灰石、高嶺土、白土岩和少量鉛、鋅、銅礦等礦藏資源。
1997年,大進鎮下轄新進、紅旗、萬全、萬年、華坪、集農、共群、共和、梓潼、大進、屏風11個行政村和大進壩1個社區。
2011年末,大進鎮下轄大進壩、新進2個社區,雲鳳、年華、紅旗、群和、紫金、金爐、天寶寨、雙龍橋、關坪、長城、新元、楊柳、紅花、明洪、泗峽、翠湖、杉園17個行政村;下設9個居民小組、11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大進鎮下轄2個社區、17個行政村:
社區 | 大進壩社區 | 新進社區 | ||||
行政村 | 雲鳳村 | 年華村 | 紅旗村 | 群和村 | 紫金村 | 泗峽村 |
關坪村 | 長城村 | 新元村 | 楊柳村 | 紅花村 | 明洪村 | |
金爐村 | 天寶寨村 | 雙龍橋村 | 杉園村 | 翠湖村 |
2011年末,大進鎮總人口45701人,其中城鎮人口11756人,城鎮化率25.7%;另有流動人口236人。總人口中,男性24494人,佔53.6%;女性21207人,佔46.4%;18歲以下12025人,佔26.3%;18—35歲10069人,佔22%;35—60歲16973人,佔37.1%;60歲以上6634人,佔14.6%;以漢族為主,達45578人,佔99.9%;有土家、苗、壯、布依、侗等11個少數民族,共123人,佔0.1%;超過90人的少數民族有土家族1個,共98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79.7%。2011年,大進鎮人口出生率16.7‰,人口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長率10.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82.1人。
2017年末,大進鎮常住人口為38749人。
截至2018年末,大進鎮戶籍人口為45923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進鎮常住人口為28037人。
2011年,大進鎮財政總收入2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5%;人均財政收入438元,比2010年增長25%。2011年,大進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323元。
2018年,大進鎮有工業企業4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8個。
2011年,大進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1億元,比2010年增長10.9%,農業增加值0.5億元。大進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大進鎮生產糧食2.2萬噸,人均470千克,其中水稻1.2萬噸,玉米6794.2噸。大進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魔芋、中藥材等。2011年,大進鎮蔬菜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1000噸;魔芋種植面積0.6萬畝,產量13200噸;中藥材種植面積2.5萬畝,產量5875噸。大進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大進鎮生豬飼養量7.4萬頭,年末存欄4.2萬頭;羊飼養量5.4萬隻,年末存欄1.6萬隻;家禽飼養量18.6萬羽,上市家禽12.9萬羽。2011年,大進鎮生產肉類9554噸,其中豬肉6290噸,牛肉480.6噸,羊肉1404噸,禽蛋1860噸;畜牧業總產值0.5億元。2011年,大進鎮水果種植面積0.1萬畝,產量320噸,主要品種有柚子,桃、李子等,其中桃45噸,李子25噸,柚子250噸。大進鎮漁業以養殖陽魚、大鯢、草魚、鯰魚為主。2011年,大進鎮漁業總產值498.8萬元。
大進鎮工業以採煤、木材加工、茶葉加工為主。2011年,大進鎮工業總產值為2.1億元,比2010年增長25.6%,實現工業增加值1.1億元,比2010年增長25.6%。2011年,大進鎮有工業企業19家,職工1200人;規模以上有工業企業1家,職工88人,實現工業增加值6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6%。
2011年末,大進鎮有商業網點541個,職工804人。大進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25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1.5%;有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700萬元,比2010年增長35.5%。大進中藥材交易市場是開州區北部山區和城口、宣漢等縣的天麻、黨參、黃連、杜仲、木香、厚朴等藥材交易基地。
2011年末,大進鎮有2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2億元,比2010年增長22.6%;人均儲蓄4814元;各項貸款餘額55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5.9%。
大進鎮因寓意“文化與新政同時大進”而得名。
大進鎮城有開城公路過境,境內長19.6千米;開宣公路過境,境內長18.2千米。2011年末,大進鎮村級公路總長609千米,其中天寶寨、金爐、楊柳、長城、新元村的村級主幹路已實現路面水泥硬化,總長42.2千米。
2011年末,大進鎮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1144人,專任教師70人;小學5所,在校生330人,專任教師16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160人,專任教師129人,初中適齡人口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大進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517萬元,比2010年增長15.6%;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6.5%,比2010年降低1.5%。
2011年末,大進鎮有各類科技人才264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93人,經營管理人才22人,技能人才74人,農村實用人才75人。
2011年末,大進鎮鎮有文化站1個,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7個;有各類圖書室17個,藏書2.6萬餘冊。2011年末,大進鎮有學校體育場地1處;26.3%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8.7%。2011年末,大進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電視綜合覆蓋率100%,其中有線電視用戶數為3855戶,入戶率24%。
2011年末,大進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8個;病床80張,固定資產總值1147萬元;專業衛生人員72名,其中執業醫師12人,執業助理醫師35人,註冊護士25人。2011年,大進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1萬人次。2011年,大進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0.1/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22.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3萬人,參合率95%。
![開縣百里峽風光](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e/mee19185859243618bbd44f7ba804c97a.jpg)
開縣百里峽風光
2011年,大進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866戶,人數1393人,支出208.8萬元,比2010年增長19.9%,月人均163元,比2010年減少13.8%;醫療救助122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216人次,共支出6.5萬元,比2010年增長2.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74戶,人數1685人,支出174.4萬元,比2010年增長43.4%,月人均86元,比2010年增長22.9%;農村五保集中供養91人,支出38.2萬元,比2010年增長28.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51人,支出99.8萬元,比2010年增長2.1%;農村醫療救助122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216人次,共支出6.5萬元,比2010年增長12%;農村臨時救濟107人次,支出11.7萬元,比2010年增長15.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1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75.6萬元,比2010年增長11.5%;社會福利費101.2萬元,比2010年增長21.5%;有敬老院5家,床位14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98人;有社區服務站2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605萬元,比2010年增長9.5%;基金支出合計1414萬元,比2010年增長15.5%;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8萬人,參保率39%。
2014年,大進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多部門列為全國重點鎮。